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宁欢有些欣慰地微微弯唇,收回了接雪的手。
玉棠知道她在说什么,一时竟有些眼酸,但她只是柔声道:“主子仁善。”
她曾经也是贫苦百姓家的女儿,再是清楚不过从前的冬日是何景象,用一句凄惨来说毫不为过,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活活冻死的人。
但是想到如今她们正在用的蜂窝煤,玉棠想,如今那样悲惨的景象应该会少很多吧。
看着身前明媚潋滟的主子,明明看着娇艳烂漫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却偏偏做出如此于国民大善的仁义之举,玉棠想,这样的娘娘不做皇后,这宫里又有哪位娘娘能当得起那个位置呢。
玉棠了解宁欢,宁欢何尝不了解她。
宁欢轻轻握了握玉棠的手以示安慰,她柔声道:“都会好的。”
玉棠笑起来,点点头。
宁欢一路走到西暖阁,本来是笑意盈盈的,但是见守在外头的圆盛一幅紧紧抿唇的严肃模样,她霎时微微挑眉。
宁欢走过去。
圆盛见是她来,神色肉眼可见的舒缓了些,他正要行礼宁欢便制止了他。
圆盛比圆团儿更沉稳些,若是圆团儿,此刻怕是要喜笑颜开起来了,宁欢下意识瞥了身边的圆团儿一眼。
圆团儿一时莫名,脸上却始终笑眯眯的。
宁欢心中轻笑一声,止住胡乱的思绪。
她往里面瞧了一眼,低声问圆盛:“又生气了?”
圆盛霎时苦着脸点头,也跟着低声道:“皇上下朝后神色便格外地不愉,一直蹙着眉。”
闻言,宁欢也拧了拧眉:“今日朝上发生了何事?”
圆盛摇摇头:“并无大事发生,一切如常,山东巡抚还上了赈灾善后的折子,说是受灾的地方已然悉数赈灾,百姓们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宁欢的地位在养心殿是肉眼可见的,李玉和圆盛更知道皇上看折子是从来不避讳小主子的,甚至还要同小主子随意闲聊朝政之事,反而是小主子娇懒,不喜欢听这些东西,不让皇上说呢。
所以宁欢要问什么,圆盛都会毫无隐瞒地细致回答,无论是琐事还是政事。
听了圆盛的话,宁欢先是松了口气,而后又有些不解:“那是为什么。”
这段时日皇帝之所以忙碌,便是因为山东一带又降雪灾,灾情紧急,谁知正值费心之际,边关的战事竟也跟着来了。准噶尔年成不好,又想下来掠夺大清了,夹在大清与准噶尔之间的大小和卓也有些不安分,怎一个麻烦了得。是以这段时日皇帝忙得不可开交,最忙的时候甚至在西暖阁的政事堂将就了几晚。
宁欢看得忧心,又不敢添乱,只能静静陪着他,在他心情不愉时好言劝他几句。
不过这几日雪灾的赈灾有条不紊地进行,边关的战乱也渐渐趋于平稳,按说皇帝应当没有前段时日那般忙碌烦心了才对,今日怎的又发火了,宁欢有些疑惑。
“难道是朝臣们又为鸡毛蒜皮的事儿吵起来了?”她想到什么似的,嗤笑道。
圆盛霎时陪笑道:“小主子英明,的确也有些。”
宁欢笑着摇头,先进了暖阁。
她悄然放轻脚步。
圆盛见此,也无声无息地跟着,不敢发出声响。
走到门边,宁欢便听见室内传来皇帝不悦的声音:“这个钱济礼,该做的事不去做,整日就知道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朕,简直是……咳咳……”
宁欢听到他咳嗽的声音,霎时一惊,也顾不得偷听,踩着花盆底嗒嗒嗒地快步走进内室。
作者有话要说:
写了一半突然想写写宁欢在养心殿“平平无奇”的一天,噫。
第145章
皇帝原本脸色还阴沉着,见她进来脸色终于舒缓了些,脸上甚至还带上几分浅淡的笑:“醒了?”
他正欲起身过来迎宁欢,宁欢便已快步走过去让他坐下。
“李公公,皇上怎么回事,一直在咳嗽吗?”宁欢拧着眉问道。
李玉霎时跪倒,他悄然觑了皇帝一眼,宁欢看见了,脸色一黑。
“照实说,本宫给你做主,他不敢找你麻烦。”宁欢瞪了皇帝一眼。
皇帝便神色如常的笑笑。
李玉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咬牙到底还是听了宁欢的话。
小主子都这样说了,那他听小主子的话就好,总归,总归皇上也听小主子的话。
李玉便低声回道:“回小主子,皇上今晨上朝时便有些头疼,下朝后又有些咳嗽,是奴才无能,没能劝动皇上请太医来诊平安脉。”
一听这话,宁欢脸色微沉,又瞪了皇帝一眼。
皇帝温和笑了笑,伸手去牵她,温言道:“是李玉大惊小怪,可能有些着凉,我喝一碗姜汤水不就好了?”
宁欢被他握住手,霎时感受到他比往日还要热上几分的手心温度。
她微微凝眉,而后直接上手摸了摸皇帝的额头,果然温度烫得吓人。
她的语气蓦地沉下来:“李公公,快去请太医。”
李玉忙不迭应了,然后迅速跑出去请太医。
宁欢拧着眉:“这么烫,你自己把脉瞧瞧是不是发热了!”她拉过皇帝的手。
皇帝这个时候不敢再招惹她,乖乖听话照做。
一拿脉,还真是……
他看着宁欢无奈地笑了笑,轻声哄道:“偶感风寒,不碍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