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余先生夙愿已了,如今能不能活下去自己都不在意了,他和徐潜的身份已经过了明路,再加上墨涵阁已经“投诚”,他已经没什么需要操心的了,所以他顶着一个东宫詹事的职务继续为这任太子效力。
正因为他的这种态度,司徒晟反而更放心他了,有什么事情都像以前那般找他商量,所以这次贾赦的信,他也不避讳地给了余先生看。
“侯爷这一举动,应该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托付给殿下了。”余先生拿起那份贾赦手书的名单,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臣曾经听闻诚亲王派遣手底下的探子,到如今的荣威将军府上找一样东西,据说是先代荣国公的旧物,只可惜并没有在府库里找到。”
“当年宿氏确实无功而返,只在贾史氏的私库里捡到了一块被锈蚀严重的铁质令牌,司徒晁没当回事,后来到了我的手里。”司徒晟拿出那块从徐潜手里取得的令牌,递给了余先生。
“不过我派马山查过,先国公与其他共同举事的国公将军一同收到过父皇赐予的令牌,这块令牌算从龙之功的凭证,也是他们身份地位的证明,只是后来贾国公的那块无故丢失,下落不明。只是没想到在他夫人的私库里找到了。”
面对司徒晟的感慨,余先生笑了笑,他自然知道其中缘由,便从容解释道:
“当年,殿下没有到东宫这里,自然不知道,皇宫外护卫着一队人马,是由贾国公亲自率领,就担心那些宵小之辈真的胆大到攻入皇宫,曾有人想要靠这铁牌趁贾国公不在,赚取宫门,所以想要偷取铁牌。”
“只是墨涵阁当年也心属大周皇室,于是出手阻拦,于国公夫人的私库附近同归于尽,后来贾国公因为阻拦贾侯爷去东宫,耽误了救火的时辰,自觉失了圣心。”
“在这个档口发现铁牌失窃,便也不敢声张。国公夫人并不知道这铁牌有何作用,便丢在了库房里,慢慢被人遗忘了。”
司徒晟拿着那张名单再次不解的时候,就听得外面人通报,贾赦来了。“快让他进来,有事要问他。”
贾赦走进来之后拿着那张让司徒晟苦思冥想一晚上的名单,笑着说摆了摆手:
“我这人最大的志向就是做个富家翁,没什么大抱负,和秀云一起看着孩子好好长大,含饴弄孙也就是了。我爹留下的那些故旧的路子,我觉得不如交给殿下处理,也省得殿下以后想起来找我要的时候,找不到人就麻烦了。”
“再说,殿下手里人才济济,相信之后也不会有再用到我这个齐安侯的地方了。日后,我打算和秀云到处走走,到处看看,游山玩水,岂不乐哉?”贾赦乐滋滋地说着自己的打算。
“老国公的人果然交到了你的手里。”虽然这么说着,司徒晟还是被他的话引得不悦,“怎么会麻烦?我向来不会忌惮你的,你放宽心就好。”
贾赦的志向,他向来是尊重但是不认同,只是贾赦去意已定,他也不能强留他留下来,贾赦从来没有向他隐瞒过自己的动作。
来宝这大半年来,几乎驻扎在了扬州,鲜少回来,京城里贾赦的人手少了一多半,这是已经很明显了。“你打算去哪里?琏儿还这么小,你和夫人忍心留他自己一个人?”
“自然不是现在,我只是先和殿下说好了,到时候直接走人也顺利,如今殿下还未登基,琏儿还没长大,瑚儿也没有支撑起整个侯府的能力,再说,我那岳丈大人的病情……”一提到张老太爷,贾赦神色顿时有些忧虑起来。
“你既然这么说了,我也不好阻拦你,只是到时候,你可不许在外面太久不回来就是了。”司徒晟得了贾赦的保证,终于松了口气。
贾赦来此,只是为了解答司徒晟的困惑,解决之后,他便回了张府,夫人在张府住着,他一个人回去,也无甚意思,于是他也住进了张府。
三日后,张家的两位兄长披星戴月,跑坏了三匹马,终于赶回了京城,两个人一脸疲惫和灰尘,顾不得擦洗,一进张府,便扑到了老父床前。
张老太爷似乎感觉到了儿子们的呼唤,他费力地睁开了眼睛,手微微动了动,眼神从大儿子的脸上滑了过去,看到三个儿子都守在了自己的床前,夫人站在一边,旁边心爱的女儿和女婿,“之后,相互扶持,齐心协力。”
他气息微弱,说完遗言之后,见到三个孩子眼含热泪,齐齐点头,便阖目含笑而逝。
张府内外挂上了白幡,上下登时哭声一片,宫里司徒玺知道了老太师去世的消息的时候,在面前的圣旨上写下了老太师的谥号:“文端”。张老太师德高望重,治国有方,赐文端之号,以示尊荣。
张家三子都需回祖籍守孝三年,张泰元和张泰康因为与父母分离久了,这次皇帝也不忍夺情,恩准他们结庐守孝,以尽孝道。秀云虽然已经外嫁,但与贾赦也时常回到张府,张家两位老人待他也如同亲子,自然也在家守孝三年,为老太师尽尽孝道。
三年后,司徒玺退位,荣升太上皇,司徒晟登基称帝,改年号永嘉,史称永嘉帝,司徒晟一继位,即立嫡长子司徒颖为太子,立自己的七弟司徒宴为信亲王。
永嘉帝继位后,肃清朝政,在现任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贾敬的帮助下,整顿吏治,朝野内外风气俨然一正。张家三公子通过了心心念念的春闱,进了翰林院行走历练,不过他最想去的是刑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