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不知你来找老身可有什么要事?”史氏问了一句,宿清影让身边的丫鬟捧过来了一个木盒子,她亲手接过,然后打开给史氏看,“母亲看,这是诚郡王府王妃送来的礼物,还是请近来风头正盛的两位大师加持过的‘通灵宝玉’。”
  史氏一听,眼睛都亮了,问得也颇为急切,“可是传闻中的那两位?”见宿清影微微颔首,史氏很是惊喜,一迭声地道,“那当真是极好的。”
  史氏用丝帕包着,小心取出那块“通灵宝玉”仔细端详,只见那块小小的玉石通体莹润,华光溢然,宝玉的正反面分别用篆书刻上了字。
  正面篆文: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篆文: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史氏爱不释手,又不敢太用力摩挲,只觉得这几个字看上去好像是玉石自身生出来的,有一股浑然天成的神韵。她不过自己默念了一番,就觉得精神好了许多,当真是神物!
  当然令她满意的不止一点,刚才宿清影也提到了这玉是诚郡王府的王妃送来的。光是王妃就值得她万分重视了,这些礼尚往来,背后一定站着诚郡王,单单是自家儿媳和王妃的手帕交,私底下送来也就是,宿清影不会特意拿来告诉她。
  一想到这有可能是王爷想要对荣威将军府释放善意的信号,史氏就坐不住了。她都准备在心里盘算一下回什么礼物,让人家王府觉得他们荣威将军府是乐意与王府联系的。
  宿清影看出了史氏的激动和不安,连忙温言道:“母亲,这是王妃送来预祝我腹中的孩子出世的贺礼。儿媳已经备好厚礼了,就等母亲过目之后,就送到诚郡王府了。”
  说来也巧,贾赦和贾政从金陵回来也不过三月有余,贾政这对小夫妻在史氏的安排下也在努力要孩子,没承想真的在一个月后就怀上了,所以王妃送来的这份贺礼也是应时应景。
  史氏顿时冷静了下来,她明白了儿媳话里的意思,很是慈爱地看了宿清影一眼,“还是你有主意,这玉毕竟是王妃送来的,宣扬不得,你先收好,等到腹中孩子诞生,便让他随身携带,也让他和我们将军府时刻记着这是王爷的‘恩典’。”
  话里话外已经在告诉宿清影,只要这一胎是男孩,未来将军府就是他的了,毕竟来自皇家的“重视”对史氏来说,是现在国公爷故去之后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宿清影很满意史氏的表态,双方针对这一点达成了一致,就等着贾政回来告诉他一声也就是了。毕竟在史氏心中,自己的政儿肯定会赞成她的主意。
  贾政会反对吗?当然不会,他从工部回来听到诚郡王府派人来送了礼物,那表现当即是欣喜若狂也不为过了。贾政本来以为自己的父亲放心不下他,特意给他谋来的职位是个多清闲的活计。
  没承想,工部是典型的“人少事多”,他销假回来没几天,就被带着去了好几个地方,如果不是见他是个没经验的新人,又加上一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书生的形象,人家早就拉他一起下工地去查验堤坝了。
  饶是在工地旁看一会儿,烤烤太阳,回工部整理了一会儿文书,贾政就有点吃不消了,恨不得天天都盼着什么时候自己能更进一步,或者被人“破格提拔”离开工部。
  只是他也不想想,他一没资历,二没学历,又有谁会提拔他呢?所以贾政这段时间也是过得苦不堪言,今天乍一听见诚郡王府的事情,还以为自己擢升有望,对史氏的主意自然没有反对的意思。
  他对贾珠和贾元春是有些许慈父心肠在,但贾珠身子弱成那样,根本不可能在未来撑起一支血脉来,提前换个打算也是可以的。也许是因为贾政自己就是从嫡庶子突然承袭了爵位,他对宿清影这胎也有些很浓厚的期待,任何人对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的孩子都不会观感太差。
  这家人关起将军府的大门来自己就商量好了所有的事情,也没有想着去派人去请了贾赦过来,这等有可能掉脑袋的站位问题,史氏直接就想要替贾赦拿主意。
  幸运的是,金梅知道了,金梅从金陵回来之后,就离开了王氏的院子,在宿清影身边伺候。
  宿清影当然知道王氏的那些弯弯绕绕,只是她不在乎,她不在乎王氏的小心思,毕竟她也不喜欢贾政,但她不能接受王氏想要打她的脸的行为。所以,她在察觉到苗头之后,就直接把金梅从王氏那里要了过来。
  等到自己身子重了,就直接把金梅开脸,送给贾政做个姨娘。王氏在金梅被要走之后,还没开心多久,就听到了府里都在传着夫人有孕的消息。王氏一转念,便一下子就清楚了宿清影的盘算。她简直要气疯了,这大好的计划都被宿清影毁了,她倒反客为主,留了个落落大方的名头。
  她颓然坐倒在床上,身边方嬷嬷还忠心耿耿地守在她身边,除此之外,小院里再也没有别的人在了,以往会时不时说点外面的新鲜事儿的金梅也不会回来了。王氏心里突然一股悲凉冒了上来,只好趴在方嬷嬷的怀里痛哭出声。
  这一夜,以为自己马上就要高升的贾政人逢喜事精神爽,自己在荣禧堂里小酌了几杯,但贾政毕竟酒量不行,几杯黄汤下肚,就已经头晕眼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了后院之后,一个泛着馨香的怀抱帮他扶正了身子,那人正是金梅。白天,宿清影借着这块宝玉的名头,说自己要安心养胎,特意把金梅当着史氏的面,给贾政做姨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