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司徒玺一直以来的愿望实现了,他想要的权力终于完完全全被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而他一旦满足之后,那点子多年前的遗憾便又冒出头来。新任太子殿下完全知道他这位父皇的想法,所以顺水推舟,积极推动此事的进行。
  “我想父皇也有这个意思,”司徒晟叩了叩桌面,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恩侯你曾在余先生那里知道徐潜的身世,这是一个突破点,他是当年东宫惨案的经事人,也是目击证人。”
  司徒晟说着说着,便闭上了眼睛,他不知道那样的大火,里面的人是怎么死去的,太难熬了!
  被世家扶持上位,是司徒玺这位自平安州起兵的皇帝永远无法摆脱的痛点,他放弃了一鼓作气打入京城,反而选择与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合作。
  事情总是这么有戏剧性,正因为他过来的艰辛,给了那些人投资的底气,导致他上位之后,政务的实施屡屡受挫,盘根错节的世家们,想要一个彻彻底底的傀儡,而不是一个有反抗之心的帝王。
  他也曾反抗过,淑妃替他挡的那一剑在民间是话本中帝王美人的浪漫篇章,但他和淑妃都知道,这所谓的救命之恩,有一半是假的。
  淑妃确实替他挡了一剑,那被诬蔑是太子弑父的手笔的刺杀却是叶家之人做的,而公孙家和贺家一开始就知情,贺淑妃也是知情者之一。
  这也是司徒玺后来才查到的,只是那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不过也许淑妃知道自己这救驾里面有多少水分,所以也不敢将此事挂在嘴上,而一直到她病逝前,司徒玺虽然对她是赏赐颇多,淑妃心里却很明白这些都只是虚假的恩宠,一些表面上的功夫罢了。
  “这件事,王爷已经问过余先生的意思了吗?毕竟徐潜也是余先生的学生,咱们不得问问他长辈的意见。”
  贾赦下意识想询问这位太子的幕僚,虽然虞衡臣坑过他几次,但他想双方的大方向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就直接询问了另一位存活的当事人。
  “来这里之前,我已经和徐潜商量好了,”余先生笑着点了点头,“能替先太子殿下翻案是我们的夙愿,徐潜不管是出于道义还是出于自己的身世立场,他都愿意站出来。”
  “其实侯爷想复杂了,如今局势已定,那些之前的隐患都已经消除,威胁已经不再是威胁,如今只要有人肯站出来,那不过是圣上一句话的事情。”
  “既然如此,我也没有阻拦的必要了。”贾赦摇了摇头,便也赞同了这件事情,剩下的事情,司徒晟只说要派人去查去准备,贾赦也知道自己再带下去也没什么必要了。
  他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告辞离开了。司徒晟目送着贾赦离开。余先生也识趣地离开,转头去问马山,“那块令牌确定是先荣国公手里的那块吗?”
  “属下暗地里查探比对了很久,如今在世的国公,伯爷等府上,令牌都未曾丢失,而已经离世的人里面,王肯那块被收回去了,先宁国公那块还在他的儿子贾国公那里小心保管着,只有先荣国公的那块,我们并没有在曾经的荣国府库和现在的齐安伯府库下落不明。”
  “那倒是很有可能是徐潜从我三哥那里拿过来的牌子。”司徒晟说完,蘸满墨水,一笔写成了一个“贾”字,然后不知道想些什么,陷入了沉思。
  贾赦刚准备坐着车回去,就见到了一个很眼熟的人正在和等在东宫府外的来金说些什么,那人本来一脸焦急地在说些什么,后来眼睛瞥了过来,瞧见贾赦的身影之后,瞬间眼前一亮,欣喜地喊道:“侯爷!”
  “林之孝?”贾存周府上的人怎么会来?虽然林之孝被他留在了荣威将军府,但这么多年来,林之孝也为贾赦这边传递了不少消息,得了不少贾赦和秀云的赏赐,因此也更尽心竭力地替贾赦搞起了传递情报的事情。
  如今许多年过去,林之孝成了荣威将军府的管家,这次贾史氏想派人来寻贾赦,自然就派了大管家林之孝来了。
  “你怎么来了?可是我那母亲和弟弟有什么事情需要找我的?”贾赦走了过去,林之孝笑容满面地迎了过去,“老夫人让我请侯爷过去,说姑太太送了信,她和林姑爷不日将抵达京城,咱们得一起商量出一个章程来。”
  “敏妹妹要来了,自然是好事,得大办一场才是,还有我那可爱的外甥和外甥女,咱们这京城里的娘家人总得准备着见面礼,”贾赦抚掌大笑,也是为了妹妹一家即将到来的事情开心。
  “这样,林之孝,你先回去荣威将军府,这种事情总要一家人在场热热闹闹商量一下,我得回去带上夫人才是。”贾赦吩咐林之孝的事情,他这个做奴才的自然没有反对的立场,所以赶紧往荣威将军府去了。
  贾史氏听得林之孝这样回禀他,心里还是有些难过,以前老大听到她有事找他,一定第一时间就跑过来,风风火火地,而那个时候她是什么感觉?
  觉得老大冒失得很,一点儿也不像政儿稳重。
  如今,老大变了,她倒是开始患得患失起来,真是人老了呀。也不知道老大这段时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才能得了齐安侯的爵位?
  贾史氏有些惆怅,她坐在荣庆堂里,一直盯着门口,盼着看那个她的优秀的儿子能早点进来。
  也许只是过了一会儿,两个人影出现了门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