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贾代善说得掷地有声,也打消了在场人的怀疑,也消除了老皇帝心中对贾赦留有的最后一点莫须有的芥蒂。见圣上脸色回暖,戴权极有眼力见儿地叫了几个人来,把还准备叫嚣的“大聪明”给捂着嘴带了下去,以免让皇上和诸位大臣扫兴。
  在场的大臣都是人精,大家交换了几个眼神,便直接当作刚才的小插曲没有发生一样,只是刚才还备受看好的巡查队伍里的青年才俊,都无人问津了。
  大家都不谋而合地远离了这几个年轻人,毕竟敢撒谎撒到皇帝的头上,还不扫尾,让正主遇上了,再有能力,犯了圣上的忌讳,那也是前途黯淡无光了,那些动了心思想要联姻的也纷纷打消了念头。
  几个人战战兢兢,坐立不安,场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闹,他们却如坐针毡,冷汗爬满了后背,桌上的酒菜更是没动多少。他们甚至觉得圣上时不时扫过来的目光都饱含深意。
  好不容易挨到酒宴结束,正准备退下的时候,就听到圣上苍老的声音,“修人修心,几位俊才还是回家多读几年书养养心性才好。”
  一句话就成功让人的脸色惨淡了下去。几位成员的所属家族的家主正巧在朝堂上为官的,赶紧走过来,跪下请罪,圣上却无以计较,让人起来之后,便回到了养心殿。
  他正愁没有借口断了这几个家族伸长的爪子,他回去之后畅快地舒了口气。然后,他召来戴权,让他去找白天交接带走的大理寺卿和张泰康等知情人,有些事情总要多问问,多重查验才放心。
  贾赦早就有了准备,方信派的将军当然是他的亲信,自然话里都向着贾赦,而且也和张泰康、贾赦等人串好了口供,可以说,他们和巡查队伍里的人一样,想得比较周全。
  而且他们半路还与寻着暗号来寻找贾赦的亲卫集合,贾赦更是拿到了那名亲卫从杀手那里夺到的刀,这些都成了呈堂证供。
  只可惜对方有个猪队友,而贾赦这边打的配合都比较完美,皇帝的疑心也暂时打消了。念在张泰康多年没有返京与家人团圆,特需他回家团圆三日再启程。
  而贾赦这边,贾赦带着来金、来宝和小狼随贾代善回了荣国府,一路上,贾代善难得有些手足无措,心中滚烫,但不知道该怎么说,看着儿子有些瘦削疲累的面庞,他最后还是拍了拍贾赦的肩膀。
  “回来就好,先去看看你母亲,然后去歇息吧!”只字不提自己当初听闻贾赦遇刺身亡时的心痛。贾赦倒是看出来老父的疲惫和隐藏在严肃面容下的欢喜。
  他面色缓和了下来,多年以来,不,也许是上世也没有过与贾代善这么亲近的时候。他难得伸手抱了抱贾代善,贾代善心头突然一阵柔软,“赦儿,辛苦你了。”
  “爹,谢谢你。”
  贾代善没忍住落下了老泪,这么多年过去了,贾赦对他的称呼从儿时亲近的“爹”,后来的“父亲”,再到最后的“老爷”,他和长子的关系一步一步走向了僵硬,走向了疏离。
  他原本以为这辈子长子都没有可能原谅他了,他甚至都不奢求赦儿能叫他一声“爹”,光叫“父亲”他就很满足了。父子俩抱头痛哭了好一会儿,马车很快就到了荣国府。
  贾赦擦了擦眼泪,便和父亲去了荣禧堂,贾代善还在,荣禧堂便是荣国府顶门立户的当家人人情往来的地方,也是当家人居住的地方。
  前世贾赦短暂了住了荣禧堂几年,便在史氏的要求下,让给了老二和王氏。后来很多年都缩在东大院,窝囊地做起了人尽皆知的“马棚将军”。
  这一世虽然重生回来,还是住在荣禧堂的东堂屋,但事情都堆在了一起,他无时无刻不在赶,赶着谋算,赶着求生。一门心思想从原本的命运里挣出一条命来,护好妻儿,这就是他这个“胸无大志”的荣国府大老爷历经两世最想要干的事情。
  眼下,王家倒了,不是他亲手推动,但也是王家作死,他前世最后最恨的人只要在这样的伦理桎梏下,永远不能赶尽杀绝。
  他能做的只是让贾政不痛快一些,他甚至都没法让他的好弟弟尝尝他前世的苦。他眼中闪过迷茫,但瑚儿、张氏、琏儿的脸又在他脑海中浮现,他想要他们娘仨儿过得更好,也许这就是他将来奋斗的目标。
  史氏当然也是心疼这个长子的,虽不至于抱着喊着“心肝肉儿”地哭,也是红了眼眶,在他过来请安的时候,小心用手摩挲了几下他的脸颊,这倒是第一次贾赦同贾史氏这么亲近,一时间竟不自在起来。
  因为贾赦回府的这件事情,贾政也被允许出了院子,只是他这边也没人给他通风报信,一时间对最近发生的事情还不了解,见原本说是北上后遇刺的大哥回了府,便赶紧来问好。
  贾赦一一问好,该行礼的行礼,该寒暄的寒暄。毕竟贾代善说戴权马上带着圣上的旨意来下旨了。
  几人忙摆香案,贾史氏在贾政的事情上一向敏感,知道圣上隆恩,赦儿另封了齐安伯,便不能承袭荣国府的爵位,到时候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有爵位在身,政儿再考个功名,有功名加持,说不定可以不降等袭爵,那样就比自己婆家的一门双侯要气派多了。
  史氏忍了这么多年经营谋算,不过也是为了能为自己争口气,眼下兄长病逝,两个侄子都在西部边疆守着,只有大侄子和侄媳过府坐坐,但也不愿久留,自从太子失事,史家就不太愿意和她这个糟老太婆来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