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着实可恨!”贾赦倒有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毕竟老太爷的唠叨功力日益见长,他光是听说泰昌被念叨了整整一天,全家人轮番上阵就觉得很恐怖了。
好在荣国府里现在忙成一团,没空管他。损友就是这样,你惨的时候,他幸灾乐祸地笑声简直是雪上加霜。张泰昌也是这种感觉,但又不敢赶贾赦出府,只能自己憋屈。
贾赦笑了一阵后,自觉有些不太好,便咳嗽了几声,调整了一下表情,“今天,明日书楼出了新书,你去吗?”贾赦悄悄贴过来,说了这么一句。
这是他俩心照不宣的小暗号,贾赦和张泰昌一直追话本,两人也有其他共同的爱好,但当时只有这个爱好不会引起张老夫人的反对。毕竟三公子小时候和贾赦一样,不爱读书,就算老太爷动手去强行让他读书,也不见成效,后来,阴差阳错下,三公子和贾赦还有司徒宴偶遇了“话本”这么奇妙的东西,于是三个人就走上了“不归路”。
虽然话本之流不登大雅之堂,但对于贾赦和三公子而言,确实学到了不少,还认识了不少字,所以几个长辈也就默认了这几个孩子的这种爱好。
话本年年出新,不变的只有狂热的读者,贾赦和三公子约好的这本,就是一本连载了好几年的话本,据说作者“牍公”家里之前出了点事情,所以约好的最终回迟迟没有上,这一次,贾赦不知道为什么明日书楼会在年节这么特殊的日子里出这本书的最终回,估计会打得很多人一个措手不及。
张泰昌连连点头,他虽然这一年来为了春闱,忍痛放下了话本,但最终回这么有特殊意义,他一定要买回来!
两个人约定好明天碰面的时间之后,贾赦便提起张府的两个兄长来了。“去北边的时候,我没有直接见到两位兄长,但在交接的时候远远看了几眼,大兄和二兄风姿卓然,俊朗依然。这几年的边关生活并没有对他们影响太大。”贾赦感叹了一句。
“年前,圣上曾允诺我二兄回府暂时休息了几天,我也曾与他秉烛夜谈,”张泰昌有些惆怅,毕竟他和姐姐还有两个兄长从小一同长大,就算两个兄长成家了也没有分开,大家都住在一起。只有近几年才短暂分开,边关如今情况不好,所以他又是担心又是想念。
“二兄说,还是要多亏了你的出现,不然他们还要被房河郡守压制下去,如果按照当时那个情形,说不定北戎大举入侵,他和大兄会成为第一批牺牲的人。他们不怕牺牲,但怕死在自己人手里。”
贾赦也叹了口气,“两位兄长看事很准。”前世,张家的两位兄长就是死在那一场战役中,死得不明不白,身后也不清不白,遭受了很多骂名,张家也一夜落寞,可以说都是从那场战役开始的。
“听闻北戎在王家事情结束之后,也对北境的防线突然入侵了一次,不过因为防线的布置临时做了调动,所以成功抵御住了北戎军队的入侵,估计两位兄长这次要立大功了。”
“但愿如此吧。”张泰昌有些忧愁,他对圣上能否松口让大兄和二兄回京不太有把握,但他也不能妄议君心,毕竟天威难测。
“也别想太多,至少这次二兄能够回来,说不定下一次大兄也能回来看看。”贾赦拍了拍张家老三的肩膀,安慰了他一下。
“不说这个了,”张泰昌打起精神来,“我听闻老国公病得很严重,你最近也不轻松吧?”
“你怎么知道我父亲病重的?”虽然说贾代善确实病得不行了,但这种事情怎么会传出来?他的那个好母亲应该早就处理干净了才是,这种关系到荣国府存亡的事情,史氏看得比什么都重,她对于这种事情都极有分寸的。
“我是不小心听到老国公和我父亲说的话才知道的,”张泰昌被贾赦凝重的脸色吓了一跳,连忙解释道,“所以刚才多嘴问了一句。”
“哎,我父亲的病怕是不太好。”贾赦顾虑了一下荣国府现在的情况,对张泰昌还是透了个底,算是打消他的疑虑,张泰昌知道这种事情不应该深谈,便转了个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第45章 搞事水平升级
贾赦和张泰昌约着去明日书楼,除了买话本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明日书楼它建在京城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那里鱼龙混杂,消息十分好收集,另外,有一些大人的府宅也买在了书楼附近,其中就有宋唯宋大人的府邸。
准确来说,不能算是府邸,只能说是私宅。周围的人也都不知道这座府宅是属于宋大人的,连贾赦都是从简郡王府出来之后,在这条街上闲逛,不小心发现的。
毕竟宋大人他是见过的,同样是这一天,在这条大街上,贾赦不经意间晃了一眼,觉得自己好像是看到了宋唯,然后他就不远不近地跟着这位宋大人,看着他进了这座府宅。他左右四顾,发现一旁赫然矗立着大名鼎鼎的明日书楼,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他本来以为书楼不开张,毕竟才初四,一般的店家也要等到初七或者初八才开业。结果他走过去一看,明日书楼居然开了。他觉得有些新奇,虽然他往年没有在这个时间来过明日书楼,但也知道这些店铺的规矩,所以乍一看,还觉得有些新奇。
“这位公子,”贾赦拦下了一个急匆匆往书楼里面走的年轻人,那人一脸急切,像是有要事要办,但被贾赦拦住也没有半分不耐烦,“您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