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这般软乎话恭维得这嬷嬷心满意足,忙笑着说,“我这就去提点那些人,定能护好娘娘的药。”
见嬷嬷急匆匆地走了出去,淑妃才叹了口气,“蔡嬷嬷也是老人了,却迟迟看不透皇上现在对本宫的心思。如今贺家出事,与当年的公孙家等大家的结局何其相似。只怕本宫彻底失去利用价值的那一天,就是敏妃的结局了。”
这惆怅的一番话,让身边的人都大气不敢喘,五皇子和敏妃可是宫里的禁忌,毕竟司徒玺修身养性多年,最近的一次大怒就是司徒晴之事,而他们这些宫闱之中的人也又一次认识到了帝王的冷酷。
如今现在宫中所有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谨言慎行。淑妃在病重后得知自己儿子和家族的遭遇之后,便深深觉得之前的“恩爱”不过是虚假的伪装,司徒玺从来没有爱过她,只是她适合在那个时候出现在那个位置担任那个角色罢了。
如今她失去了利用价值,便成了帝王手中的弃子,被随便丢在了一边。只是她能扮演好这个角色还有一点就是审时度势。
“兰翠,西宫那边还有消息递过来吗?”西宫是这个皇宫里最神秘的地方,所有人都讳莫如深,因为司徒玺的态度,基本上没有人敢提起西宫。
只是淑妃不同,她很悄然之间与西宫那里有了信息往来,那边的到底是谁?不知道。有什么目的?不知道。
只是她这么多年在后宫的经营,晁儿在政堂的步步高升,也离不开西宫的支持。她本以为她不会有再向西宫求帮助的一天。
“没有,西宫那边很久没有消息传来了。”兰翠身为淑妃心腹中最得力的助手,一向帮她去做那些比较隐秘的事情。
“许是西宫那位走了?”淑妃叹了口气,说了句在旁人看来讳莫如深的话,见兰翠不接话,她也就停了下来,“我这病怕是不好了。”淑妃一早就有预感,有些人不会让她健健康康坐在这宫里的。
“眼下,如果一有异样,你就传信晁儿,让他早做打算,是拼一把还是退一步,让他自己斟酌。”司徒晁的境遇,她这个做娘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要为孩子做打算。”
瑞阳那边最近有什么消息?”毕竟不是亲生的孩子,当年瑞阳的母妃与她有些旧怨,加上她不方便做的很多事情都拜托了瑞阳去做,瑞阳都毫无怨言,劳心劳力地去做,不让她失望。
她对这个女儿又是欣慰,又是担忧,总觉得是五味杂陈的,忍不住要关心两句,“公主还是在公主府里,之前娘娘让公主殿下帮忙打听僧道的消息,公主人脉有限,加上娘娘这段时间病了,便求到了墨涵阁那里,这才有了回信。”
“墨涵阁?!”淑妃大惊失色,“瑞阳怎么会知道墨涵阁的存在?是谁和她说的?!”淑妃顾不得贵妃姿态,一把抓住兰翠的手腕,养尊处优的丹红长甲死死掐进兰翠的肉里。
兰翠见到贵妃难得的失态模样,一时只能忍痛跪下回道,“娘娘恕罪!奴婢也不知道公主怎么知道墨涵阁的,等得到宫外的消息时,公主已经和墨涵阁做了交易。”
“罢了。单单买卖消息,应该不会和墨涵阁牵扯太多。”淑妃失态只有短短一瞬,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神色,示意兰翠站起来,“你找人和瑞阳说,警告她不要再去墨涵阁。”
墨涵阁,可不是贾赦单纯以为的消息买卖之处,贾赦虽然前世活了很多年,但因为背后灵的束缚,难以离开那几个人,去太远的地方。自然也就不知道这些皇家秘辛,再加上后期墨涵阁已经成了大周皇族的形象代理人之一,在民间赚了不少好名声,所以贾赦愿意上门去做一些“不能为外人知晓”的生意。
但淑妃不同,她待在深宫之中也有几十年了,从一个青葱少女熬成了高高在上的贵妃娘娘,汲汲营营这么多年,借着自己手里的亲信和帝王的“信任”,她知道了不少事情。
这墨涵阁不止与大周皇族息息相关,更是与被推翻的前朝关系密切。大周皇族传了三代,每一代的真命天子都严禁民间讨论前朝旧事,焚烧、篡改书籍史记,更是设了暗卫监听皇宫内外,一旦被人发现讨论前朝旧事,立刻定斩不饶。
以至于不过两百多年,曾经的大秦王朝就湮灭在历史岁月的长河中了,好像再也没有人敢宣传这个王朝的存在。
淑妃咽下自己的满腹心事,毕竟晚上还要一场“硬仗”要应付,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旁人看出端倪来。
“兰翠,你且去盯着宴会的布置,每一个环节,各处的人手都让人排查好了,到底是本宫好了之后的第一次晚宴,不能大意,如果让人乘虚而入,就有得笑话看了。”
“是,奴婢这就去。”兰翠轻轻应了一声,便告退下去了。
兰翠的身影才从大殿里消失,蔡嬷嬷就端着还冒着些许热气的药汤过来了,“娘娘,药好了。快些用吧!”
“嬷嬷,你先放着吧,这药喝了快半年了,本宫的身子一直时好时坏,没见多少起色。”淑妃神色恹恹,随手一指,打发了老嬷嬷出去之后,便倒进了一旁的琉璃盆中,她心中有个猜测,就看这苦药汁能对这盆兰花起什么作用了。
晚上,御花园里架起了一处大大的台子,因为表演的局限性和危险性,来会的宾客都距离中间的台子远远的,毕竟烟花大多在夜空中绚丽夺目,故而选了御花园一处湖面宫殿中设了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