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顿了顿,谢宁神色变得严肃,“覆试条例严格, 若有不慎, 不仅殿试资格被夺,甚至罚停殿试一至三科不等。”
  林泽一听, 脸上也凝重起来。
  这意思是, 如果参加覆试犯规,那他眼瞧着就要拿到手的进士或者同进士, 马上就吹了。
  而且还会被罚一到三科不能参加殿试, 一直卡在贡生的身份上。
  众所周知, 殿
  试跟会试是一样。三年一科, 同年一起举行。
  被罚停一到三科, 那意味着最快是三年后才能再次参加殿试。最晚, 得九年后。
  听着就很绝望, 这年头的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人的一辈子才多少个九年?
  此外,会试出成绩后一个月左右, 所有上正榜的贡士,经过覆试合格后,都能参加殿试。
  殿试老老实实不犯错,就算成绩最后一名,也有个同进士出身。
  咱有一说一,副局出去。人家不得四舍五入一下,喊你个局长吗?
  同进士也一样,比如林泽,就算上的是同进士皇榜。出去就是林进士,人家不会喊林同进士。
  谢宁见泽哥儿顿时变了脸色,知晓他明白事情轻重,缓了缓语气,温声道,“覆试内容倒没有会试那般多,往年也有定例,《四书》题一道,诗题一道,由礼部拟好,奏请圣上钦定。”
  林泽松了口气,抬眼看宁哥,“这两道题,一日便可结束了吧?”
  “是,当日交卷。对了,新贡士覆试,需有同乡六品以上京官印结。”谢宁道。
  林泽哪里认识同乡的京官,还要六品,顿时露出些许为难之意。
  他没想到覆试还有这么多规矩。
  印结就是同乡六品京官盖有印章的保证文书,最重要的功能也是防止替考作弊等行为。
  当然一般来说,考上贡士了,送帖子上门,拜访一位同乡的六品京官。人家只要没什么大毛病,都会很乐意收下这份人情。
  “我已经托人去办好了,拿着。”谢宁笑了笑,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件。
  林泽咧嘴一笑,两手接过,“宁哥,有你我事事安心。”
  “这是翰林院侍讲学士刘玉才给你出具的印结,刘大人与咱们都是安庆府同乡,他祖籍乃凤鸣县。”谢宁介绍道。
  林泽思忖片刻,有些犹豫道,“宁哥,是伯父的意思还是老师那边……”
  别看这个侍讲学士才从五品官,人家可是翰林院里除翰林学士外的二把手,日后入阁拜相都很有可能。
  比如他们这次会试的主考官之一就是翰林院另一位侍讲学士王廷坚。
  这样的人,林泽连上门拜访都没有,就给他出这一份印证,绝对是谢家顶头人物出面才能办到。
  六品官看着挺大,在京都,不说遍地都是。
  但以谢家的人脉,根本不用托大关系找刘玉才。随便寻个别的门生故旧,要简单许多。
  而且说起这个凤鸣县,林泽就不由想起当初跟宁哥、三妹一起去参加云山雅集。
  他那时候懵懵逼逼的,真是奔着长见识的想法去的。
  最后才发现他宁哥已经在他们不知情的状况下,联合陈辉鸣的人,把一股反叛势力给端了。
  “我就说泽哥儿颖悟绝伦,只需点明刘大人的身份,便能马上猜到我们的用意。”谢宁抿唇低笑。
  林泽没想到还真是,虽然有所猜测。但被宁哥这样毫不掩饰地承认,心里仍是惊诧不已。
  谢宁敛了敛神色,继续道,“明日父亲想邀请你和林叔一同来家里做客,父亲对覆试之事较为清楚,他会与我们详说。”
  “伯父相请,我和父亲定当准时上门拜访。”林泽朝侍郎府拱手应道。
  林泽心里已经明了,会试的成绩已经向谢侍郎初步证明自己的能力。
  谢家要为他的政治前途,开始谋篇布局了。
  比如,一位翰林院侍讲学士的人脉。
  马车晃悠悠前行,林泽两人一路细语交谈。宁哥弟两人自打来京都后,见面的机会实在少得可怜。
  “明珠最近不知怎的,到处寻摸船舶之书。对了,你那有没有?”谢宁随口问道。
  林泽想起从安庆府坐船来京都时,惊叹于谢明珠对航船的认识。当时自己还鼓励她,喜欢这一行,就大胆去做。
  那时候是觉得这年代多一个理工类的人,可了不得了。
  “宁哥,我现下不大确定,等回家找找。若是有,明日一并带去府上给三妹。”林泽笑道。
  谢宁点点头,两人又说起旁的事。
  “大少爷、林公子,要下车了。”马车慢慢停下,外头传来马夫的声音。
  林泽两人当即停下话头,以此从车厢出去。
  这里距离午门还有一段路,但马车却不能行驶到午门才停。
  两人整理好衣着,确定没有失礼之处,款步往午门走去。
  簪花筵宴设在午门一侧的宽敞露台上,林泽宁哥弟过去时,一同到的还有许多人。
  参加这个宴席,不能迟到,也不好早来。这两个情况都是属于失礼的。
  迟到就不必说了。贡生早到的话,礼部的相关事宜还未安排好,被你看着准备的过程,视为不礼。
  因此几乎所有的贡生都是差不多一个点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