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同为后宫妃嫔,得宠的本就会被人忌惮算计,得宠到女主和董鄂氏这个地步,更加如此。
好歹女主身份高,后宫只有太后皇后在其上,膝下还有一个小阿哥,董鄂氏却刚入宫。
相比女主,其她人自然会觉得她更加容易让人得手。
这些人对董鄂氏出手,太后不止不会阻止,还会推波助澜,就像对女主那样。
太后么,对于得宠的妃嫔,只要不是来自蒙古,她一个都看不惯。
对于董鄂氏的得宠,她老人家的态度也是一样。
她希望得宠的是蒙古妃嫔,最好再生下孩子。只是不能如愿,蒙古妃嫔一个得宠的都没有,也没人怀孕生子。
宫里其她妃嫔一个接一个的生,这让太后既高兴有了孙子孙女,又不高兴这些孩子怎么就不是蒙古妃嫔所出。
又不能说这些人怀孕不对,就只能看得宠的妃嫔不顺眼了。
她难免觉得就是这些人让皇帝不去蒙古妃嫔那里,哪怕她心里知道,事实并不是如此。
人,总要有一个发泄的地方,不能一直憋着自己难受。
太后心里的不满不能对着皇帝去,就只能让皇帝的宠妃受着了。
让董鄂氏哪怕得宠,升了位份有皇帝维护,也吃了不少亏。就连升了位份,都没能得到封号。
谁让太后不喜欢她,她又不是女主,女主自己有能力对抗,还有皇帝的真心维护。
而她,皇帝不会为了她和太后太过对着干,能给她升位份就不错了,封号的问题也就一直搁着了。
没有封号对着同一级有封号的妃嫔,就要矮上一头。现在正五嫔的嫔位上,都是因有了孩子才升上去的。
她们虽不算得宠,却都生过孩子,皇帝看在这点的份上,都是给了封号的。
哪怕皇长女早就夭折了,生下她的陈嫔也是得了正五品的嫔位,还得了封号。
即便那个封号敷衍的很,陈嫔姓陈图塞尔,皇帝就从姓氏中挑了一个字,作为封号。
就算这样,她也是有封号的正五品嫔,再者,其她妃嫔差不多都是如此,也就不显眼了。
好在董鄂氏有圣宠在身,倒是没几人会因封号的问题得罪她。只她本人感觉很不舒服。
知道是太后不喜欢她,才不让皇帝给她封号,之后可是截了皇帝不少次,都是皇帝去蒙古妃嫔那里时。
显然,太后心里的想法,真是人尽皆知,想找茬是一找一个准。
皇帝也乐的配合,他本就不喜欢去那些人那里,只是不得不做个样子,一时间宫里的蒙古妃嫔更加不得宠了。
太后对于挑衅她的董鄂氏看不惯,想出手,皇帝却觉得董鄂氏干得好,更加宠爱维护。
太后找茬皇帝便帮忙,反正宫里是没少过乐子。
温菀和她额娘都是站在旁边看戏的群众,不过,从这些事情上,她也知道,为什么最后孝献皇后下场不是很好了。
她的脾气是真心不好,小心眼还在明面上找茬。
女主那里,太后打压的次数力度从不小,也从没明面上撕破脸。
董鄂氏只是有了皇帝的宠爱,还不是独一无二,就敢这么做,要是独一无二了,还不知道会如何。
也不怪她那么得宠,孩子都会没了,自己也去了。
只是,那和温菀无关,她就当个安静的看客。看着董鄂氏找太后的麻烦,然后被太后找麻烦,再被皇上保护。
对于她来说,现在她额娘肚子里的孩子还没出生,低调一些才好。
最后,还是太后先忍不住了,看着那些蒙古妃嫔,都几月见不到皇帝,又怎么可能生出孩子。
找皇帝又吵了一架,以董鄂氏得了雅字做为封号成了雅嫔,这事才算结束。
成了雅嫔后董鄂氏也没安静下来,虽然她不再截人,皇帝去她哪里的次数却更加多了。
皇帝本就不喜蒙古妃嫔,先前董鄂氏干的事,可是对了他的心思,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虽比不上皇帝对于女主感情,毕竟女主那是在多尔衮还在时,就和皇帝认识,两人之间勉强算得上共患难的感情。
董鄂氏这里,顶多就是两人一起对抗了太后的压迫,女主和皇帝之间也不是没有过这些事情。
雅嫔得宠比不过女主,却也是这宫里排到第二的了,早前她虽也是第二的宠妃,却比现在侍寝的时间少了很多。
宫里的日子不平静,外面同样事情不少,清朝刚入关不久,外面可还没全部平定呢。
这些日子外面的事情不少,宫里的这些乱子,对于皇帝来说,就是消遣的乱子吧。
转眼时间到了顺治十四年二月,温菀额娘平安生下六公主,孩子很健康。
之后这孩子在她额娘和温菀的保护下,定然能平安长大。
生下孩子后,虽依旧是个公主,乌苏氏依旧由苏嫔成了从四品的苏贵嫔,也算是升了一阶。
之后温菀额娘坐月子时,她们这里安静极了,除了一些来走动的后宫妃嫔,那些算计一夜之间全没了。
也是,早前虽说有传言苏嫔怀的是个公主,却也有人担心她生下小阿哥。哪怕后来月份大了,有太医的言辞,同样有人不信。
现在孩子都生了,就是一个公主,除了和苏嫔有仇的,谁会对一个公主出手呢。
而仇人,苏嫔虽入宫几年,还真没有,谁让她除了运气好,有了两个公主之外,真心不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