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三人今天被特准在小书房这边听文夫子讲评模拟卷。
“是!”在场的人齐声道。
林郁盛三名举人虽然不参与这次乡试,但他们这段时间作为文夫子的助教,也学到了不少。
文夫子将答卷发下去,继续点评道,“经义一场,谢宁、林泽作答很好,尔等可互相传阅学习。第二场的论、判、诰、表中,谢霖、谢安、谢锻在判语一题中,有失误。第三场实策一题,答得都中规中矩,不够出彩!”
林泽几人低头听训,他们已经知道,探花郎文夫子的要求不同于普通夫子。
他是以考进士的标准来教导五人。
所以在场中,每个人都挨过批,受过罚。
严苛又会引导,林泽等人的进步是非常大的。
每个人都在痛并快乐地上学。
半月一晃而过,林泽一行人在三月初八当天一早就坐上谢家准备的马车,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考篮。
里面装着切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食物、笔管镂空的笔、薄薄的砚台,就连身上的衣服、鞋袜都是单层的。
三月早春,天气还很凉。每个人身上都套了五六层衣服,夜里冷,大家都多准备了。
“泽哥儿,你早饭也没吃多少,这有几碟果子和点心。”谢宁凑过来,眼底也透着些许紧张之色。
林泽摇头,“宁哥,我暂时不吃,免得拉肚子。”
人紧张,吃点什么就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等这个劲缓过去就好了,而且他空间里很多干粮。
谢宁两手攥在一起,嗯了一声,决定自己也不吃,等入了号舍再说。
林郁盛一直注意着儿子的情况,心里担忧。但他是过来人,不必说太多,给娃儿增添压力。
到了府衙贡院,大家安静下车。
贡院外头的场地上,到处都是考生和送考的人,大家或靠在墙边,或蹲在地上,各有各的小圈子。
并且十分警惕有人靠近,大家都怕被有心人暗害,塞个小纸条可就完了。
此时贡院大门以及旁边四个小门都是紧闭的,里面一圈全是士兵,外头用一圈荆棘栅栏围起来,挡住大家的脚步。
每个人都只能在附近找个地方等候。
贡院前的高杆上已经悬挂起三盏灯,天彻底大亮,一队整齐有序的士兵将一块块序进牌立起。
木牌上用朱红大字写着第几路、第几起的字样,考生们对照手头领到点名记条,有序找到对应的地方排队。
在考前三天,府衙已经贴出告示。林泽他们领了点名条记,很清楚自己的入场地方和次序。
“时辰到——士子点名入场——”锣鼓声响起,林泽蹭的一下就站起来。
大家对视一眼,紧张等候点名。
“告示里写了,咱们五人是二号门入,离着最近。”谢宁低声道。
“爹,我们过去了。”林泽等人点头,提起考篮,和家人告别,去自己那条队伍排队。
“爹在外头等你们第一场考完。”林郁盛挤出这一句话,努力扬起一个微笑。
前面办事员站在一处较高的台上,点到名的五名互保学子有序进场。
“谢宁、林泽、谢霖、谢安、谢锻——”
听到这声音,已经排在前头等候多时的五人,马上给入口的监察官查看手里的记条和卷票。
“可进。”
监察官核对身份无误,后面持长枪的两名守门士兵方才让出地方。林泽五人以此排队,从二号门进去。
终于走进传说中的贡院,到处都是守卫的带刀士兵。
林泽不敢四处乱看,要是以此被抓住把柄,取消考试资格,真是欲哭无泪。
暗地里深吸一口气,林泽看着前面第一道散卷处的台阶,默默道:来了!
第146章 第 146 章 乡试号舍
安庆府贡院的散卷处有一排木杆密扎的拦挡, 将进来的考生隔绝在外,林泽五人拎着考篮,继续排队。
“大家莫急,点到名才过去接卷, 领到卷子直接往里走。”林泽听见前头排队, 四十多岁的老大哥在同互保的其余四个比较年轻的人叮嘱细节。
林泽发现, 点名这些地方的官兵特别多,看来是有经验积攒的。
以前在点名这些地方, 肯定出过很多事。
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被点到,林泽五人紧步向前。
散卷处的官员先是检查五人的卷票,与名册上的一致,接着说道, “尔等互相识认。”
林泽五人便依次介绍其余四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旁边有个办事员一边听, 一边看手里的名册。
另外还有一个眼睛一直冷冷盯着说话之人,像是在观察表情。
林泽和谢宁胆气足, 又是见过大场面的, 说话语速不紧不慢,神色自然。
但是其余三人因为紧张, 说起话来就有些结结巴巴, 林泽都不免被弄得提心吊胆起来。
“发卷。”散卷处官员瞥了眼三人, 淡淡道。
估计是见多了这种情况的考生。
林泽拿到了当初填写那份卷子, 如今上面盖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印鉴。
“你们过来定号舍!”五人听到此话, 赶紧往前走, 来到一处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