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很快,陈寿之带来的两名助教熟练地收卷。
确定所有卷子都收齐后,陈寿之便起身道,“诸生辛苦,大家先行回去。”
“是,学生拜别祭酒大人、司业大人、监丞大人。”
大家起身作揖行礼,然后收拾东西,答卷试题纸都被收走。林泽瞥见桌旁的两个干粮,一起收进书箱。
别浪费了。
学子们陆续走出崇志堂,这时候才有心思打量一番这庭院附近的风光。
最显眼的就是前方集贤门两侧的钟楼和鼓楼,看起来有二十多米高,分了楼阁、楼台两部分。
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鼓楼是设置大鼓的楼。
用来击鼓报警,或按时敲鼓报告时辰。
钟鼓楼建筑色彩非常华丽、装饰构件又很典雅,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林泽今天进国子监,感受最深就是,这里的建筑太好看了!是那种庄严又精致,处处有文化底蕴的美。
“这儿念书,一定很开心。”林泽转头同他爹小声道。
林郁盛也是刚从崇志堂内种植着各种树木和花卉上收回目光,“确实是所有读书人最向往的地方。”
父子俩相视一笑,随着人流往外走去。走出熟悉的琉璃牌坊,林泽生出一股拿手机出来拍照纪念的冲动。
某种角度说,这里是嘉国的文脉所在了。
“盛哥!泽哥儿!”一直蹲守的林郁武飞快跑过来,满脸喜色。
“武叔,我们出来了。”林泽招呼道。
三人一块继续向林郁生守着的骡车那边树底下去,这是散学之际,国子监刚才一同考完试出来的学子们,有三三俩俩结伴着走,或是家里派了马车、轿子接的,也有自己一个人的。
林泽没多好奇,他们坐上骡车,赶回甜水巷小院。
回去时,林郁武在外头驾车。
“你们是不是都没吃午饭?瞧一个个脸色发白。”林郁生关心道。
林泽从书箱里掏出两个干粮,举起来,“叔,这东西我一看见就想起号舍科考的场景,哪吃得下。”
“可怜见的,等会到周桥时,咱们买点肉和菜,回去叔马上给你们炒两个出来。”林郁生摸摸林泽的脑袋,把他手里的干粮放回书箱里。
林郁盛揉揉太阳穴,“在外头吃个面条算了,回去弄也不少麻烦。”
林郁生本想说,这哪麻烦,三下五除二就干完了。但想想这父子俩肯定是饿坏了,等不及他烧火煮饭。
“行,那你们去摊子上吃,我和阿武去买些种子和晚上吃的菜。”林郁生说完,就同前头驾车的林郁武说了这事。
第167章 第 167 章 孟家食摊
骡车一路行驶, 林泽也看了一路。西大街的食铺、小摊人流挺多,而且他看花眼,不知道要选哪个。
“盛哥,咱们甜水巷外头有家面摊子还挺好吃, 你们要不去那?”林郁生提议道。
林泽没等他爹说话, 一股脑就是飞快点头。答题时一点不想吃, 现在饿得已经要忍不住啃国子监发的干粮了。
林郁盛看了眼儿子,想着在甜水巷外头吃也好, “去吧,我们自个在那吃。你们先回家,不用等。”
甜水巷的小食摊是一家子开的,一对三十岁左右的夫妻和两个娃子。
其中一个大些的约莫有十岁, 小的也有五六岁, 是两个女娃子。
‘川香小食摊’
在竹竿和油布支起的摊子上,挂着一块木牌, 写着这样的五个字。
“孟老板, 生意可好?”林郁生下车,走过去招呼道。
林泽父子俩跟着下来, 粗略打量一番。
这段路有五六个吃食摊位, 另外一些日用品、杂货铺和卖菜、卖小手工的。
小食摊挨着墙角所设, 两口土灶烧得正旺, 左边堆着劈开的木头柴火, 以及一大桶水。
在锅灶右边是一条陈旧但擦得很干净的长案, 靛蓝花巾包住头发的妇人朝他们露出一个和善的笑, 手上揉面的动作也一点不受影响。
孟老三腰系一条沾满油渍脏污,已经看不出原来什么颜色的围裙,朝林郁生招手, “老弟,来吃面?大丫,给几位叔放好凳子——”
“你放两张就成,我大哥和侄子在这吃。”林郁生回头看了眼林郁盛父子俩。
“好嘞!二位老爷想吃什么?咱们店里有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和杂煎事件。”孟老三虽然不大识得多少字,但看眼前这两位那身明晃晃的举人老爷的衣裳,哪还能同刚才与林郁生说话时那般随意。
林泽对他报出来的菜单,简直一脸懵。
这插肉面是什么面?川菜有这个东西吗?还有那什么杂煎shi jian,是哪个字?
再看他爹,已经掀起一角衣袍,淡定坐下点菜,“劳店家给我一碗大燠面。”
孟老三飞快擦一把手,过来亲自给二人舀两碗面条汤底,端上桌,“好嘞,小郎君您要什么?”
旁边两个小女孩蹲在灶台外头的木盆上洗碗筷,眼睛一下一下往这边瞧,脸上掩饰不住的好奇。
“老板,刚才你的说的那个杂煎shijian是什么?”林泽坐在他爹对面的小板凳上,面前的清汤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光看这个已经食欲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