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现在她们就有点看不懂了,又把视线投向跪在地上的端嫔,这位告人的,比被告的还要慌张。
  梁九功在端嫔话出口之时,就命人把外边肃清一边,事关皇家八卦,没几个人敢吃的。
  除了几个高位嫔妃,有些低位妃嫔心里也开始打鼓了,她们也想离席了,万一端嫔说了啥大事,她们这些小嫔妃知道了会不会被清算啊。
  太皇太后跟太后稳坐高台,不管下面纷纷扰扰,依然看戏,一点眼神都没分给端嫔。
  “你说状告敬嫔?那状告何事?”康熙声音很平静,好像并没有多生气,端嫔不敢抬头,听着这声音总算稳了点,“嫔妾状告敬嫔与外男有染!”
  碰的一声,佟贵妃手里酒杯脱手而出,酒水洒了一地,她惊呆了,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不知道端嫔有没有证据,要是有证据了,敬嫔真就这般大胆吗?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皇家脸面不可侵犯,要是确凿了,敬嫔完颜氏一族都要完了。
  敬嫔一听这话,脸上平静再也保持不了,这事搞不好她一家都要完,立马跪到端嫔另一边,“皇上明鉴,嫔妾自从五年入宫,从未见过外男,而且皇宫尽在万岁爷掌握中,这种事我怎么可能会做?求皇上明察,还嫔妾清白!”
  康熙问端嫔,“敬嫔说的有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说敬嫔与外男有染,那你有证据吗?没有证据就在这不分青红皂白状告,朕可要治罪。”
  端嫔立马回话,“嫔妾有证据,嫔妾无意得知敬嫔宫里藏有外男的物件,皇上您只要派人去搜查,肯定能找到,那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敬嫔听到这里就知道今天端嫔是非要置她于死地,也不知道平时怎么得罪了她,今天非要咬死她不放。
  她宫里肯定没有外男之物,但就怕被人栽赃陷害了,而且她心里也确实有不可说,但她深知今天不能就这样认命,要不然后果她承受不起。
  “皇上,您尽管派人去搜查,反正臣妾坦坦荡荡,嫔妾也相信万岁爷能还臣妾清白。”
  康熙转扳指的手一顿,两个人都这样说,他就示意张益亲自带人搜查咸福宫。
  咸福宫先前是敬嫔跟僖嫔同住,后来两位都升为嫔位后,僖嫔就另搬他宫了。
  现在敬嫔住在咸福宫正殿,东西配殿住了几个贵人,后配殿暂时空着。
  张益一走,端嫔就稳了,她好似觉得事情再也不会有什么反转,得意洋洋的看了身边的敬嫔一眼。
  敬嫔没搭理这个人,现在她看端嫔一眼就觉得晦气,一直到张益回来前,整个中秋家宴算是全毁了,妃嫔们正襟危坐在位置上,除了眼神交流,她们也不敢再跟其他嫔妃说话,生怕惹了万岁爷生气。
  云华本来在照顾长生,端嫔跪过去,她都没注意,一直到端嫔说话再加上这里突然静了静,才发现出了这种事。
  她本来就对端嫔有意见,而且敬嫔也不像那种失了智的,一看端嫔就是诬告,但她那信誓旦旦的样子,又非常逼真,现在也弄不清到底什么情况了。
  现在也只能静待事情进一步发展了,云华抱住长生,心里为敬嫔担忧,虽然平日往来不多,但敬嫔也是一个妙人,每次相处都是真心实意的开心,万一今天被端嫔诬陷成功,那以后下场……
  敬嫔这次也不知道能不能逃过一劫,这件事也给云华敲了警钟,虽然往日她让宫里张全紧盯宫中宫人,但除此之外她就没做什么多余动作了,看来要再加点人看着了,万一哪天被人钻了空子,今天的敬嫔就是她的明日。
  在场除了当事人,没一个心情轻松的,五味杂陈。
  敬嫔苦笑,今天不知道能不能逃过一劫。
  康熙坐在那里,面无表情,料想心情好不到哪里去,不管今天事情怎么发展,今天这个颜面他也丢了。
  相对于敬嫔,他更恶端嫔,看来万黼不能养在她那了,万一以后学成她那样子,他才呕死了。
  张益去得快,回来的也快,没人能从他面上看出什么来,张益从后面俯身走向康熙,随后小声在康熙耳边说了几句话。
  端嫔看不出来他的表情,没人听见他们说什么,万岁爷脸上没有丝毫动容,张益说完将袖子里的一枚玉簪交给康熙就退下了。
  端嫔没看清楚,云华离得近,看得清楚一点,那枚玉簪看着很普通,雕工也没什么特殊之处,不知道为什么张益把这个簪子交给康熙,难道这簪子上有什么吗?
  皇后跟贵妃也心有疑问,但现在没人敢打问,敬嫔本来端着的身子,看见玉簪软了一下,但随即又端正起来,反正她已经尽力了,也问心无愧。
  端嫔看这情形,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没找到呢,她明明亲耳听见有人说敬嫔的,敬嫔在宫里往日做派,对万岁爷不甚上心,再加上敬嫔最近很荣妃走得近,她就怨恨上敬嫔了,今天这一出,也是脑子一热就干出来的。
  云华觉得端嫔脑子有毛病,时不时就抽风,不知道这样的人怎么进宫的。
  康熙并没有将那枚玉簪露出来,“端嫔,你还有什么话说吗?延禧宫什么东西都没搜出来。”
  康熙话说的很轻,但端嫔觉得自己完蛋了,她肯定被人设计了,要不是因为听见宫人悄悄议论敬嫔,她也不会脑子发热,现在她完了,敬嫔也有瑕,幕后主使真狠啊,一箭双雕!
  她突然把头转向荣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