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薛龙气势汹汹地上了门,结果里面坐了知府大人,他不敢放肆,毕竟自己做贼心虚,生怕被人看出端倪来,便随便打了点酒,灰溜溜地回去了。
他没注意到他离开的时候,知府大人看着他离开的身影沉下了脸。知府天天一堆事要忙,当然没有闲空来酒铺里坐着,自然是薛城听到了风声,赶紧把人请了过来。
自从知道自己在印子钱这件事里险些因为贾家官位不保之后,知府就憋着一口气,贾敬临走的时候暗示他是甄家捣鬼,而薛城又将薛龙的首尾和他汇报了,他又不蠢,也就知道自己被人当枪使了。
甄家家大业大,他一时间得罪不起,但薛龙可不一样,一个被分宗出来的薛家旁系,就算攀附上了甄从兴,也只是暂时的,没看他得到的消息都是这几天甄从兴对薛龙的求见避之不及了吗?
所以知府今天得知薛龙出了铺子的消息后,直接过来了,他当然是想要亲自验证心里的猜想,而看到薛龙做贼心虚的神态之后,他心里已经有了定论。
知府因为之前险些经受不住诱惑犯下大错,所以心里才更加恨甄家和薛龙。知府大人知道自己想要的结论之后便离开了薛城的酒铺。
贾赦和贾政在金陵为贾代善守了足足三年孝期,在这三年期间,贾赦经常带着贾瑚温习功课,时不时还去乡村之间历练,贾政自己心里是很瞧不起贾赦带着瑚儿读书的,在他看来,贾赦是草包一个,带着孩子读书怕是会耽误孩子,起初他还劝过,但见贾赦一意孤行,他心里只觉得珠儿是自己辅导,定能比被贾赦教导的贾瑚强。
贾政在面对贾赦的时候总有一种莫名的攀比心,所以见到贾赦教导瑚儿的时候,他就以这样的一种心态,要求贾珠从家学里放学回来之后,还要再在他这里多读两个时辰的书。
贾珠本来身子就弱,贾政又拘着他,小小的年纪没过多久很快就病倒了,这病来得气势汹汹,请了大夫来看,也只说是累病的,一时间贾政也有些后悔,也不好再强求儿子过度学习了,等贾珠病好之后,还是去家学念书。
他整日无所事事,和旁系的族人不亲近,又不愿意去见贾赦,只好自己闷在院子里翻看经史讲义,然后就看到了金梅,金梅这段时间每天都来给他奉茶,也不多说话,只是在一旁站着,很有眼力见儿。
贾政也不是喜欢上了金梅,只是觉得这个丫鬟知情识趣,颇为欣赏她,问她为何这样做的时候,金梅也只是说想待在老爷身边。贾政被这一声“老爷”叫得心里别提多舒坦了,在府里的时候,下人多是叫他“二老爷”,他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所以金梅这么叫他,让他觉得可以等回到京城,禀明贾母,给金梅一个好一些的身份才行。
在这三年间,京城里的各家经历了太多,简郡王府的事情虽然没闹得沸沸扬扬,但也是位高权重的人都知道了。其实,幕后的人已经显而易见了,只是龙椅上的人不发话,他们也不好讨论。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宋唯宋大人,之前贾赦派了简郡王府的暗卫去宋大人府上下了药香,后续赶着他回金陵,就把事情托付给了余先生。
余先生行事更加谨慎,他没有停用药香,反而从宋唯私宅里的那个宋唯的侄子入手,宋唯之前动手谋杀兄长的事情做得并不是天衣无缝,宋唯的嫂子临终前也埋下了暗手,这一条线自然被余先生派人顺藤摸瓜一般摸了出来。
然后就惊喜地发现里面还有宋唯夫人的手笔,他转念一想,只要宋府不是铁板一块,他就能渗透进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不信宋唯是个成了精的千年狐狸,所以只要找出一点儿半点儿宋唯再和幕后之人联系的痕迹来,那就能找到幕后之人。
当然,他们也在群英会上验证了当年告密信确实是宋唯本人所写。宋唯在简郡王筹办的群英会上担任主持之人,以书法闻名的宋侍郎当然要抛砖引玉,所以自己先当场手书一副诗句,其笔法笔势如峰,龙飞凤舞,让人观之便有畅然之感。
这幅字被送给了群英会的筹办人——司徒晟,司徒晟拿来对比字迹之后,把玩了一番,然后叹气道:“可惜了一副好字。”
找人埋伏进宋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说司徒晟还要分出人手来应对来自诚郡王府和朝中各位大臣的试探,所以进展十分缓慢。
幸运的是,简郡王府的小世子经过漫长时间的调理,终于清除了毒素,重新恢复了健康了。这也可以说是简郡王府开春以来头一件好事儿了。
因为贾赦在金陵,消息一来一往也不是很方便,所以很多事情为了不泄密,司徒晟也不能很及时地通知到位,所以贾赦目前正处于一种对外消息不畅通的状态,每天见得最多的就是瑚儿和小狼崽儿。
在刚到金陵的那段时间,扬州的妹婿林海曾给他来过信,是报喜的信,说敏妹妹生了一个儿子,并起了林琦作为名字,虽然孩子身体虚弱,但到底母子平安,所以林海想到这是大舅兄之前祝福过的,也算承了贾赦的吉言,便在给京城去信报喜的时候,也给金陵写了信来告知。
只是贾赦想了想,记忆里并没有这个男孩的存在,估计是没有长大,他给林海写回信的时候,特意写上了自己给琏儿调理时的方子,但怕孩子体虚的原因不同,还特意嘱咐林海让大夫看过之后再用。
他这般叮嘱倒是又在林海和贾敏那里刷了一波好感度,林海能觉出来贾赦是真心盼着自己夫人和孩子好的,所以赶紧把贾赦的来信拿给自己夫人看了,贾敏也为大哥的贴心感动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