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我瞧你现在是越来越满意默哥儿了?”贾敏笑着说道。
  “可不是?这岳父才会看女婿不顺眼,岳母是越看越喜欢女婿,我就不信婶子不是这样。”
  贾敏用帕子盖了嘴角笑起来,她对姜璟确实比林海对姜璟要更宽容、喜爱一些。
  而另一边,黛玉见完章凝的姐姐妹妹之后,才明白为何贾敏明明见过章家其他人,后来却和章遇一家往来亲密了,因为其他章家人委实有些算计在里头。
  “说是恭喜我,其实背地里嘲笑我嫁入寒门。”章凝送走她们和黛玉说道,“此前,她们就嫉妒我和你交好,如今见我的亲事不如她们,可算是心里舒坦了。”
  黛玉并不关心这些,反而担心旁的问题,她有些担忧说道:“你也觉得你亲事不好吗?”
  “怎么会?”章凝反问一句,才说道:“一则长辈不会害我定会精挑细选的,二则他曾救过我,可见人品信得过,三则我也见过他娘,和他妹妹常往来,都是好相处的,四则听说他读书不错。”
  黛玉故意问道:“他,他是谁?我怎么有些糊涂呢。”
  章凝也顾不上害羞,伸手去拧黛玉的脸颊,还说道:“你只顾说我,我且问你,你的他可给有书信往来?”
  章凝便见着黛玉脸上的笑意消失了,她吓了一跳问道:“出事了吗?”
  黛玉摇头说道:“书信往来很不方便,我只是想起这事心情就有些郁闷。”
  “且耐心等一等,日子还长着呢。”章凝劝黛玉。
  黛玉在她身边坐下,小声说道:“我原先喜散不喜聚,还喜欢读一些离别诗,可如今那些诗词是读不了了。”
  章凝只能握住黛玉的手,听到黛玉小声呢喃一声,“悔教夫婿觅封侯。”
  章凝问道:“依姜公子的家世,留在京里也不是难事。”
  “是不难,只是我不忍心他为了我放弃自己的心愿。”黛玉柔声说道,“两人就是相互体谅相互让步相互妥协。”
  “默哥儿日后少不得也要如此,你且做好准备。”
  “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章凝笑着说道。
  俩人闹作一团。
  第87章 龙门所
  姜璟所在的龙门所虽然距离鞑靼很近,但前面还有开平卫挡着,所以一时半会还攻不到龙门所。但姜璟不敢懈怠,一面日日带领士兵操练,一面招募人手稳固城池。
  但城池修建得需要银两,龙门所隶属于宣府镇中路,他先向驻扎在葛峪堡的参将上奏文书,毫不意外的是参将说银两短缺,让姜璟自己想办法。
  姜璟只能自己筹备银两,幸好此时赵氏的商队到了龙门所,商队的掌柜的名唤赵千里,前去见了姜璟。姜璟很是诧异,因为龙门所距离塞外很近,很少有商队前来的。
  赵千里笑道:“即便没有主家所托,我也要走一趟的。”
  姜璟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东西,垂眸说道:“再往北走可就是鞑靼的地界了,还能做成生意不成?”
  赵千里见姜璟并不诧异,笑了笑说道:“人都要吃饭穿衣就医的。”
  姜璟之前也了解过,朝廷之前开过榷场,但战事起便关闭了,自此之后,民间便开始走私贸易,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而这些商队要想生存,大都依附驻扎的武官。
  赵家的商队数年来都走这条线,自然是不缺靠山的。只是不知道和他示好,又是几个意思。
  赵千里自然不想再找靠山,只是他现在的靠山抽成越来越狠了,他不得不另寻他路,赵家是文官,很少和武官打交道,另寻靠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当赵氏犯愁的时候,黛玉提出让赵氏的商队帮忙捎东西给姜璟。
  赵氏瞌睡遇到枕头,求之不得,很是爽快的答应了,但她也没有掩饰自己的意思。黛玉当时并不曾答应下来,回头去问了晏先生。
  晏先生说道:“军费有限,边关苦寒,自然是许他们做些生意的,这些事上面的人都是知道的。”
  黛玉却说道:“民间私下贸易频繁,若是混入奸细,又该如何?倒不如重开榷场。”
  晏先生哑然失笑:“朝廷当然想重开榷场,毕竟里面的利润不少,只是困难重重。首先,边关的将士就不愿意,他们的钱少了,其次,朝中的文官也嫌隙商贾之事。最后,我朝需要外族东西并不多,反而是他们需要我们更多些,开了榷场,他们的日子要好过很多,反而会养肥了他们。”
  黛玉想了想觉得是自己想浅了,她笑着问晏先生:“先生当年也干过这些事?”
  “那是自然,要不然,你以为我现在的宅子、吃的、用的从哪里来的?靠朝廷的俸禄可要穷死喽。”晏先生有些夸张说道,逗乐了黛玉。
  晏先生又说道:“你答应赵氏就是了。”但黛玉却摇摇头说道:“这是阿璟的事,我才不替他做主呢,最多搭个线。”黛玉从来不干涉姜璟的选择和决定。
  晏先生见黛玉恬静的脸庞,提起姜璟时候眼中露出的笑意,心里有些感慨,姜璟和黛玉都是有主见的人,但只做主自己的事,不插手对方的事,尊重彼此的选择,所以俩人感情越来越好。而他和安平公主都是喜欢替别人做主的人,所以他和安平公主才成了这种关系。
  黛玉从晏先生那里回来之后,便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赵千里走了之后,姜璟才打开看。除了日常琐事之外,黛玉把自己从晏先生那里得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和姜璟说了,包括从林海那里得到的关于赵家商队的事,赵家商队规模并不大,但也不算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