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婉嫔又接着道:“我知道,能与倾慕之人两心相许相守到老是这世间多数女子的夙愿,可是芷容,你也明白,这份幸运实在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林贵人紧紧地抿唇,可是再不甘愿,她心中也清楚,陈姐姐说的是对的,有些事哪儿有这样多的为什么,也的确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令贵妃那般幸运。
  “令贵妃未免太过命好。”林贵人喃喃道。
  她不仅得了皇上的真心宠冠六宫,家世不显却也成了地位尊崇的贵妃,谁能不说一句她命好呢。
  婉嫔笑叹道:“令贵妃娘娘生来便是属于权势荣华的,也的确是旁人羡慕不来的。”
  林贵人抿唇。
  婉嫔便又接着劝她:“芷容,日后在这宫里还有几十年的人生,你一定要想清楚,毕竟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啊。”2
  林贵人紧紧抿唇,沉默着。
  许久过后,她才看向婉嫔,林贵人艰涩道:“姐姐,我知道。”
  自从在圆明园她就该知道的,可是她总是抱有那么一丝侥幸,如今眼见令贵妃的地位日益稳固,她却是不得不接受了。
  婉嫔握住林贵人的手:“收回你的真心,你会在宫中过得更好。”
  委婉的话总是会让林贵人心存侥幸有所期许,只有最直白的话才能让她直面现实。
  林贵人闭了闭眼,眼尾划过一行泪痕。
  婉嫔轻叹一声,握紧了她的手。
  作者有话要说:
  1黄巢《不第后赋菊》2《诗经·氓》
  第178章
  十一月二十五,皇太后圣寿,皇帝于乾清宫设宴行庆贺礼。
  皇太后每一年的圣寿,皇帝都会为她办得极其隆重,今年自也不例外。
  皇帝先向皇太后敬祝:“儿子恭祝皇额娘圣寿之喜,愿皇额娘寿比天高,福比海深,日月同辉,春秋不老。”
  众嫔妃便紧随其后:“臣妾恭祝皇太后(皇额娘)圣寿之喜,愿皇太后(皇额娘)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皇太后端坐上首,含笑颔首:“好,好,多谢你们,快些免礼吧。”
  皇帝和嫔妃们便也坐回原位。
  展示过皇帝和嫔妃们送给皇太后的贺礼后,圣寿宴正式开始。
  皇帝要为皇太后办圣寿宴,自然是让文武百官宗室命妇作陪才最是隆重,但皇太后不喜铺排也不喜人多,每年都只要皇帝办一个热闹些的家宴便好。
  皇帝自是不肯的,但他怎么都劝不动皇太后。无奈,只能除了逢十的大寿真正地大办以外,平常的圣寿都只按照皇太后的心意办家宴,只让后宫嫔妃和一部分宗亲作陪。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响起,舞伎们也开始献舞。
  这次太后依然将宁欢带在身边坐下。
  再度看着上首那三人,嫔妃们已然是波澜不惊,哪怕是皇贵妃都心绪平静。
  皇贵妃甚至笑意端然地朝皇太后敬酒:“今日是皇额娘圣寿,儿臣祝皇额娘日月昌明,松鹤长春,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皇贵妃的话落下,整个乾清宫都安静了一瞬,众人的目光霎时落在皇贵妃身上,一时复杂。
  皇太后面色如常:“好,皇贵妃有心了。”
  皇贵妃含笑道:“儿臣作为皇贵妃,这本就是儿臣应当的。”
  皇贵妃坐下了,她自然注意到众人的目光,皇贵妃面上的笑意更是愈发雍容,还状似不经意地朝皇太后身畔的宁欢投去一眼。
  坐在太后身侧又如何,她是皇贵妃,她才是皇太后的儿媳,唯有她和皇后才能称皇太后为皇额娘,能自称儿臣,其余嫔妃都没有资格,再是尊贵的贵妃也都是妾。
  不过朝令贵妃投去的一眼没能让皇贵妃得意到,反而让她气结。
  因为皇太后正和令贵妃言笑晏晏地说着什么,似乎根本没注意到她,而且皇太后那笑意可比刚才看她时高兴得多,也真诚得多。
  皇贵妃心下一梗,面上的笑意却是不变。
  她不再看上首,只自得地感受着嫔妃们若有若无的打量。
  皇太后喜欢令贵妃又如何,终究只有自己会成为皇上的皇后,皇太后再不喜欢,她也会成为皇太后的儿媳。如此看来,皇太后的喜欢实在无伤大雅。思至此,皇贵妃脸上的笑意愈发雍容端然。
  宁欢的确没注意到春风得意的皇贵妃,她正在和太后闲聊。
  因为太后先问她:“那个容贵人跳的舞比宫中的舞伎还好看。”
  宁欢道:“也不说一定好看过南府的舞伎,但她们都是各有千秋,容贵人的舞很独特。”
  太后了然颔首:“倒也是,毕竟和卓部离京城千里之遥,总是有些自己的特色。”
  宁欢点点头。
  “不过瞧你和容贵人走得这样近,你还挺喜欢她?”太后问。
  闻言,宁欢自得地扬眉:“还成吧,因为容贵人也很懂规矩。”
  她压低声音在太后耳边轻笑道:“我和皇上都在时,她从来不看皇上只看我呢,而且她似乎还挺怕皇上的。”
  太后揶揄地看了她一眼:“原来如此,难怪你更喜欢看她跳舞。”
  宁欢一本正经:“虽然都是美人儿,但我自然更喜欢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美人儿。”
  太后轻笑一声,很是通透道:“这宫里的嫔妃除了你,有谁真正不怕皇帝的,只是容贵人在惧怕之余还看得清形式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