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董大娘有些为难说道:“她家里也有镖局,跟着镖局里的人来的。因为这事,长安县令外家不占理,只是这事还牵扯到姑娘外祖家。”
“有什么纠葛吗?”
“李家求到了贾家二奶奶那里,让二奶奶给知府写信,给张家还有守备家施压。”董大娘也是有门路的,探听到李家通过馒头庵的尼姑求到王熙凤那里,她前脚得知消息,后脚就来黛玉这里了。
“我去求娘亲。”黛玉当机立断。
听了来龙去脉,贾敏忍不住摔了杯子,立马让人把贾琏还有王熙凤喊过来。
王熙凤正不高兴呢,因为贾敏一句话,贾母就让迎春和探春参与家事中,分她的权,听到贾敏的传信,她心里更加不高兴。
只是贾琏此前得了贾敏的指点,和外祖家重新来往了,所以也不顾王熙凤不愿,一点也不耽搁来到了林府。
贾敏自然是训斥了贾琏和王熙凤,直接问他们:“你们是觉得宫里娘娘太自在了吗,把把柄给其他妃子手里送?”
贾琏和王熙凤忙跪下,口称不敢。
“勾结外官、干扰诉讼、持强凌弱,你们还说不敢?”贾敏讥笑几声,她本来想再说几句,但是看着贾琏有些茫然的样子,而王熙凤一脸愤然,什么兴致都没有了,让王熙凤不要再插手,便让他们夫妻俩离开了。
等人走了之后,贾敏还是忍不住和黛玉抱怨:“宁可做个能听人言的笨人,也不可做一个自作聪明的聪明人。”黛玉知道贾敏说的是王熙凤,王熙凤是很精明,可是连自己依仗都没看清楚。
次日,董大娘又前来替张金哥致谢,“她说她不想回去了,想跟着我做生意,我前来向姑娘讨个主意。”
“我把作坊交给你,你定就是了。”黛玉很信任董大娘。
董大娘笑道:“我自然是乐意的,那姑娘这几日在我那里,聪明能干,大胆泼辣,只是我怕给姑娘惹来麻烦。”
“无妨。”黛玉淡淡说道,只是黛玉没想到在这件事上她跌了个跟头。
因为半个月后,守备家的公子上京了,状告林家诱拐他的未婚妻。
第71章 流言蜚语
消息是姜璟带来的,他趁着黄昏时分敲响了林家的大门,见了林海。
林海眉头微皱:“这事调查清楚并不难,张家姑娘如今在玉儿手下做事,让她出作证就是了。”
“官司是不难打,我怕有人放出流言蜚语。”
“你是说朝着玉儿来的?”林海疑惑问道。
姜璟摇了摇头说道:“我猜想是冲大人您来的,听说皇后的娘家姐夫丁忧期满,马上要入京了,他是嫡长孙守孝一年,丁忧前任户部侍郎,您就是接他的位子。”
“我知道,你的意思是他要趁此机会搏一搏尚书的位子。”林海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把姜璟当做一个可以商量事的晚辈了。
“是。”户部尚书已经上书要致仕了,留下的位子自然是被多方觊觎,“若您此时深陷流言中,即便是陛下信任您,也要考虑都察院那边。”姜璟忖度着说出来。
“所以,那守备之子还没入京,京里就沸沸扬扬了。”林海语气里满是嘲讽,“他们倒是忘了我可是曾经在都察院任职过。”
“我总觉得这事不对,不会那么简单。”姜璟有股直觉,还是觉得事情不可能那么轻易被猜出来的。
“如今只能以静制动,看他们意图如何。”
这事,林海和姜璟都不约而同瞒着黛玉,因为是黛玉收留了张金哥,若是让黛玉知道因为这件事导致林海官誉可能受损,黛玉怕是要内疚。
但是黛玉还是知道了,因为董大娘那边已经收到了消息,她不敢耽搁,直接来见了黛玉。
董大娘很是愧疚:“我明知她身上有婚约,还想着留下她。”
“是我定下的事。”黛玉从不是个推脱责任的人,“守备之子告得好没道理,别说他和张姑娘只有婚约,就是张姑娘和他成亲了,张姑娘难道还不能出来做事?张姑娘又没签卖身契。”
“咦。”黛玉忽然想起什么,问董大娘,“你没和张姑娘签契约吧?”
“没有,没有,连活契都没签,只是立了个约。”董大娘忙解释着,“在咱们作坊里做事的妇人,都是立个约。”
“你说,他们会不会以为给咱们做活的人和咱们签了卖身契?所以哄骗着守备之子前来京城告状?”黛玉问道。
“也是有这个可能的。”董大娘眉头皱起来,“说起来,除了姑娘,外头的铺子里的掌柜跑堂的都是和主家签了卖身契,只不过是有的契约是活契而已。”
“那这么看,这事是冲着我来的?”
“可这和姑娘有什么干系?”
黛玉轻笑:“怎么会和我没关系,首先,我一个闺阁女儿行商贾之事,其次,咱们雇佣的都是女子,借着张姑娘的事,污蔑我们诱拐良家女子,最后,甚至可以污蔑我煽动这些女子,让她们不安于室。”
江南民风开放,黛玉的作坊在江南顺风顺水的,但是京城规矩严苛,黛玉也只是开了铺子,不敢办作坊,没想到还是被有心人看到了,借此攻讦黛玉。
董大娘便道:“原来在姑苏的时候,不也有人嘀嘀咕咕,咱们不都澄清了。”
“这里是京城,即便是个芝麻大的小事都能弄成西瓜大的事。”黛玉想了一下,“我去趟公主府。”只是安平公主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黛玉不要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