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宗令只觉得满口苦涩,但又深知这种时候若是再次冒然开口,对自己绝无好处,轻了丢掉宗令的职位,重了甚至直接掉了脑袋。
  “朕以为宗室之人无视法纪只是偶尔之事,如今看来,是朕想当然了!”康熙沉着脸,看着那些被自己抽下来的折子。
  “打骂下人,苛责百姓,御人无术……”康熙放缓声音,一点点将奏折中所列出的罪状说了出来。
  原本已经坐到椅子上的总令,在康熙的声音下,又重新跪了回去。
  “宗令还是坐回去吧。”康熙看着重新磕头请罪,但却一句话都说不出,也没有任何想法的宗令,心中的失望日渐高涨。
  “宗令大人身为朕的皇叔,一直做这般姿态,让旁人看见,明日便能传出朕故意苛责宗室,毫无人性的话来。”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宗令跪叩在下首,脑中逐渐空白,除了求饶的话什么都说不出。
  他在宗室中本就不算能干之人,能够当上宗令,无非是因为他辈分高,同康熙的血缘关系也稍微亲近一些。
  他自从当上宗令后,康熙也并未对宗人府有额外的关注,宗人府的行为准则也依照之前一样。
  但也正是因为他这种不管不顾的作风,在外人看起来宗人府虽然一切如常,但是内里却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宗室子弟同旁人的不同表现在方方面面,皇帝不希望宗室之人过于争权夺利,但是又希望宗室能够变成皇帝的左膀右臂。
  每年朝中都会有专门空缺的职位来安排那些新长成的宗室后人。
  因此虽然宗室之人不用进宫同皇子们一起读书,但是在宗人府之中也有专门的学堂,甚至每家每户也都配备了相应的老师,只为了用心教导宗室后人。
  这些事情在宗室之中不过是寻常,且入关多年,宗室中当年有血性的长辈早已经变成一捧黄土,如今剩下的人不过是一些籍籍无名之辈,自小被繁华腐蚀。
  自己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依旧有爵位有官职,有宗人府供他们吃穿,走出去之后身份还高人一等。
  因此宗室中厌学成风,尤其是这两年,打骂老师一事已经成了常态。
  最初宗令不是没有想过管控,毕竟在这片土地上尊师重道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则。
  但是很快便发现,自己的管束根本毫无用处。
  即便自己在发现之初便利用宗令的身份,对宗室之人进行管束,但是很快便会旧态复燃。
  毕竟他这个宗令不能时时刻刻盯着旁人,待惩罚结束之后,这些人便会变本加厉地对待自己老师。
  老师最初还试图劝诫这些学生,但次数多了之后,之前那些教导他人明智的想法已经逐渐消退,只想着保住自己的性命,安安稳稳过自己的日子。
  因此时日不长,宗人府中的学堂便是一片混乱。
  宗人府内部虽然腐败不堪,上下混乱,但是在面对皇上时,却恭恭敬敬,营造出一副宗室子弟没有遗忘先祖遗志的模样。
  但千防万防,还是就这么直接撞倒了皇帝头上。
  “请陛下责罚。”宗令一拜再拜。
  康熙挥挥手,让胤礽亲自将这位宗令送了出去。
  宗令的为人康熙是知道的,事已至此,宗令即便是在嗑死在殿中,也不会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提出,不如早早将人送出去。
  不过康熙看了一眼宗人府的主事人名单,心中已经有了别的选择。
  宗令到底是主事人,选择时不能只看身份而不看脾性。
  “汗阿玛消消气。”送走了宗令,胤礽亲自沏茶送到康熙手边。
  “宗室之中那么多人,宗令即便想管,有些时候也有心无力。”胤礽虽然也不喜宗室之人现在的行事作风,但事情已经发生,一味提起过去的事情,只会让汗阿玛的怒意再次增加。
  “朕养着他们不是让他们整日惹是生非的。”康熙的怒意虽然已经逐渐消退,但说起宗室时,已经有了厌恶知情。
  “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后人,不知珍惜祖宗基业,每日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问起来便是大字不识,祖宗的脸面都被他们丢光了。”康熙狠狠拍了下桌子,深吸一口气,将有关宗室的折子放置在一旁,不再理会。
  一直以来参宗室的折子就从未少过,只是这些事情从未发生再康熙面前,康熙也总是顾念着同宗同姓的关系,对宗室之人多有忍耐,所以遇到这些折子大都是按而不发,很少主动去斥责宗室之人。
  但今日有不长眼的人犯到了康熙眼前,以前那些折子康熙便悉数想了起来,怒意也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胤礽陪着康熙吃了晚膳,父子两人再次共宿在乾清宫中。
  自从搬入毓庆宫后,胤礽很少有机会同康熙睡在一起,因此今夜的他特意修改了学习计划,老老实实躺在康熙身旁。
  “保成,你觉得宗室之人应该如何管教?”睡前,康熙再次提起这个话题。
  “宗室之人之所以觉得自己不用学习,能够为所欲为,不过是觉得身为皇亲,他们拥有天然的保命符,拥有爵位,天生比旁人高上一等,根本无需努力,身上的爵位能够让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
  “日后即便是差事办的马马虎虎,丝毫没有能力,也照样吃着皇粮,由朝廷供养着他们。”
  “蛇打七寸,儿子觉得既然他们在意这些东西,若是不努力,不上进,只会霸道横行,便让他们失去这些,便是最好的惩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