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皇帝抱着她,柔声道:“皇子和公主都好,只要是咱们的孩子,我都喜欢。”
宁欢弯起唇角,又听皇帝道:“不过我还是更希望这胎是一个皇阿哥。”
宁欢霎时看向他:“嗯?”
皇帝温柔而认真道:“若是个皇阿哥,宝儿日后也不用再受苦了。”
听他这般说,宁欢一时哑然。
她奋力忍住想要上扬的唇角,又一本正经道:“可是皇室不都是多子多福,儿孙满堂才好吗?”
皇帝却不以为意:“若只是皇子,却不长脑子不能为皇父兄弟分忧,这样的儿子生再多又有何用。”
宁欢忍不住轻笑道:“你真是这样想的?”
皇帝肯定道:“自然,我也会好好教养咱们的孩子。”
宁欢弯唇笑起来:“好。”
“但是我还是想要一个小公主,软软糯糯的多可爱,若是我怀的是一对龙凤胎就好了。”宁欢希冀地捧着肚子。
闻言,皇帝也不禁认同地点头:“宝儿说的是,皇子好,公主好,龙凤胎自然也更好。”
宁欢期盼地笑起来,希望有奇迹发生。
她又戳了戳皇帝:“你给咱们的孩子想好名字了吗?”
一说这个,皇帝脸上难得有些神采飞扬:“想好了。”
宁欢反而讶异,她抬眸看他:“这么快,你这么快就想好了?”
皇帝从容含笑道:“很久以前就想好了。”
宁欢竟是忍不住弯起唇角,很久以前啊,他实在是一直都盼着这个孩子的到来。
她便问皇帝:“你都取了什么名字?快写来我瞧瞧。”宁欢将桌案上的宣纸挪过来。
皇帝道:“好。”
宁欢正想从他怀中出来,皇帝却搂住她,他温柔道:“这样也能写。”他已经提起了笔。
宁欢笑着嗔了他一眼。
皇帝温声道:“若是公主,便取名为‘朝珑’。”
他提笔在雪白洒金的纸张上写下“朝珑”二字。
朝珑。
宁欢默默念了念这个名字,她忽而看着皇帝笑道:“刻有龙纹的玉啊,这个名字是不是太贵重了。”
皇帝温和道:“这是咱们的第一个女儿,她本就是固伦公主,生而尊贵,自然当得起这个‘珑’字。”
他的语气轻描淡写,说出的话却是笃定而理所当然,作为帝王作为君父的睥睨,此刻真是显露无疑。
宁欢哑然地看着他,坐拥天下的帝王,哪怕他平日再温润再柔和,他作为君王的傲睨与威仪也始终不会磨灭,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便表现出来。
可怕的是,宁欢竟然觉得他说的对,作为他们的第一个女儿,作为皇帝的固伦公主,自当有这样的尊贵与荣光。
皇帝看着她有些怔愣,便温柔地哄道:“一个字罢了,如何也比不上咱们的女儿尊贵。”
宁欢回过神来,压下这被皇帝同化得越来越严重的思想,她只笑道:“你说的也是,这个名字的确不错。那若是一个皇子呢?”
皇帝又环着她提笔写下两个字:“若是一个皇子,便取名为‘永璐’。”
宁欢看着那个“璐”字,便不禁念道:“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1
皇帝颔首,又含笑接道:“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这是宁欢所念诗句的后一句。
宁欢原本还没反应过来,但是听他着重念的“重华”二字,她似乎也反应过来了。
宁欢好笑地睨他一眼,问道:“是重华宫还是舜帝?”
不过是哪个似乎都没有区别,一个是皇帝的潜邸,一个是舜帝的名字,将儿子的名字与这两样结合在一起,皇帝的心思简直昭然若揭。
皇帝没有直接回答,又含笑念了一句:“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皇帝后面念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尧曰》,是尧禅位给舜时所说的话,天禄从此便指帝王之位。而“璐”,同“禄”。
宁欢听懂他的隐喻,一时也是哭笑不得:“取这样一个名字,也太张扬了,旁人不都知道了?”
皇帝温和而笃定道:“若非精通汉家经典的人,如何联系得上这其中的深意?”
宁欢一顿,也是,如今的朝中可不止是汉大臣,还有许多满蒙大臣。这些满蒙大臣能识得汉字念几句诗便算不错了,让他们剖析出这个字的隐含寓意怕是不大行的。若非学识深厚之人,怕也不会知道这样简简单单一个字竟还会有这样多的深意。
皇帝又气定神闲道:“就算猜到又如何,璐亦有美玉之意,朕的孩儿从来都以玉为名,取之璐字,属实正常。”
真是又有文化又无赖,宁欢好笑地睨他一眼:“你真能耐。”
皇帝还很是自得道:“当然,若无能耐怎么能护住我的宝儿。”
宁欢忍不出轻笑出声,这人的厚脸皮实在是她拍马难及的。
“那若真是一对龙凤胎呢?也用‘朝珑’和‘永璐’两个名字吗?”宁欢又好奇地问皇帝。
皇帝道:“当然不是。若是龙凤胎,便取‘琬琰’二字,公主叫“朝琬”,阿哥叫‘永琰’。”
宁欢看着皇帝并排写下的两个名字。
朝琬,永琰。
她的目光在“永琰”这个名字上停留了一瞬,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难道是在哪儿听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