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林旸心中忍不住吐槽皇帝还真信任他们家,几乎是把户部交给他们家了,这一调令出来,让人侧目,皇帝太过于厚爱林家了,为这避嫌也不能父子都在一个部门里当差,而且都是至关重要的位子。
林旸就顶着别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上任去了,刚当差没多长时间,便遇到了廷议,内阁首辅顾经、分掌阁老张谨,户部尚书林海及侍郎,以及林旸这个新上任的都给事中。
皇帝话不多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林海,你把去年一年国库的总收支报出来。”林海虽是刚上任户部尚书,不过他任户部侍郎的时候已经接手户部大半工作,因此并不陌生。
林海欠身呈上了账册答道:“国库的收入主要是田税、人丁税、商税。田税和丁税收入总计是二千三百五十一万八千六百二十两,商税新收入包括盐税三百万两及其他税总计三百九十万两。至于亏空是四百八十五万二千三百五十两。”
皇帝看着册子上用红字标注的亏空额,眉头也紧紧皱起来,亏空额占了收入的两成。皇帝啪的合上册子问道:“朕记得高宗在位的时候每年的盐税在千万以上,如今怎么这么少?”盐税是国家财政的一大支柱,因此历朝历代都是盐铁官营,关于盐税恐怕没人比林海更清楚了。
林海答道:“每年的税银是九百万两,只是其中三分之一是“开中法”为九边换取粮米,是无法征税的,另一部分是.....”他犹豫一下才道:“直接缴入内库,并不缴入国库。”这个内库是供给皇室宗室的。
皇帝沉默不语,林海也上过奏折,除此之外还有江南私盐商增多。张谨补充道:“如海在扬州任上及在户部的时候,缴入的盐税已比往年多两成。”
皇帝道:“林卿辛苦了。”林海恭声答道:“为圣上排忧解难不敢言辛苦。”皇帝嗯一声道:“商税已经是十税一,盐铁铜茶锡是官营,剩下都是些小本买卖和民生有关,自然是不能在提高税率了。”
众人忙道:“圣上盛名。”皇帝摇头道:“田税和人丁税一样不能动,众卿有什么法子?”还没等人回答,便听见皇帝道:“林旸,你来说说吧。”
第67章 设市舶司
林旸只觉得刷的一下大殿中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他身上,他心里直冒冷汗,他只是来做布景板的,剧情不该这样发展啊,有内阁、有尚书怎么能问到他头上呢,虽然心里吐槽着,但是大脑却飞速运转。
林旸沉声说道:“臣认为无非是开源节流,这节流自然是六部各个衙门节省开支,但是其中关乎国家社稷长治久安的百年大计如修筑黄河堤坝是不能节省。”林旸顿了顿,节流容易,开源却不容易了,如皇上所说三税的税率不能在提高了,林旸前世也了解过,王朝总要面临土地兼并问题,可是依林旸目前的身份,他根本就不能提,否则就成众矢之的了。
只是还有什么能开源的呢?林旸脑中闪过一个念头,继续说道:“至于这开源,税率是不能在提高了,臣请重开市舶司。”林旸话音刚落,便听见大殿中不知道谁发出一声嘶的一声抽气声。
好在其余人等都是久经官场听到林旸的建议,虽然心中惊讶万分,可是面上却不显。皇上轻笑一声:“你倒是个大胆的。”之所以说林旸大胆,是因为这市舶司不是别人关闭的而是太上皇下令撤除的。
海上贸易可以赚取高额的利润,自前朝开始,朝廷便在沿海的口岸设立市舶司,一是管理海外贸易,二是推行官本贸易。本朝建立之时就在杭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其职掌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抽解、贸易诸事。抽成和市舶税便成为财政收入的一大来源。
皇上刚说完,便听见户部左侍郎高邦说道:“臣认为设立市舶司不妥。”皇帝嗯一声,高邦继续说道:“回皇上,近年来东南沿海,倭患甚重,海上商路被倭寇所阻挠,而且市舶司是由内臣掌管,市舶税也归内库所有,虽增加国库收入并无缓解之功,因此臣认为复设市舶司不妥。
那就把市舶司交给布政司或是户部管理不就行了,林旸差点没脱口而出,见前面的林海在背后朝他摆手,才不甘心的咽下去,回过神来却惊起一身冷汗,他一时疏忽,若是这么做就是从皇帝口袋里掏钱了。
高邦说的只是其中的两条原因,还有一个不易设立市舶司的原因是,东平王府把持着东南一带,穆家也从海上走私中获利颇多,设立市舶司要么被东平王府架空,要么是引起东平王府的不满和反击。
林旸想了想也觉得陷入死循环中,要想发挥市舶司的作用,首先得保证海上商路的安全及对抗的了穆家,那么就要训练海军,可是整饬军备加强海防需要花银子,而国库空虚。
皇帝自然也想到了开设市舶司的难处,道:“此事容后再议,先行清查全国田亩吧。”为今之计,也只有先摸清家底了。
廷议结束之后,林旸乖乖的跟着林海身后,他知道自己今天莽撞了,还没走远,便见到戴权出来和其余人说了几句话,之后顾经踱步到林旸身边道:“你今日太过莽撞了。”林海面露苦笑:“是我没教导好他。”顾经道:“如海兄太过苛责了,旸哥儿只是少些历练而已,你也不必忧心,今日在场之人都不是多舌之人。”林海忙道:“多谢顾首辅提点。”
目送顾经走远之后,林旸才小声问道:“父亲,我并不觉得复设市舶司有什么不好的。”林海皱眉道:“你可知道太上皇为何关闭市舶司吗?”“知道。”林海气急了“你知道原因,还敢提这个,真是大胆。”林旸张张嘴正想说话,可周围也不是能说话的地方,只好垂头丧气的跟着林海回了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