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而这一路上自然也有很多机会能够让三公主同这些年轻的蒙古贵族们接触。
  旅游途中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子,若是三公主在去广州的途中,会看上合适的人选,到广州之后再好好考察对方的心性,绝对是个不错的方法。
  “三妹妹此行是为了挑选额驸,我们剩余的兄妹几人也可以一起同行,不让三妹妹觉得是个例的。”
  康熙听完胤礽的话,彻底笑出了声,“轮船确实还没做过,不知是轮船快还是汽车快,
  “汗阿玛不妨去尝试一番。”胤礽知道这事情已经成了一半,虽然模样看着仍旧是波澜不惊的,但熟悉胤礽的康熙,却早已辨认出胤礽带着激动的语调。
  “朝中还有诸多事务,暂且不急。”康熙故意说道,随后又让梁九功将胤礽送回了毓庆宫。
  看着胤礽不情不愿离开的背影,康熙忍不住笑了笑。
  回到宫中的胤礽,虽然并未声张,但是已经开始思索此番自己应该带些什么过去。
  他早已明白,在这种事情上,汗阿玛没有明确拒绝,便是答应的意思,虽然不知道时间早晚,但广州之行定然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月后,康熙便将自己之前书案上有画像的蒙古男子全都召集到了京都来。
  来京都的名头是让这些蒙古贵族交流学习。
  宗人府的学堂越办越好,里面的科目越分越多,学生毕业之后也改变了以前那些不好的习性,可谓是新的可用之才。
  康熙觉得面上有光,也是让蒙古的看看,他们满族人定居中原大地后,各个方面都在发展,不仅没有忘记老祖宗的本事,反而更加能干。
  几个蒙古贵族来到京城之后便和宗人府的学生们同吃同住,时不时进宫看望太后娘娘。
  一直到七月底康熙才正式宣布,南行去广州。
  轮船正式在京城亮相。
  这一次南行,声势十分浩大,太后,宫中高位份的娘娘,所有的阿哥公主,朝中的重臣,都将跟随康熙一起南巡。
  京城的天已经有了些许秋意,但是广州依旧是夏日炎炎。
  广州的街道整齐宽阔,路上能够见到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街上摆摊的小贩们也都会随口说出几句简单的英文。
  而英文在广州一带,已经是学生们在学堂的必学科目,就是为了更好地同外国人交流。
  几人初到广州后,并未直接表明身份,而是和汗阿玛一起走街串巷,将广州的小吃都吃了一边。
  “新式海军的展演是三天后,这三天你们几人可随着自己心意在广州走走看看。”
  此番前来的不仅有跟随康熙一起的大臣,还有几个皇子们未来的福晋。
  离了京都,有些规矩自然也更加放开,胤礽和瓜尔佳氏像是刚刚陷入热恋的小情侣,会悄悄牵着手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出现。
  胤礽还特意带着瓜尔佳氏看了广州的海军,听瓜尔佳氏自己对建设女子军队的做法。
  三天一晃而过,战船上的海军演习正式开始。
  海军们手持枪筒,穿着统一的服饰,战船们一一排开,从半空看去正好能看出大庆安康的字样。
  战船实验小组的成员们,还当场让皇帝检测了船上火炮的发射程度,如此种种来证明大清武器的发展。
  军事演习的范围并不大,由于是第一次,并未让全体百姓们参与,只是选取了一部分的百姓代表,跟在大臣们的身后,完整见证了海军演习的全过程。
  大清第一份的海军演习,让在广州的民众兴奋起来,报纸上连篇报道,大街小巷中的每一个孩童说起来时都为之自豪和骄傲。
  “汗阿玛,儿子想要在广州建设完整的海军学校。”海军演习过后,胤禔向康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如今的新式海军前身都是由之前各地军队中抽调出来的,最初的组建并不容易,而随着大清轮船技术的提高,海岸线越来越开放,海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胤禔想要建设新型的高素质海军,不论是文化,还是武学都不能有所落后。
  当然最重要的是,胤禔喜欢亲手建设海军的感觉,他喜欢这里,想要这几年都长久定居在这里,而这个时候提出海军建设,是最容易被答应的时刻。
  果然康熙在看过胤禔完整的奏折后,并未将他的折子下压,而是召集了朝臣,让胤禔面对朝臣,亲自说服他们。
  只要朝臣们的反对上不大,胤禔的海军学校便能正式建立起来。
  康熙为了这次的广州之行,空出了很久的行程,至少要一年的时间才会回到京城,这一年中他不仅会在广州停留,会将大部分地方都看过一遍。
  在广州停留一个月之后,康熙再次启程,这一次他要前往杭州。
  杭州一带的纺织业如今已经高度成熟,朝廷还亲自出资在杭州建设纺织厂,相应的杭州的女子自由度也相对高一些,百姓之中逐渐出现了许多女性晚婚或者不婚的说法。
  胤礽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经济的发展,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些是必然的结果。
  抵达杭州之后,胤礽更加能够感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性,生产力永远都是第一要素,大清的发展不能被困在原地。
  这一路上胤礽跟着康熙去了许多地方,陪同的人员也越来越少。
  后宫中的娘娘在杭州短暂停留后,已经在太后的带领下直接回京,一同回去的还有几位皇子的福晋,和大臣的家眷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