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所以格外珍惜不被人打扰的看电视时光。
  尤其是最近的胤礽在看医疗剧,让胤礽很感兴趣。
  手术室,救护车,手术刀……这一切都是胤礽没有见过的东西。
  大清虽然有用刀做手术的人,但那都是边境将士们为了保命不得已的举动,并没有人将拿着手术刀看做为人治病的一项技能。
  因此胤礽也想要通过各种医疗剧和小娜提供的资料,来思考大清建设出手术室的可能性。
  一边看还一边记着陌生的词语,准备电视剧结束之后,仔细了解一番。
  年三十那天,胤礽依旧如往年一般忙碌,跟随康熙祭祖,前往太极殿参加宫宴。
  这一夜胤礽始终跟在康熙身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无声向朝臣们展示着这一年大清太子的成长。
  而胤礽站在高台上,看着宫宴桌面上比往年多出一倍的蔬菜水果,视线瞟向朝鲜王子所座的位置,无声的微笑变得更真切了一些。
  康熙也回头看了一眼胤礽,“做得很好。”
  胤礽忙碌冬日蔬菜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瞒过康熙。
  但康熙并未过多关注,没想到在宫宴上倒是给出了自己不少惊喜。
  因为这些冬日稀少的果蔬,今年宫宴的气氛更胜往年,大臣们都聚在一起讨论这么新鲜的蔬菜到底是如何培植的。
  虽说他们都有庄子,冬日也有人专门为他们培育青菜,但跟宫宴上的蔬菜是远远不能比的。
  以往冬日宫宴上送上来的吃食大都已经凉了,很少有人动筷。
  但是今年胤礽特意叮嘱了内务府,蔬菜花样也多了许多,大臣们都安耐不住好奇心,特意品尝了今年宫宴上的吃食,满口称赞。
  “太子哥哥好厉害!”胤禛围在胤礽身边,一边吃青菜,一边不停夸赞。
  内务府的蔬菜多了,胤禛身为皇子份例中的蔬菜自然越来越多,没有往年的困扰。
  “四弟喜欢就好。”胤礽看着比往年热闹许多的宫宴,开心的同时又将农业上的事情提高了一个等级。
  一直到宫宴散去,胤礽高涨的心情都没有彻底回落。
  朝鲜王族几人脸上惊讶的表情太过明显,甚至主动在大殿上求问大清在种植方面到底有何技巧,这让胤礽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很值得。
  不过胤礽并没有沾沾自喜,他始终记得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点小变化就停止不前。
  宫宴散去之后,胤礽同索额图说了会儿话,索额图心满意足地离开,不再担忧太子疏远赫舍里氏。
  虽说不管是僖嫔还是平妃入后宫,太子都不是很喜欢,但如今太子对待自己的态度已经缓和,所以索额图放松了许多。
  看着索额图离开后,胤礽也挂着满意的笑容去乾清宫找了康熙,向康熙申请带着弟弟出宫的事情。
  “这么喜欢宫外?”康熙正陪在太皇太后身边,听到胤礽的请求,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
  他仔细回忆了一下,自从自己允许胤礽能够自己出宫之后,胤礽似乎只要一有空闲便要出宫。
  虽说胤礽做事一直都很有分寸,但康熙仍旧不能完全放心。
  况且这一次不仅是胤礽一个人出宫,他还想要将老三老四一起带出宫去。
  三个孩子一起出宫,即便康熙认为身旁的侍卫一定能护着他们安然无虞地回宫,可身为父亲到底还是不够放心。
  “宫外的世界很大,儿子要经常出去看看才能发现更多的变化。”胤礽坐在康熙身旁,说起出宫一事丝毫不惧,反而十分有条理。
  不过此番康熙并没有彻底顺了胤礽的意思。
  胤礽被拒绝之后也并未丧气,而是从慈宁宫一路跟到了乾清宫。
  坚持做康熙的小尾巴,康熙试不试看上胤礽一眼,但又不曾主动询问胤礽到底所为何事。
  一直到进入乾清宫,康熙才终于开口。
  康熙上下打量了一下一直在自己身边卖乖的胤礽,带着满足的笑意开口,“说吧,到底为什么这么执着出宫?”
  康熙喝着胤礽亲手递过来的茶,心中的满意更甚。
  不愧是他亲手教养出来的儿子,十分贴心。
  也正因为是这样,康熙心中十分清楚,胤礽出宫定然是有旁的打算,否则不会这般。
  胤礽是个好哥哥,答应弟弟的事情便一定会做到,但陪着弟弟出宫也并未约定好具体的时间,根本不用这么执着,定然是还有事情瞒着他。
  “儿子怀疑内务府管理的慈善堂有问题。”胤礽没有隐瞒,将自己的怀疑和推测说得一清二楚。
  康熙脸上的笑意逐渐淡去,“内务府事关重大,朕会派人亲自去查探清楚。”
  “汗阿玛。”胤礽的神情十分严肃,“这些只是儿子的推测,并无真凭实据。”
  康熙倚重内务府,这也代表着若是有大动作,尤其是大张旗鼓彻查内务府一定会有许多黑暗面被提前隐藏起来。
  况且慈善堂施粥一事,胤礽并未在账面上看出有何不对的地方,若是此时康熙便触动人手,着实不妥。
  “儿子想先去看看。”胤礽的声音还带着儿童的稚嫩,却又十分有力量。
  “你还小,并且还要带着老三老四。”胤礽的话虽然有道理,但康熙仍旧不同意。
  “正因为我们年纪小,慈善堂的人即便会提前隐藏一部分事实,但也会因为年纪而有所轻视。”胤礽说着想起上次见到凌普时的场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