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胤礽拉住胤祺的小手,缓慢地说道:“想吃,就自己想办法。”
胤祺的动作停住,仔细看了看胤礽,又看向一旁没有动作的奶嬷嬷,还有在周围坐着的脸上带着看热闹笑意的太皇太后等人,最终视线又落定在胤礽手中的奶糕。
“哥,哥哥,吃!”胤祺说着,使劲全身力气向上踮脚。
“吃!我们小五这么可爱,当然要让我们小五吃。”
胤祺拿到了自己垂涎已久的奶糕,整个人都高兴起来,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又将奶糕递到胤礽嘴边,“哥,吃!”
哥字的发音虽然模模糊糊,但吃这个字却说得十分清楚用力,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
“哥哥不吃,小五吃吧。”胤礽将奶糕推了回去,笑声终究是没有忍住。
“皇额娘将小五养的很好。”康熙收回放在两个儿子身上的视线,认真同太后道谢。
“小五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太后一辈子没有生育,最初养胤祺的时候,也有很心累的时候,但如今一年多过去,越来越能感受到一个小孩子养在身边的乐趣。
“小五能够这般健康,定然废了皇额娘不少心思。”康熙没有多说,心中却十分满意。
将小五交给太后抚养,是为了安蒙古部族的心,但心中也有过担忧,太后的抚养会不会让小五的野心变大。
三岁看大,小五如今心思单纯,连努力得来的吃食都知道分太子一口,日后也无需担心小五野心过大,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康熙还有公务在身,很快便带着胤礽回到了乾清宫。
“不论是太子还是哥哥,你都做的很好。”康熙看着已经长高不少的胤礽,忍不住夸赞道。
身为太子在功课中遥遥领先,身为哥哥友爱兄弟,这是康熙最希望看到的画面。
胤礽做到了他少时想要的一切。
“朕听闻,你近来又忙碌了许多?”康熙坐在软塌上,摆出了同胤礽谈心的模样。
“儿子最近确实有些想法。”说起这个胤礽倒是有些害羞。
如今他忙碌的事情,也算是一时兴起。
半个月前,钦天监的官员来报,将要有日食出现。
胤礽此前从未见过日食,自然十分好奇,在小娜的空间模拟之中观察学习了许多。
康熙也趁着日食的出现,将胤礽叫到了自己身旁教导,胤礽也顺理成章地见到了康熙身旁的几位传教士。
也正是因为见到了传教士,胤礽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
对于未来对于宇宙的探索也更加感兴趣,身上的紧迫感也更重了。
洋人对于物理化学的研究,已经领先了许多,而大清却还是百年前的情况。
但胤礽这些想法并没有说出来,在日食过后,胤礽便开始在小娜的教导下,自行组装天文望远镜。
最基础简单的天文望远镜的组装并不困难,胤礽的材料也很容易找齐,但基础款的天文望远镜根本不配称之为望远镜,也无法满足胤礽的需求。
因此胤礽现在在努力搜寻合适的材料,试图让望远镜看得更清楚一些,让大清的朝臣百姓们,有朝一日也能够看到遥远的星空宇宙。
天文望远镜的组装研究,胤礽完全没有假手于人,全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康熙也知晓得一清二楚。
听到胤礽口中星空宇宙这些词,康熙有些不以为意。
但看着胤礽说起时,双眼放光的模样,终究是没有出言打断,而是静静听着。
康熙对洋人的物理科学也十分感兴趣,但也只是感兴趣罢了,并不觉得这些东西能够带给大清什么变化。
况且康熙对于现如今的大清大体上还是满意的,他自认为自皇父走后,他继承大清马背上打下来的皇位后,便夙夜忧虑,勤勤勉勉。
如今大清虽还是有地方在打仗,但是康熙有信心,这仗在今年之内一定能够结束。
到时候四海升平,百姓们安居乐业,已经是一个帝王最想做到的事情了。
至于西方洋人那些物理科学这些东西,当个爱好看看就好,像胤礽那般仔细研究,根本没有必要。
况且这些东西研究多了,还容易让人从四书五经中跳脱出来,若是百姓们都去研究这些,对于他这个帝王而言,反而不是什么好事情。
且在康熙看来,研究这些也无法提高粮食产量,对于百姓们而言根本毫无益处,反而会增添社会负担。
因着种种原因,康熙对这些洋人的东西一直都是不冷不热的。
洋人依靠这些东西在他大清赚钱,但他大清地大物博,即便没有那些东西,只靠着茶叶丝绸便能比洋人赚的更多。
“胤礽。”康熙招招手,父子两人离得更近了一些。
“汗阿玛不反对你在闲暇时间研究这些东西,但你要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份。”
“大清太子不能被这些东西分散了注意力,洋人的东西也不过尔尔,四书五经,儒家传统才是你如今更需要学习的东西。”
胤礽张口想要辩驳,但看着康熙语重心长的模样,终究是没有在此时同自己的父亲起冲突。
“汗阿玛放心,儿子知晓分寸。”胤礽低下头,表露出自己的温顺。
康熙脸上的表情的放心放松许多,“朕知晓你有分寸。”
康熙拍了拍胤礽的肩膀,“你不是一直想要拆开仔细研究洋人的钟表吗,朕这里还有两个,你今日全都带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