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四哥,咱们就一块去问问,有活可得抢着做。”其余三人纷纷表态,他们从村里进城就是为这事来的。
  叫四哥的原本就很想去,只是不敢相信有这种好事,现在同行的都说去问,当然不再犹豫。
  “你们几个干什么!贼眉鼠眼。”
  五人一个哆嗦,赶紧把文书拿出来恭恭敬敬给官差。
  “大人,我们都是五里庄的,想看看还有没有活计。”领头的四哥姿态谦卑,合手弯腰做赔礼状。
  其余四人马上反应过来跟着一块作揖。大家垂着脑袋都不敢抬眼看人,满脸紧张忐忑。
  官差往边上吐一口痰,不客气地抽过那几张纸,眼睛只扫一下,“做活去那边排队,要敢生事全抓牢里!”
  五人连声道谢,不停保证肯定听大人的话。
  此时只见城门不远处有一大队人马飞快奔来,卷起一地黄沙。
  “闲人避让——”前面开路的人骑着高头大马大声唱道。
  虽然中门离着还远,林泽等人都下意识往边边挪了几步。
  不多时,这群人就骑马从中门进了城,一路畅通无阻。
  两边检查和维持秩序的衙役、官差,全都伫立目送,没有一个人敢阻拦。
  林泽和林郁盛对视一眼,父子俩都感觉到一股凝重的气氛。乌什县这样的小地方竟然出现高级别的权贵,当真是太罕见了。
  “泽哥儿,到咱们了。”后面的族人小声提醒林泽道。
  林泽父子俩迅速收拾好情绪。
  门边分别站着两人,林泽将提前准备好的文书出示给官差。
  他这边的官差看完后,目光在他身上略过,一直冷硬的脸色好似缓和了一些。
  “柳头县怎么上我们这?”
  这话一出后面的林家村人都提着一颗心,太像找茬的了。他们是外乡人,这当差的又凶,可不是要刁难人?
  林郁盛向前一步温声道,“这位兄弟,我是来拜访
  同窗、探讨学问的。”
  林泽见他爹说完,非常有眼力劲地借着衣袖的掩饰将几文钱塞官差手里。
  官差在林泽脸上停留片刻,掌心感受到钱带来的特殊触感,嘴角掀起一股堪称和善的弧线,摆手道,“既然是有正经事,那就赶紧走吧。”
  林郁盛往儿子那张显得稚嫩无害的脸看了看,然后朝村里人道,“都把文书拿着,别耽误官爷的活。”
  那官差听得这话心里舒坦,对后头的林家人明显随便许多,不为难,有文书都轻松进城。
  “读书人的脸面真大~”田老汉咂咂嘴,小声自言自语道。
  然后把后面的背篓往上提了提,头一回颈椎骨挺得板正。
  刚才前面那些进城的人,哪个车上、背上的东西没被官差胡乱一通瞎搞?他们村这一伙人,东西还是整整齐齐的就进去了。
  乌什县不愧是个比较繁华的县城,主干道都用当地烧的黄土砖贴满。路上人群不少,古色古香的场景,林泽甚至有种自己在剧组当群演的错觉。
  两边高低起伏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溢出门口;小摊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更添一份浓浓的市井热闹气息。
  没见过这世面的汉子个个看得眼花缭乱,林泽和林郁盛父子俩进城后大致扫一遍就差不多,“爹,那个卖干货的大哥看着挺好说话,我去打听一下医馆药铺怎么走。”
  林泽指了指街边在地摊上,在细心摆放整理货品的一个小哥,他的两队箩筐里还有一半的东西没拿出来。
  林郁盛点头,在林泽去问路时转头对众人道,“咱们在这人生地不熟,大伙不要与人起争执冲突,一会先去医馆药铺,咱们哪家有些余钱的最好都备上点。路途远,风餐露宿难免有用得上的时候。”
  大伙早就在外头已经商定好,这些药特别是手里有些银子的人家都有买点的打算。
  林泽半蹲在干货摊前,穿着一身补丁的短衫小伙马上停下手头的事热情招呼道,“小公子想看哪样?蘑菇干、笋干、干木耳都是山里的好东西,保管不参那些坏的。”
  林泽随手拿起几朵干蘑菇,含笑闲谈,“大哥,生意不错啊。”
  “哎,您说笑,都是没法子,我这是亲戚好几家一块卖的。”小伙见林泽口音不像本地人,有心找人聊聊,恰好现在没别的客人他便接过话头。
  小伙从后头拿出一张小矮凳递给林泽。这种外地人打听事情,他一年到头也碰得不少,一般问完多少都会买点,小伙乐意陪着说上几句。
  林泽没想到他还有这服务,蹲久脚麻也不客套,“你们这不是很好找活吗?我进城时瞧见门口就有招工的,好像十文钱一日呢。”
  小伙摆摆手,脸上的笑有些不自然,“那都是重活,十文钱哪有那么好拿。”
  林泽见他不大想说便打算先问医馆的事,耳边传来一道吵闹声,摊子上的两人都转头望过去。
  “你这东西明明是掉地上摔坏的,我碰都没碰,空口就要我赔钱?!”
  是一个四十岁上下的汉子站在一家卖锅碗瓢盆的摊贩前,他脚边有几块碎片,看样子是一个陶碗。
  那摊主岁数不相上下,旁边还有帮衬做生意的儿子长得跟他很像,二十出头的岁数,“哎!你这人蛮不讲理,就是你拿来看才摔的。”
  林泽看两人都不想认下这个碗,有些越吵越大的样子,而路上来往的人也不往前凑热闹,生怕赖自己身上,远远站着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