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古梵也摇头道:“令贵妃这般行径未免太不理智了,这般恃宠生骄,当真不怕皇上责怪她吗?”
“责怪事小,失宠是大啊。”戴佳氏悠然笑道。
古沃珲和古梵深以为然地点头。
“她既然这般自负离宫也不会影响皇上待她的情意,那她就在圆明园待着罢,最好待个一年半载的,等一年后回来,看看这后宫还有没有她的位置。”戴佳氏将一支鎏金如意玉钗插入发髻间,脸上绽出一抹甜美天真的笑意。
……
圆明园。
宁欢和太后带着朝珑在圆明园中漫步。
太后揶揄道:“你骤然带着咱们小公主离宫,紫禁城现在怕是什么牛鬼蛇神都要出来了,热闹得很。”
宁欢何尝不知,但她轻笑一声:“热闹便热闹罢,咱们在清静无事的圆明园待着,哪管紫禁城洪水滔天。反正操心的不是咱们。”
太后也掩唇笑了:“的确,圆明园多好啊,就咱们娘仨,什么糟心事都离咱们远远儿的。”
听太后这般说,宁欢也忍不住心情愉悦地弯起唇角,她轻叹道:“要是能一直待在圆明园就好了。”
要是身边一直都这么清静就好了。
太后睨了宁欢一眼:“你也要看皇帝同不同意。”
“不同意也不行,我一直待在圆明园,他还能强行让人将我带回去不成。”
敢强行带他回去,他就要好好承受后果,宁欢凶恶地轻哼一声。
太后却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宁欢一眼。
山不就我,我去就山。皇帝的确不敢逼宁欢回宫,但日子久了谁知道他会不会干脆自己跑到圆明园来。
不过这是这段时日以来,宁欢难得放松愉悦的时候,她还是不说这些话来搅宁欢的心情了,太后悠悠笑了笑。
“咦,那边是在修什么吗?”听到不远处传来的嘈杂声响,宁欢有些好奇地看过去。
太后顺着看去,心中了然。
但她不动声色道:“圆明园广阔,每年都会修葺翻整一些地方,时不时还会建造些新景。”
宁欢不疑有他地点头:“也是。”
太后又温声道:“不过这些地方烟尘太大,咱们日后还是绕着走罢。”
看了看身旁兴致盎然的朝珑,宁欢也认同地点点头:“的确,圆明园这么大,下次咱们换个地方走就好。”
太后含笑道:“嗯。”
又散了一会儿步,宁欢和太后便带着朝珑回了长春仙馆。
朝珑睡下了,宁欢正准备找点儿事儿做,圆团儿却喜笑颜开地捧着封信走进来。
“主子,紫禁城送来了皇上的信。”
宁欢一顿,没看信,只睨了圆团儿一眼:“这么高兴?”
圆团儿脸上的笑意霎时一僵,而后他又谄笑道:“奴才这是为您高兴呢。”
宁欢哼笑一声,纠结了一番,到底拿过圆团儿手中的信。
万一里面是蜂子事件的调查结果呢。
嗯,她只是为了看看有没有事情真相,可不是为了别的。
宁欢心安理得地拿过信封。
但是看着信封上那苍劲有力的“宝儿亲启”四个字,宁欢一时竟是有些无语凝噎。用这么铁画银钩的字大喇喇地在信封上写出这么亲昵的爱称,也太违和了。
宁欢一面忍不住嗔怪,一面却到底忍不住唇角上扬。
宁欢拿出信封中的信笺,慢慢展开。
“宝儿爱鉴:忆别芳颜,星霜已换。从别后,方才深知何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吾爱离宫虽尚且一日,吾却有恍如隔世之感。独居宫中,辗转反侧,夜中惊梦却再无法拥宝儿吾爱入怀,萦思之绪,愁肠日转……”
“这个人可真是……”看到这儿,宁欢更是忍不住嗔怪,颇有些嫌弃之意。
明明才离宫一日,某人却写得她仿佛离开了他一年半载似的,实在黏人!
但若是宁欢脸上的笑意没有这么浓也没有这么甜,这份嫌弃可能还更可信些。
表达完思念之情,皇帝又说起正事,大意是宁欢虽然离宫,但蜂子之事他仍会仔细调查,查到结果后必定严厉从重处理,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让宁欢放心。而后又言他已深刻认识到此次之事自己的错处与疏漏,绝不会再有下次,恳求宁欢原谅。
“……犹歉疚殊深,至感不安,幸而惠风和畅,圆明园秀美风光愈甚,只望吾爱见之欢颜。然夏日汗暑无常,伏望宝儿与昭昭万自珍重。孟夏渐暄,分隔两处,相忆缠怀。云天在望,相思之切,与日俱增,日日盼妻归。
至盼爱妻回信。祗颂玉安。夫弘历亲笔。”
看到最后,宁欢竟是有些哑然地看着手中雪白洒金的信笺。
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正式地给她写信写情书。虽然上辈子也收到过情书,但她一封都没拆开看过,不过想来也比不上皇帝现在给她写的这一封。
这是情书吧,不管,在宁欢心中这就是情书,宁欢微微翘起唇角。
宁欢的目光落在那一行行的“吾爱”和“爱妻”上,又忍不住嗔怪。
这个人,真是一点儿都不避讳,要是让别人看见他这样称呼她,还不知道怎么想怎么说呢。不过想想也没人敢翻阅皇帝的信件,宁欢又放下心来,只余娇娇的嗔怪。
“昭昭,你阿玛可真会玩儿。”宁欢忍不住笑着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