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就是太后也很高兴,哪怕之前还在为自己想要的带着蒙古血脉的阿哥变成了公主生气,现在也高兴起来了。
这可是曾孙,怎么可能不高兴。
女主这个做额娘的想到孙子也很高兴,至于皇后被无视了。
宫里的贵人高兴,这赏赐自然不会低了,看着上面这些都赏了,下面的妃嫔难不成还能看着。
想到满宫妃嫔送出去的东西,温菀觉得这孩子生的,一次暴富。
之后温菀得知裕郡王更加努力了,被他额娘逼着见天的歇在正院,就是他嫡福晋也被整天提点着。
只是裕郡王嫡福晋可是出自蒙古科尔沁,那就不是一个会忍气吞声的,怎么可能被教训了不反抗。
然后裕郡王就被两人弄的里外不是人,帮谁都不对。
对于两家的事情,温菀和众人一样,都是看戏。她就是想插手也没那个立场不是,更何况她也没这想法。
翻年就是她出嫁的时间,这段时间她光是应付额娘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快忙不过来了。
不过也是嫁到蒙古,她基本上就难得回来一趟了,更有可能英年早逝。
这些年在蒙古早早去就的宗室女也不少,便是早前嫁出去的几个公主,听说也过的不怎么样。
她就要出嫁了,怎么能不让人担心,好在这些年温菀出手的时候不多,却也不是一个好欺负的。
几个亲人也都知道,哪怕她嫁去蒙古了,定然也不会随便被人欺负了,却也担心她过的不好。
对此温菀只让她们想想二公主的婚事,她这还是好的了,科尔沁好歹足够富裕,那还是太后的娘家。
不像她二姐嫁去的那个部落,很是偏僻,嫁的人还没她的出色,家室也不够。
这样看来她的婚事还是好的了,当然,还是比不上和硕端敏公主,谁让人家额娘出身蒙古呢。
这点温菀没有说出来,不然被人听到了,还以为她不满意生母,好歹她生母也是满人出身,不是汉军旗的。
宫里也不是没有汉军旗出生的嫔妃,公主也有汉军旗妃嫔生的,可比其她公主更加不受重视。
皇子还好些,顶多是皇位不用想了,却能得到拉拢,毕竟一个绝不可能上位的皇子阿哥,拉拢过来也是好事。
公主就不行了,她们本就是和亲的命,还带着汉人血脉,这个时候,哪怕顺治皇帝拉拢汉人,却也不让让人放弃偏见。
那些满姓的大臣,对此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就是其他满人也不可能觉得汉人就能和他们平等了。
宫里这些妃嫔同样如此,也导致汉军旗的妃嫔在这宫里更加难过,又不可能抱团。
好在温菀没遇到这种事情,当然就是遇到了,她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又两月,刚刚过年之时,裕亲王嫡福晋也怀孕了。
宫里皇帝太后皆是大喜,这是子嗣丰茂,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好事。
对于太后来说,这个孩子要是个小阿哥,那就又是一个带着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和爱新觉罗氏两个姓氏的血脉的孩子。
对于这个孩子太后比皇帝更加期待,刚得知就赏赐了两个嬷嬷下去,就是想这个孩子能够平平安安生下来。
同时她对董容华都更加和蔼了,当然也敲打了对方,这段时间安分些,那些什么赐人就不必了。
都是女人对于这些太后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她不在意罢了,现在在意了,自然不会让人去添堵。
她可不想这个带着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血脉的孩子,出一点事。
就算这个孩子是个格格也没事,下一个不就有可能是个阿哥了。看她二孙子这样也是想要一个嫡子的模样。
温菀得知后,看了太后宫里的消息,知道太后转过弯来了。
想要一个带着蒙古血脉的孙子难,要一个曾孙却不一定难,那还可能是嫡出。
谁知道以后会如何呢,万一就有那个机会了,下一任皇帝想不成,下下一任呢。
当然,孙子她也不会放弃,只是多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太后也将心思放在了后面几个阿哥身上,想着科尔沁还有没有合适的格格。
哪怕不是科尔沁其它部落呢,除了这些阿哥,她还准备送几个出身不高的博尔济吉特氏入前面两位阿哥的后院。
不说得宠,要是能够生下小阿哥,也是一个好事不是。太后想的很好,就不知道能不能成了。
反正事情和她无关,她看着就好。
转年,离温菀出嫁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内务府从得到消息就在准备她的嫁妆。
现在大多都已经准备好了,只有一些需要当年准备的,需要一些时间,好在离出嫁还有一些时间,到也不着急。
四月,到了温菀出嫁的时间,她在蒙古的公主已经修好,就在等着她入主。
温菀拜别宫里的长辈,还有她额娘后,便被送上了马车。
她需要等到蒙古再拜堂,好在一路上她也不会无聊。
这次陪嫁的嬷嬷宫女还有侍卫太监的,人数可不少,那些都是内务府准备的人。
她之前都没全部认清,想到以前听说过的被奴才挟制的公主,想也知道这些人不好相于。
想到之前得知的准驸马那里还有一个心上人,只是出身差了一些,嫡妻是做不了的。
但是人家都想好了,要做一个宠妾,还要冷落她这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