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接着便是登极仪。登极的礼仪及其繁琐,须要提前拟定好。冯弼是想要善始善终,带着程维一同拟定上奏,徒翀并不陌生登极仪,扫视了几眼便同意了。
之后便是定年号,徒翀选中了雍熙,雍出自《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意为和谐和睦,熙,光也。
因为继位时候有丧在身,所以登极大典“中和韶乐而设而不作”。
之后便是即位仪式,徒翀遣保国公陈懋告天地,安国公徐永告宗庙,定国公张和告社稷,而徒翀自己则亲告几筵。将即位时,司礼监掌印太监曲茂传旨鸿胪寺百官免上表贺,行五拜三扣头礼,赴承天门外听诏。鸿胪寺宣旨百官后,徒翀便“登宝位、朝群臣、大赦天下”,发布即位诏书。
即位诏书是内阁报上来后,徒翀润色修改的,黛玉也是看过的,分量最重的一部分是整顿超纲、肃清吏治。
即位那天,是黛玉亲手给徒翀换上衮冕,旒珠后的一双凤眸深邃,目光威严,身姿挺拔,透露出君临天下的气势。徒翀从来不是甘居人下的人,他有野心有能力有手腕,他要去开启他的朝代。
作者有话要说:
加快了完结的节奏。
前头埋下的事接下来要一一解决。
(*/w\*)
本章之中涉及礼仪方面的东西是参考了《明代宫廷典制史》。
关于年号,想了又想,还是借用了前朝的,不过含义,是我自己百度的。
第159章
豫王爷在徒翀登极那日自回家后就病了, 请了宫里的太医去诊治,太医回禀是“郁结而气不舒也”,简而言之是心中生闷气。
太医是向徒翀和黛玉一同回禀的, 听了这话, 黛玉眉头轻皱起来。
徒翀安慰她说道:“太医说了不是没大碍么, 只需要心情愉悦, 这几日让小栩和小翎去承欢膝下,叔祖父见孙儿心情就好了。”
黛玉勉强笑了一下, 心里担忧不已,豫王爷是个疏朗开阔的性子,整日乐呵呵的,很少见过他动气,到底是什么事让他动怒至此。
徒翀本来是与黛玉商议册后的仪式的, 见黛玉没了兴致,便丢开了, 和她说道:“明日让岳母入宫一趟吧,你细细问一问。”
次日,贾敏就入宫了。
听黛玉问了,贾敏眉眼也带了几分怒气, 和黛玉说道:“是因为先帝的事。”
“先帝并不是伤心过度而驾崩的, 他去的及其不体面。”贾敏刚一开始听徒海说的时候,除了震惊就是生气了。
黛玉疑惑的看着贾敏,贾敏有些难以启齿:“先帝与一男宠厮混被敬王瞧见了,欲砍杀敬王, 在追敬王的时候, 头跌到石头上,敬王为保家人自戕了。”
寥寥几句, 让黛玉错愕。
“先帝竟荒唐至此?”黛玉难以置信。
贾敏叹口气,豫王爷见自己的侄儿在自己兄长病危的时候这么放荡不生气才怪,而且自己侄儿还死的那么不体面,为了皇室的面子,还不得不收拾烂摊子遮拦住。
豫王爷强撑这么多天,直到徒翀登极才松下来,病倒了。
“你不用担心,你祖父想明白了,这病就好了。”贾敏安慰黛玉。
“我进宫的时候,你祖母让我问一句你的册封仪可定下来了?”贾敏问道。
皇后是天子正妻,不仅要统领六宫,还要母仪天下,即是家之主母,又是一国主母,所以历来皇后的册封仪式繁琐且隆重。
“陛下本来想让礼部增设仪制,被我拒绝了,还是按照太后当年的册封仪。”黛玉说道。
贾敏听后颔首说道:“也是毕竟是皇上的生母,且册封没几年,若是越过去了,怕有人唠叨不孝了。”
贾敏伸手摸了摸黛玉的肚子,“我就担心你的身子。”贾敏一则担心黛玉的身子,二则担忧黛玉年轻出差错,若是身为皇后头一次露脸便出了差错,在内外命妇心中可就没什么威严了。
太后当年册封为皇后的时候,已经是多年的太子妃,且当时无皇后,太子妃便主持各种贺仪,所以并不担心册封仪。
黛玉听后嫣然一笑:“娘亲是对我没信心,不相信我能做好么?”
贾敏又问起,“册封仪中要于中宫门受册,可如今太后还在坤宁宫呢!”
“那就在交泰殿前,受册礼之后也在交泰殿接收内外命妇朝贺。”黛玉缓缓说道,“慈宁宫还未修缮好呢,不着急。”
贾敏听后不像黛玉那么轻松,更愁了:“名不正言不顺的,历来皇后都在坤宁宫受封的。”
黛玉听后淡淡说道:“正不正都是人衡量出来的,皇上敬我尊重我,无论在哪里册封的,我都是稳稳当当的皇后,反之,皇上厌恶我,我即便在坤宁宫受封又能如何呢?到时候谁又会真把我当皇后看?”
黛玉的受册礼便在交泰殿举行的,礼毕,正副使便至奉先殿想皇上复命:“奉制册命皇后礼毕。”正使是保国公陈懋,副使是定国公张和,俩人在出宫的时候,张和便和陈懋说道,“咱们去向皇上复命的时候,难得见到皇上那么高兴。”
陈懋笑呵呵说道:“帝后举案齐眉是幸事。”俩人都是老臣,曾经历过穆宗(徒翀祖父)、孝宗(徒翀父)两朝,穆宗晚年宠爱侧妃,差点没废嫡长子,孝宗虽然没这样,可是与皇后之间关系并不好,内宠颇多,致使身子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