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南安王妃倒是真心实意地帮着史氏相看了一番,她将这些女儿家的优点都讲了出来,又挑了一两个缺点让史氏自己斟酌。
  史氏想要给贾政找个好的,自然想要尽善尽美,南安王妃按兵不动,见史氏挑了一本图集都没有找到满意的人选。她心中暗喜,抬手招来一直跟在她身后的一个姑娘,让她给史氏见礼。
  那姑娘并没有长得花容月貌,但也是清秀可人、落落大方,见史氏时的行礼也姿态优美,当时史氏还大力夸赞了几句,没承想是南安王妃带来给政儿说亲的。
  那王妃拉着这姑娘的手笑着说道:“这孩子是我舅兄家的嫡次女,年十五,闺名为清影,前些日子她母亲特意带过来,嘱咐我帮忙寻个好人家。”
  “正巧妹妹你正为令郎发愁,我就想着,要不带她来见见,这孩子在家里也是饱读诗书,品性温和,舅兄平时在书院里教书时也会让她在内堂里旁听,学问也不错,虽说咱们这些人家不讲究女儿家也要读出样子来,但我想着,这样和你家的孩子是不是可以有些共同语言?”
  南安王妃这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意在两家结秦晋之好,史氏也有些意动,但到底记着要和当家人商量,不敢擅专。这么优秀的女儿家,她是越看越喜欢,拉着人家的手仔细询问。
  那姑娘先是看了南安王妃一眼,得到王妃的点头后,才坐在靠近史氏的下方位置处,躬身回道,“回夫人的话,家父是江西南昌府正学书院的山长宿清山,小女是随母亲来京城探亲的。”落落大方,规矩知礼,史氏更加满意了,尤其一旁还有人说好话,表达自己也想和南安王妃结个亲家。
  这人有意无意点出了南安王府,史氏突然想到老爷将要从朝堂上退了,政儿要想仕途走得顺利,那必须得有一门强有力的姻亲帮衬才行。当即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说服贾代善,给政儿结这助力。
  可怜荣国公还在和长子贾赦商量,厚着脸皮来让张家帮忙物色品行端正、家风良好的女子。而史氏这一番动作可以说是让贾代善的拳拳爱子之心就这样付诸东流了,也不知道贾代善会怎么想。
  司徒晁的动作很隐秘,起码从表面上看,宿清影的身份并没有任何问题。至于贾代善回去之后发了多大的火,对南安王府有多少不满,那都有些晚了。
  虽然还没有三媒六聘,正式订下婚约,但史氏是在一众豪门贵妇面前透露出了自己的意思,那对于南安王妃她们,也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贾代善很是懊恼,但又如何补救?他找不出来合适的办法。
  只好先是派出府上的探子去打探南安王妃这一举动背后是否牵扯些不太为人知道的秘密谋算,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再问了政儿的意思之后,见他不反对,就准备让史氏先和南安郡王那边通通气,让宿家姑娘等一段时间,两家先订婚,等王氏这件事过去之后再办婚礼。
  南安王妃自然没有异议,当晚,这件事的发展经过就摆在了诚郡王的案头。
  司徒晁将手里的纸张递给一旁的大先生,笑着说道,“可怜贾代善一世英雄,谨小慎微,竟会娶这般短视的妻子。”
  那大先生将手中的消息看完后,也松了口气,“如果不是那国公夫人,王爷又如何能将自己的探子放进荣国府?到底来说,荣国公府马上就能成为王爷的助力了。草民就在此提前恭喜王爷了。”
  大先生的话显然说进了司徒晁的心坎里。他听着通体舒泰,对知情识趣的南安王府很是满意,嘱咐回头便嘱咐王妃要给南安王府的节礼再添几层,算是谢礼,同时也是暗示两家现在在同一条路上,南安郡王镇守西南沿海多年,这下西南边境的兵力也能为他所用,那么登上皇位也就指日可待。
  司徒晁在这边展望未来,甚至都幻想着自己登上皇位后的风光。而另一边,贾代善气得几欲吐血,还得上折子请皇上改荣国府的继承人并赐下婚事。
  荣国府的名声不能毁,如果王氏家里这才刚出事,荣国府接着就找了新媳妇的事情传出去,世人又会如何看待荣国府,到了他们这个层级,名声是很重要的,史氏请人过府相看的事情又没遮掩,请的又都是豪门大族的夫人,这件事压不下去,在勋贵圈里早就传开了。
  贾代善刚从堂兄贾代化那里回来,知道已经有不少人在讨论这件事情了。
  原本他还想着等王氏平安生产,就送她去郊外小院里生活,再请大儿媳妇帮着史氏替政儿相看,谁知道史氏这么性急,早早就敲定了人选,打得他措手不及。
  贾代善只能递折子,希望圣上能应许这桩婚事,他咳嗽了几声,虚弱地坐在椅子上,他还能为这个家,为荣国府做多少呢?他眼中闪过痛苦,母子失和,史氏偏心,他在的时候都这么明显了,估计等他闭了眼,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但按照圣上的意思,明显是断了赦儿继承荣国府的路,将其安排个爵位,让他分府出去。甚至那伯爵府都离得荣宁二府所在的街远远的。
  而那些知情识趣的大臣估计早就觉得这是荣国公失了帝心的征兆,都不知道在背后笑了多少次了。贾代善抚着心口,不由得扪心自问,荣国府的出路他还能找到吗?
  一边的贾赦可不会轻易放弃对这个宿家小姐的追查,毕竟南安郡王可从来不在荣国府都盟友名单中。
  就算是前世,南安郡王战败后被俘,南安王妃扯着太妃的大旗,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到了荣国府,然后收贾探春为义女,顶了王妃亲生女儿的郡主头衔远嫁重洋,换回来被俘虏的南安郡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