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皇城之中因为这件事引发的骚动很快就被压制下来,而真正的震动还远在江南。西岭贺家首当其冲,本来贺家盘踞的势力已经被林海连消带打得狠狠打掉了一波,大批远在扬州和安义等地的商行被拿了罪证,纷纷倒闭,贺家龟缩在西岭,准备蛰伏起来,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就如同他们过去做的那样,只要等得够久,机会总会有的。
  但是,当瑞阳公主派人联系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耻的心动了。瑞阳公主知道自己可能无法与贺家顺利达成合作,于是便假借了她三哥的名义,邀请贺家家主参与她的造反大业。本来贺家家主并不会信一个黄毛丫头的话,但来信上盖了司徒晁的凭证,那就容不得他多想了。
  司徒晁曾经想过让宿清影带人混进齐安伯偷拿贾赦保管的贾代善的印信,只是最终被早有防备的贾赦来了个瓮中捉鳖,如今司徒晁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百般疼爱的妹妹会把主意打到自己的头上,以至于他背了一个好大的黑锅,还偏偏自己被蒙在鼓里。
  贺家便是如此,半信半疑地被忽悠上了瑞阳公主的贼船,只是他发现这贼船一旦上来就很难下去了,所以他痛悔万分之下,只能跟着瑞阳公主一条道走到黑了,然后他果不其然地发现,瑞阳公主很快就失败了,这次造反完全就是一场闹剧而已。
  贺家家主贺涛面对大厦将倾的贺家,内心却一片平静,他找来心腹叮嘱道,“你带人把我们府里的贺家血脉以及大半财产都护送到宁海渡口的一艘巨轮上,上面我已经打点好了,只要你们到了,船家就会送你们出海。”
  “家主——”心腹也是贺家从小长起来的老人了,他看着两鬓花白的家主一夜衰败苍老许多的面容,痛哭出声,一下子跪在了地上,久久不能起来。
  “好了!哭哭啼啼算什么样子,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贺原,贺家的未来就交给你了。”说罢,贺涛佝偻下挺直的后背,独自一人进了宗祠,“快走吧,赶在朝廷的军队到来之前离开,贺家以后一定要隐于世间,我们总有复起的一日的!”
  宗祠中传出老家主最后的喊声,肩负起老家主托付的贺原跪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擦干净眼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第141章
  贺原准备带着贺家的有生力量和财宝远遁海外,毕竟他知道在大周的治下,他们恐怕很难生活在光明之下,总要遮遮掩掩,像地底下的老鼠一样,再也难得自由自在,有哪里能够图谋东山再起的一天呢?
  还不如去往海外,谋求一些更大的发展空间,贺原想这应当也能够实现老家主最后的嘱托。
  只是剩下的贺家人并不像他预想的那般团结一致,大难临头各自飞的道理自古就有,他们贺家自然也不能例外,贺原绝望地发现虽然时间紧急,但他按照老家主遗命聚拢那些人的过程并不顺利。
  这都源于贺家的一个古怪规定:贺涛曾野心勃勃地给贺家的嫡系与旁系规定了以地位来定待遇的条例,还定下了如有十分优异者,便破格引入嫡系家谱中。
  由这之后,嫡系子弟与旁支血脉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除了像之前司徒晁的幕僚贺文和贺南这类才能确实出众,又有贵人资助的个别贺家旁支之外,其他的旁系子弟几乎都成了供养嫡系的养料,原本不多的嫡系顿时枝繁叶茂起来,像一棵阴森的大树笼罩在西岭的上空。
  虽然贺涛总说有能者居之,会对嫡系和旁支的子弟平等拔擢,但是二者天生接触的资源就不一样,培养人才的环境天生就是畸形的,因此,这项预想良好的规定,不过是为嫡系子弟服务的保护伞罢了。这就造成了贺家嫡系逐渐富有,而旁系逐渐落寞,还要供养着日渐庞大的吸血虫豸们,当真是苦不堪言。
  而如今,贺家这个“庞然大物”即将倒下,贺涛曾经引以为傲的庞大家族,因为他的落幕,陷入了一片混乱的境地。
  有些眼高于顶的贺家人并不愿意听从一个在贺家家主身边担任总管角色的贺原的指使,换句话说,他们不愿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一切,离开西岭,从头开始。
  他们想,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他们已经在这里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哪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而且他们心里还抱着一种侥幸心理,陛下对贺家一直有淑妃的情分在,就算现在没有淑妃,他们还有三皇子。诚王爷总不会看着自己的母族落到举家流放,家产抄没,收归国库的凄惨境地吧?
  贺家有不少的人抱着这样的念头,心怀侥幸地期盼着司徒晁的帮助。
  而被人惦记的司徒晁此时也很慌张,他只感觉从瑞阳谋反开始,自己就有种所有人将他蒙在鼓里的感觉,南安王府瞒着他私底下搞小动作,人还是老四送到他府上通知的,而他的好妹妹瑞阳瞒着他联络他人谋反,而被联络的家族竟是他的母族贺家。
  最讽刺的事情是,贺家和瑞阳的联络从来没有请示过他,而如今贺家死到临头了,竟然还腆着脸上门来,希望他能为贺家求求情。
  司徒晁这几日过得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瑞阳谋反时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救了他一命,让他没牵连进去,但他好不容易回到京城之后,安生了没几天,竟从他的王妃那里得知,贺家居然加入了瑞阳这谋反的计划当中,他得知之后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一般,大脑一片空白,整个人有一瞬间什么都不知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