第32章

  圣上那夜也很苍老,像个痛失爱子的垂暮老人,暮气沉沉。最终赦儿被放过了,但赦儿变了,他窝在荣国府里,断了以前所有的联系,醉生梦死,做了个臭名昭著的纨绔子弟。仿佛赦儿身上所有的朝气都被他打断了,随了那死去的太子走了。
  贾代善垂着头,不让圣上看见他红了的眼睛。但圣上懂贾代善的痛,太子死了的那个晚上,他也是如此,他清楚地知道一切,却什么都不能做,他甚至不能像贾代善一样,打断太子的腿,来换太子活着,哪怕是行尸走肉。因为他输了,权力的倾轧就是这么残酷,一朝输,满盘皆输。
  “恩侯的死,朕会给你一个交代。”两位老人沉默许久,圣上终于开口了。“恩侯之前是一等神威将军,朕便赐恩侯齐安伯爵之位。由恩侯的长子承袭,三世罔替。”圣上把自己准备好的圣旨递给戴权,让他一会儿去宣旨。
  “皇上,老臣有事要秉明。”贾代善将贾赦临行前写好的奏折呈了上去,“赦儿说希望张氏能好好照顾瑚儿和琏儿,所以请圣上赐张氏诰命加身,以后这孤儿寡母也有所傍身。另外,”贾代善顿了顿,“老臣希望赦儿能走得安心,望圣上能将赦儿的尸体找回来,老臣也好将赦儿入祖坟。”
  圣上对贾赦的心结纯粹是别扭导致,贾赦之前总是跟在太子身后,每次见到贾赦他总能想到太子,久而久之,也就不想到贾赦了。现在贾赦死了,他突然觉得太子好像彻底离开了这个世间,他又有些难过,那种眼睁睁看着太子死去的痛苦又淹没了他。
  圣上现在对贾赦的愧疚心很重,自然应允了贾代善的请求。当然边境八百里加急打破了这一切,方信的八百里加急昼夜兼程,自然赶在了巡查队伍的前面,而这圣旨的颁布自然要等到巡查队伍的确切消息才可以。
  虽然圣上和贾代善已经可以确定贾赦遇刺身亡的消息是真的了,但没有真凭实据之前,就连向史氏都不能透露半句口风。
  当然这略有点君臣相得的大好气氛仅限于加急文书呈递到圣上手中之前,圣上一目十行,看完了王子腾等人的累累罪行之后,只觉得双耳轰鸣,气血上涌,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戴权急着扑过来给圣上顺气,大呼让请太医,贾代善也近前帮忙。
  圣上挣扎着把住戴权,让他不要找太医,请来沈琳,苗尚书,四皇子等人,圣上喘着粗气,恨不得千刀万剐了这祸害。他歪倒在御座上缓神,抬手示意贾代善去看文书上的内容。
  贾代善本来不明觉厉,于是赶紧拿起来,不过才看了几张,就气得想持剑看了王子腾这狗贼,他恨声道,“王子腾吃里扒外,卖国求荣,说不定就是怕圣上发现自己的龌龊勾当,所以在半路劫杀赦儿!”
  他说得无心,但圣上听得有心。无论王子腾活不活着到了京城,圣上的心里对王子腾,王家已经有了定论。
  第19章 王家倒了
  司徒晟的到来让在场的几位大人心中一惊,但边境传来的消息太过于惊心动魄,他们也没有时间细究四皇子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几人快速地浏览手中的纸张,看完只有一个念头,罪行累累,罪不容诛。王子腾完了,王家算是完了!
  在场的人也算是老皇帝的心腹,大家在看到北境的消息的瞬间便开始思考起如何将这件事处理好,毕竟北境的乌烟瘴气一旦传过来,很容易引起民怨。圣上自然也想到了这件事情一旦传出去的严重性。
  几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只有沈琳始终一言不发,暗中观察所有人的反应。苗尚书是圣上一力提拔起来的,和贾代善可以说是面不和心和,两个人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维护圣上的利益,二人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四皇子司徒晟,被圣上变相贬谪至江南,这几年诸位皇子不堪大用,圣上才一直琢磨着要把人宣回来好好培养,而四皇子回京之后,圣上才下令贾赦等人北去巡查,极有可能是四皇子在江南就觉察到了不对劲,所以在没有诏书的情况下冒死返京面圣,而剩下的人也是圣上这么多年来培养的心腹。
  当年老皇帝登基以后由于地位不正,前期并没有得到很多势力的支持,只能选择自己培养心腹臣子,除了贾代善等陪他打进京城的老班底之外,沈琳、苗尚书等人便是皇帝拉起来的新生力量,只可惜皇帝的心腹还没来得及成长起来,皇帝的权威就受到了冲击。
  当时皇帝收拢权力的心思过于急切,尤其在江南安插了心腹甄家做江宁织造,武勋王家和“紫薇舍人”后代的薛曾,也就是薛城之父来分管海运,他大刀阔斧地企图将江南这块肥肉从一众门阀手中夺走,其背后的势力当然不允许。
  尤其当时皇帝的主力在北境,于是皇帝登基后十年之内,江南财政情况混乱,盐科税收一团乱麻,是当时的甄应嘉的父亲甄仁和薛曾合计从海上开辟多条商路,以海上贸易得来的钱财弥补了不足。
  后续皇上下旨分派官员来江南定期考查,并让利给那些人,这才成功解决了江南各地的隐患,薛曾被授予“皇商”一职,甄仁操劳多年,因病死在任上,他先是破格提拔甄应嘉任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后又去升到扬州主管盐政,薛家和甄家迅速崛起,成为江南数一数二的新贵势力。
  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诸多事情,他们这堆人也许早就能功成身退,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