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许衙役知道天色已经不早,他和大哥从县衙赶回来,又回家喊人,没办法,都需要时间。
“林族长,县衙里要安排徭役,这回咱们这边是修缮两座驿站,各村都要出人手,这不,紧赶慢赶回来通知各位。”许衙役从怀里拿出一纸文书,他知道林家村有读书人,这事糊弄不了,因此文书等手续一应俱全。
林泽就代为接过文书,林家村这边识字的全都细细看了好几遍。
确实是县衙下发的,他们小清河这边其中五个村出一百人,修缮石潭镇的两座驿站。
这个修缮驿站并不只是修修房子,那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而是连驿站之间的官道也要一起修。
林泽马上在心里算,五个村一百人,如果按村子去,每个村二十。
但这就涉及,有些村子规模比较小,可能就十来户,那抽二十个成年男丁是很困难的。
而像石桥子村这种人数较多的,抽二十个,可能每三户出一个男丁就可以完成指标了。
而这些关窍就是里正能操作的空间,县衙是不指定怎么抽人的。
因为他们对实际情况并不清楚,最了解各村情况的,肯定是本地的里正。
老爷子自己就是管这个的,心里门清,都不用林泽和林郁盛提醒什么,将手里的文书还回去,问道,“不知要我们林家村怎么配合?”
“呵呵~林族长果然是识大体的,咱们五个村,按照往年的旧例,轮流出人。这不是林家村没去过,这回先由你们这出五十人,剩下的另外一个村出。”许衙役非常自然地说出他的打算。
林泽顿时愣住,然后就是冷冷盯着许衙役等人。
真是贪得无厌的东西,林泽一开始设想二十人的方案。如果对方提出,他都要商讨一番,别说这个五十人的。
要是林家村这次答应,那村里的壮汉全部要去服徭役。
石桥子村可不得大摇大摆趁机大肆占田夺地?
第76章 第 76 章 应对之策
“许衙役, 咱们都说,什么事都得考虑考虑实际情况。我们初来乍到,也不晓得这法子对不对。只听你们说,也不好下定论。
村里成年男丁若出五十人去修驿站, 咱们剩下的老老少少只能躺在山野里等死, 还望再斟酌一二。”林老爷子眼皮一掀, 说的话并不像刚才的客套,但语气仍旧平静无波。
林郁盛紧接着说道, “吾记得里正下辖的村,若是出现荒地、或是耕种不及时的,县衙也是要追究里正的连带责任。”
林郁盛潜藏的意思,大家都明白。
林家村不好过, 但许里正把事情做绝。
他们一定会把这是弄到衙门, 到时候许里正也别想逃。
不到万不得已,林家村不愿意主动得罪本地势力。毕竟他们在此经营数代人, 谁也不摸准有些什么样的底牌。
“林族长, 林举人莫着急,我们这不是也考库到现下你们刚到。好些活得忙, 一下子去这么多人, 也为难。县里有个以钱代工的条例, 修驿站为五两一人, 往年也有不少人家走这个路子的。”许衙役唇角微扬, 露出真正的目的。
林家村出钱, 他再去其他村另安排人。
那老些不识字的, 只见文书上的官印,就不敢吱声。
要出多少人还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难不成还敢闹到县衙去?
这五两银子也是许衙役仔细琢磨出来的数,他见林家村从外地逃难来, 老人娃儿好似都没折损多少。
加上还有两个有功名的,这家底就薄不了,正好再咬一口这块肥肉。
刮别的泥腿子,你给他们榨干了,也出来几两油水。
逼急了,死的人多,还得费不少银子打点,得不偿失。
至于以后林家那父子俩科考中榜,他们许家在本地的人脉,族里有功名甚至当官的也不是没有,自保是没问题的。
加上这事又不是凭空捏造,正经是县衙发的文书。
明面上,他们没有错处。
林泽也算见识过这时代的人心,这次还是不由感到恶寒。
突然想起街上遇到的许大郎两人,他们的遭遇是不是更惨?
各方不停下套子,做局,他们分到的几亩田地,怕是没多久就保不住。
要么卖儿卖女渡过难关,要么卖田卖地,然后就要佃租大地主的地,成为无房无地没有人身自由的佃农。
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交五、六成的粮食出去当租子,一年到头都没有吃饱的时候。
最终的结果就是,土地兼并严重到社会运转不动。王朝末年,农民起义。打一场,大家重新分土地。
再继续轮回,封建时代的因果律永远有效,除非生产力能进一步发展。
林泽感觉自己肩头,猛然一沉,他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
林泽想了很多,但实际上就是那么一两分钟的时间。
老爷子笑了笑,画风一转,异常强硬道,“许衙役,这个徭役法子我们觉得还需要商讨,这事你回去和里正再商量商量。
五十人不可能,我们也不以钱代工。林家村吃点小亏可以,这种大亏,决计咽不下去。
告到衙门,我们也不惧,反正烂命一条,就怕你们那金贵身子,碰坏了可不好收尾。石潭镇的天,还不是姓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