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对于这小兰花卫的忽视,戴权也没有生气,这孩子倒是和年轻的苏荷有点像。再说他也不值当和一个小孩子置气。他按照人家说的那样,进了院子,苏嬷嬷躺在躺椅上晒太阳,听到戴权进来的动静,才睁开眼睛去看他。
“戴公公有何指教?”苏荷还是和原来一样,软硬不吃,面对戴权的时候,永远是一副冷硬的样子。戴权也不以为忤,他走近苏荷,把圣上交给他的一封密旨交给了苏荷。
苏荷接了过来,打开看了几眼,突然来了精神,“你确定圣上要动储秀宫那位了?”苏荷虽然隶属“兰花卫”,但年轻的时候也曾因为要保护先皇后,在先皇后宫里服侍过,所以相对来说,她记着皇后的好,记着太子的好。
这也是太子含冤而死后,“兰花卫”一夜沉寂的主要原因之一,司徒玺的反攻也同样让“兰花卫”折损了大半。苏荷身受重伤地回了皇宫,这七年里,新来的宫人里几乎没有人再知道苏嬷嬷的存在了。
“我七年前受的那次伤很重,圣上想要的情报我会让小小帮我打探,她是我的徒弟,功夫不在你之下了。”
“瞧您说的,我的功夫和您相比,不过是三脚猫罢了。”小小连忙反驳,很是谦逊。
戴权本来听说苏嬷嬷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一个小丫头,本来立即就想要出声反对,但转念一想,苏荷为人谨慎,断不可能打无准备之仗,他也是瞎操心罢了。
两位老朋友现在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人相顾无言地坐了一会儿,戴权便要回到司徒玺身边候着了。
苏荷没有说话,只是目送着戴权离去,她突然发觉戴权一向直挺挺的脊背也无声弯了下去,大概他们是真的老了,苏荷扶着拐杖起来,被厚厚的毛毯遮住的一条腿自膝盖以下竟然空荡荡的。
七年前,太子身亡后,苏荷付出了半条腿和十几个下属身亡的代价,带着十个人把公孙家的大半暗卫拦截在直隶,成功截获公孙家的密信,对南疆虎视眈眈的史国公当即带兵出发,打得南疆部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被灭族,最后只能再度向大周俯首称臣。
公孙家也在司徒玺有意压制下,渐渐覆灭。正因为苏荷等人在其中出的力让司徒玺允许她在宫中安度晚年,顺便培养下一代皇家护卫。
苏荷回到内室,为两个没有任何字迹的牌位上了三炷香,躬身拜了拜。才让门口的小丫头进来,“小小,嬷嬷有些事需要你去做。”
小小是苏荷培养的徒弟,由她打探消息自然也是有理由的。年前一直在筹备的“群英会”下个月中旬就要开始,作为给淑妃养女择婿的盛会,淑妃一定会为自己的公主增添派头,那么一个随侍宫女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起来。
见小小一脸认真地记下了她的嘱托,苏荷突然缓和了脸色,“小小,记得嬷嬷的话,什么事情都没有你的平安重要,万事要小心点,多观察,少张嘴。”
“放心吧,嬷嬷。”小小一脸认真,“小小记下了。”
七日后,刚被册封为瑞阳公主的司徒阳坐着正经八百的公主仪仗,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贺淑妃的储秀宫里给她的母妃请安。
而小小也正如苏荷期望的那样,就站在公主的身侧,一抬手就能碰到的地方,俨然已经在瑞阳公主的心里留下了不小的印象了。
而远在金陵的贾赦丝毫不知道京城发生的这些混乱事情,他离得远,眼下也只要操心自己家里的事情就已经让他很头疼了。
之前王家倒台的时候,金陵薛家的旁系和甄家合力吞了不少王家的财产,而有些贾家的族人就眼红了,当年贾家族人八房进了进城,随贾源、贾演两位国公爷谋大事,还留了十二房的族人在金陵老家。
这么多年以来,京城的族人也对金陵老家的亲人多有扶持,没想到竟然养大了他们的心思!
第58章 金陵甄家
甄从兴可以说是和贾家积怨已久,其实也没什么大的矛盾,但有些仇怨,本来还很小,时间久了才会越积越多。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甄从兴更多是因为想要在金陵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他才对一直挡在他面前的贾家看不过眼。
而自从他联合一部分薛家人把金陵王家的产业吞了大半之后,甄应嘉也就默许了他大肆敛财的小动作。
当然甄应嘉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让甄家的人去触霉头,这大肆敛财之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能遮掩下去,那么就能保证甄家的势力急速壮大,在金陵,扬州这两个富饶之地也能有不少的影响力。
而如果这事情遮不下去了,甄应嘉也没有像允诺堂弟的那样,之前虽然说是凡事都有他兜底,也只是画了张大饼让甄从兴在前面疯狂敛财。
一旦出了问题,他已经想好了最佳的替罪羔羊,毕竟甄家也与圣上联系紧密,他甄应嘉的亲姐姐就在后宫为妃,他们甄家还有了一个九皇子司徒曜,虽然才不过束发之年,但也天资聪颖,很得皇上青睐。
有了这个“保命符”,甄应嘉才让堂弟放开了折腾,他曾经还想出了一个“护官符”的主意,只可惜碍着荣国公还在世,他也不敢太过放肆,这爪子也不能伸得太长。
贾代善何等的敏锐,这“护官符”一出现,他打的如意算盘就彻底暴露在圣上面前了。但与贾府这等庞大的家族交恶也不是理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