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林郁盛起身接过,林郁武把凳子挪到林郁盛旁边,林泽坐另一边,刚好他受伤的左手在没人的那一侧。
  “碰碰碰——”
  “阿武——”
  林泽三人同时抬头看出去,“是生叔回来了!”
  “哎呀,真是会赶好时候。”林郁武站起来,啧啧说道。
  林郁盛和林泽相视一笑。
  林郁生手里拎着个竹篮子,见开门的林郁武满脸是笑,自己也忍不住发笑道,“我不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好事?”
  林郁武打起了哑谜,“快进屋,总之是你们都高兴的事。”
  林郁生往里看去,只见林泽父子俩都在,加快脚步,进了屋就同三人介绍道,“我这弄了些补身子的干草药,晚上跟猪骨头一块熬汤,味道清甜,泽哥儿喝起来也不怕恶心。”
  “这世上还有草药是清甜的?”林泽好奇地俯身去看。
  林郁生含笑道,“怎么没有?甘草不就是甜的?我和你武叔这些干捕头的,伤筋动骨次数可不少,这些都是我们自个儿摸索出来的养骨方子。”
  “你们费心了,这孩子不省心,三灾八难的也多。”林郁盛道。
  林郁生听完此话,并不作答,低头又从怀里小心摸出一个红布小袋子。
  在三人好奇的目光中,林郁生打开绳结,拿出用一个同样是红布缝成的三角形小挂件,“泽哥儿,这是我在大觉寺求的平安符,你平日里带身上,莫要沾水。”
  林泽下意识看向他爹,头一次收到这种礼物,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而且若是在以前,林泽会觉得纯粹是封建迷信,不屑一顾。现在他确能明白,这种‘封建迷信’背后,是生叔浓浓的关爱之情。
  在科学不发达的农耕社会,许多事情都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大家唯一的期望便是那虚无缥缈的神佛。
  “好好收着,听闻大觉寺求平安、身体康健是最为灵验的。”林郁盛道。
  林泽赶忙起身,郑重道,“谢谢叔!”
  “你这孩子,这就外道了。”林郁生道,突然想起今日所见、所闻之事,便趁机转了话头,“今儿我听外头都在传,有个金州府来的神童,十一岁便考中举人,可是了不得!那些人都在传,说是当今天子有大德,方才天将文曲星转世之身痛,定是要助陛下开太平盛世。”
  “还有这等奇人?”林郁武惊叹道。
  他觉得侄儿十六岁中举,已属百年罕见,没成想,还有十一岁中举的,可真是文曲星转世来的?
  林泽父子俩对视一眼,马淮可是才提醒。现下应考的人,手段花样层出不穷,为的就是将名气传出去。
  见大家都想多听,林郁生继续道,“我原以为是大伙吹嘘,没想到这位神童来京都短短的半月里,做了不少名篇诗词。京都有两家酒楼墙上皆有其诗作,每日都有许多人慕名前去瞻仰,可把那店家高兴坏了。现下谁要去问神童作诗之事,店里各个伙计都能绘声绘色地讲一遍当日之情景。”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林郁盛道。
  “好了好了,赶紧看信,哎哟,不晓得我爹有没有给我写。”林郁武将话题又兜回来,偷摸瞥了眼侄子和大哥,怕他俩被神童弄得泄了气。
  这回,轮到林郁生惊讶,“什么信?”
  林泽同他简单解释一番。
  林郁盛重新拿起信件,一封一封看,“你爷给我的。”
  说完,将这封放到自己跟前,又接着往下,忍不住笑道,“沐姐儿也给我写了。”
  林泽三人眼巴巴地等着。
  林郁盛看了眼他们,脸上的笑意不减,“阿生,三叔给你的。”
  林郁生眼尾压起一个弧度,小心接过来,反复看信封,摸了又摸。
  “阿武。”
  “嘿嘿,我爹字识得几个,但会写的不多,这肯定是请人写的。”林郁武还没看就先爆出自家老爷子的短处。
  林泽趁机打趣道,“叔,回头我就告诉七叔。”
  “叔说的是大实话。”林郁武话说得硬气,实际上眼神已有闪躲之意。
  林郁盛摇摇头,将后面的三封全给林泽,“你爷、沐姐儿还有你老师的。”
  林泽喜滋滋地看着信封的字。
  四人都是识字的,大家各自读信。
  林泽先先拆了谢师的,只有薄薄的一张纸,熟悉字迹铺满上面。老师这封信并不提林泽的学业之事,反而跟他说起自己最近在做什么,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为师依照你曾经所说的养生之法,颇有见效。如今管家时常说我面容红润不少,你也莫要仗着年轻,使劲折腾,许多东西不必过于着急……”
  “望吾徒八月会试,心想事成。若有机会,莫忘来解一解为师新的算术游戏。”
  看完后,林泽心神激荡,久久不能平息。从字里行间,林泽已经非常明显感受到老师的衰老。想起初见时,精神矍铄,思维灵敏,对朝廷之事仍有心布局一番。
  可上次回府城谋算辅助贤王一脉登大宝,他心力交瘁之下,大病一场,卧床许久。现在,谢师精神头好的时候,能让人搀扶着走上一会,大多数都待在屋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