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叫阿亮的年轻男子挨个点人头,他像是懂些算数的,一百多的数字他都能较快地统计出来。
“一百二十一。”阿亮低头道。
中年男人把目光重新投向老爷子,“你们挨个给,还是一块给?得另外每人多压一文钱在这,等离开我们村用木牌换回来。”
老爷子拱手,“我们一起给。”
说完便从怀里拿出两串钱给对方。
中年男人数清楚铜钱数,也没有过多为难的话,只简单解释一句,“拿好木牌,弄丢村里的东西可不卖给你们。”
老爷子轻声道谢,抬手招呼大伙一起进村。
林泽看得简直惊呼好家伙,这属于是独立王国一样了。
靠着独特的水资源优势,自己收税,吸引周围的人才,开设各种店铺,赚行商或是其他人的钱。
就是不知道这手笔,是出于哪个人才的手?不然小小的村子,哪能稳稳当当搞到这种规模。
第58章 第 58 章 偶遇熟人
进到二仙村, 大伙真是开眼了。
这里很像一个热热闹闹的城镇,就是房子新砌得有些潦草,但里头卖的东西很丰富。
不少商贩干脆将货品运到此处出手,林泽便瞧见摊位前有卖干货、茶油酱醋布匹的, 琳琅满目。
“都小心些, 咱们先看病。”老爷子回头叮嘱一声, 后面各家都往下传话。
林来娣一脸黄泥,头上布巾将大半个脑袋都裹住。
这是进村前, 族长和叔公喊小媳妇和小姑娘们做的,出门在外,她们可得警醒些。
“池哥,咱们上回把针线弄不见了, 若是这儿的便宜, 咱们...”林来娣挨着林池小声道,往一家杂货铺看了眼。
林池手头没银子, 这事他如今说了不算数, “等找机会问问爹。”
林来娣点头,她知晓公公虽然节俭, 但并不是一点不通情理的人。
针头线脑如今路上用的时候不少, 老是借隔壁曹婶家也不是一回事。
林郁生问路回来, “族长, 往那条街, 便有两家能看病的。”
老爷子示意他在前头带路, 二仙村肉眼可见的繁荣。
原有的房子好些都改建成商铺或是酒楼, 不晓得他们本村的人往哪里安排了。
“阿爷,人还不少。”林泽看两家泥砖砌墙,树皮盖屋顶的简陋版医馆门口, 已经有好些人在。
听口音,大部分都像是外地的客商之流。
老爷子指挥大伙先到一旁空地,等各家汉子集中过来,便安排道,“咱们留一部分人在这里给牲口看病,另一部分人去二仙庙瞧瞧怎么买水。”
“风寒没好的,我劝大伙别省这些银钱。这一路,都不太平。若是身子病了,有个什么意外,小命都难保。”五叔公好言好语提醒众人。
他懂的就那点皮毛,村里人有个什么麻烦点的症状,找他也没用。
别等风寒病症严重,到时候在赶路,又喊他去瞧,治不好也为难。
因此趁此地有医馆,他力劝,有病的赶紧治。
各家便交头接耳,商量着自家怎么分人,打水和看病都是要紧事。
老爷子这边已经在安排人手,看病这边妇人多些,打水那边得让汉子们拉着一辆板车去。
“这里的水价贵,咱们就按大伙大致要买的数,准备五个木桶去。”老爷子同三位叔公道。
八叔公看着那几个木桶,感慨道,“真是花钱如流水,老汉一把岁数了,都没像这些时日一般花银子。”
“大哥,咱们这边就去医馆等了。”五叔公走过来,喊老爷子道。
“老三,盛哥儿你们早去早回。”老爷子朝林泽一行人叮嘱道。
老爷子和五叔公在这边看治病的事,足以见得大家对牲口的重视程度。
有部分人将自家的半大小子带上,说是瞧瞧那庙灵不灵,抱着不贵就试着请一道护身符给家里小子想法。
林泽默默点头,老太太让他跟着一块去打水。偷摸给他塞了二十文钱,应该也有类似的打算。
二仙庙的路很好找,最大、最宽、最多人走的准没错。二仙庙就坐落在村北面最高的地方,一抬眼就能看见。
路上,两边都是低矮的绿植,甚至能看见几块种着蔬菜的地。
与外头干枯的大地截然不同,可见此地的水汽确实充足。
往庙门处走,是一大段向上的斜坡路。林泽他们顺着人群走了约莫十五分钟,便来到大殿外的平地上。
“天,那边是二仙村的水井吗?好大!”林江踮起脚,惊呼道。
林泽抬眼望过去,真是又被震惊了一回。
在二仙庙侧边的空地上,隔着一处大半个人高的围墙。
以林泽的身高,已经可以清楚看见,里面来来往往的人,提着木桶在舀水。
这井四四方方的,完全不像他在白云村见过的那种深井。
而是长宽约莫一米多,像河面似的。打水时,顺着石阶走十几级,蹲在上头就能用木桶舀到。
除了这里人流多,二仙庙里也是香火鼎盛。
不大的庙里,正中间便是一男一女两个神像,眉目慈悲,低垂俯看跪拜在蒲草团上的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