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村长道:“我不是人啊?我还没看呢?”
  樊根贵就道:“海昌叔,你刚才喊的那两声,我听着中气十足的,你还看啥呀?没得耽误人家的时间。”
  村长闻言就笑着撸了一把头发,说道:“那行吧,你们忙着,我就不多打扰了。”
  他站在村口一直目送着他们这些人走远,才转身回去了。
  樊根贵回头看了那个已经快要消失不见了的背影,背过人呸了一声,自言自语道:“不靠谱的老家伙。”
  第75章 义诊遇闭经患者
  医疗小组连着下乡*了六天,除了免费诊病外,他们做的最多的就是医学常识的普及。虽然一个小组有五个人,但真正开始展开工作的时候,人手还是极为紧张的,因此,乔雨薇除了完成自己的素材采集工作外,还要帮着其他大夫们做好医学常识的普及。
  普及内容早在活动开始之前就定好了,一是常见基础病预防治疗手段的宣传,二是妇科疾病方面的宣传。这两点都是乔雨薇建议来的。
  基础病本来是小病,平时多加预防或者提早治疗,很容易就能好,但是这个年代,医学并不发达,尤其是农村地区,人们只有生了大病才会想到看大夫,小疼小痛找大夫则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如此一来,小病就很容易拖成大病,大病又拖成了不治之症。
  而想要对妇科疾病进行普及,则更多是因为之前看到了那些来找乔妈的患者的愚昧。
  这天下午,他们在一个叫杨庄村的村子里诊病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这姑娘很有意思,早在他们刚开始到的时候就跃跃欲试想要上来看病,但被她妈死死攥住胳膊给拉回家去了。
  一直到他们快忙完的时候,这姑娘又自己一个人偷偷跑出来了,她跑到临时搭起来遮阳的雨布棚子外面,指明要看妇科大夫。
  早在开始诊病前,几个大夫就各自介绍过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目的就是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症状主动分流就诊。
  而此时这姑娘的要求立刻引起了周围围观人群的哄笑。要知道这些围观的群众可不仅仅都是杨庄村本村的村民,其中很有一部分是听说了义诊的事情,从附近的一些村子不远千里专门专门跑到这里来看病的。
  这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哄笑之余,又猜测起这姑娘可能得了啥病。点名道姓要看妇科大夫,莫不是怀上了?
  有人这话一出,旁边稍有良心的,连忙推搡一把那人,反驳道:“可不敢胡说,你没看那还是个黄花闺女,咋可能就怀上了呢?”
  她说完,有人觉得有道理,有人却故意唱反调,“年轻姑娘咋了?现在的年轻人跟咱们那个时候可不一样了,出门连看男人一眼都不敢,你看那姑娘,径直就敢一个人进那雨布棚子里去。”要知道那几个大夫可都是男的,她要看妇科,不知道是不是还得脱裤子。
  但无论外面如何议论,姑娘还是在护士小何的指引下,坐到了刘世中大夫的诊桌前。
  刘大夫看到她,先是露出了一个安抚的笑容,然后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不舒服啊?”
  姑娘就道:“我叫杨桃花。我想来看看我‘走身上’那事。”
  刘世中大夫愣了一瞬,旋即反应了过来。生理期,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叫法,这里的叫法就是‘走身上’。
  他问杨桃花,“你生理期具体是有什么问题吗?疼还是其他症状?”
  想到她这个年纪,刘大夫在简单做了一些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后,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测,但却实在没有想到,杨桃花会说她自己从来都没有来过生理期。
  刘大夫惊讶道:“一次都没有?你多大了?”
  杨桃花点头,“快十八了,我年前说了婆家,人家听说了这个事情后,说害怕和我结了婚,我到时候生不了孩子,亲事直接就吹了。大夫,你给我看看,看我到底有啥毛病没有?”
  在杨桃花心里,每个月没有那几天,是既让人高兴又让人忧虑的一件事情。高兴的是她可以不必像家里妹妹那样,每次来都疼的死去活来,忧虑的则是再这样胡乱传下去,恐怕她的婚姻大事就要给耽误了。
  刘大夫一听她说的年龄,跟自己估计的差不多,顿时重视起来,他重新又给她做了一些基础性的检查,又仔细观察了她的面部特征,这才说道:“一般来说,像你这种情况要么是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要么就是原发性的。这样,我开一些药,你先吃一段时间,如果能来初潮,那就证明是可以进行治疗的。”
  杨桃花听了,顿时喜出望外,“大夫,太感谢你了,你真是个大好人,我吃了这个药一定能好是吧…”
  她话还没有说完,雨布棚子外她妈已经跌跌撞撞的跑过来了。她妈冲进来,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天爷,你怎么敢来这种地方?”
  乔雨薇站在一旁一头雾水,他们这是看病的地方,怎么被这人说的活像是土匪窝一样。
  杨桃花她妈却还在一边拍着大腿一边抱怨,说来说去就是她闺女上当了,是被骗进来的。杨桃花见状,直接来了一句,“妈,你别哭了,我已经看完大夫了,人家说还有治好的希望的。”
  “啥…啥希望,我姑娘没病。”她妈一口咬定自家闺女一点事情没有,强硬的拉着杨桃花就要走,连大夫给开的药都不愿意拿。
  乔雨薇从头看到尾,此时就上前劝道:“婶子,咱有问题就得看大夫,你这样执意隐瞒,对你姑娘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有可能耽误了治疗机会,害了她一辈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