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记得啊!”
“我们一定来——”
“可别忘了请我关六哥——”
近乎逃窜般回到屋里,林泽喘着粗气,头上的花都跑歪了。
“有人追啊?”林郁盛起身,给儿子递去一杯茶水。
后面回来的林郁武朗声笑道,“可不是有人追,那好些个大姑娘,直勾勾盯着咱们家泽哥儿。簪花郎俊俏嘞~”
林泽闹了个大红脸,头一次戴两朵大红花。别人的视线他还能勉强顶住,自家人说笑,心里就承受不住了。
“咳!咳!”
林泽佯装被水呛到,弓着身,不想抬头。
“可别是喝水呛到了?怪我怪我,说那些荤话做什么!”林郁武脸上露出后悔的神情。
林郁盛把儿子扶起来,仔细打量一番,“装的。”
第206章 第 206 章 亡母之礼
簪花筵宴次日, 林泽父子俩应邀来侍郎府拜访。
“覆试之卷,要取出来与会试之卷两相比对,若出现文理不通、两份卷子差距悬殊,则要求从严究办。即便是会试主考等相关人员都要查问、追责。陛下亲口喻言, 有舞弊情节, 断不宽宥也。”谢鸿铭娓娓道来。
一同落座的谢宁、林泽、林郁盛听得十分认真, 这些覆试制例的细枝末节,只有相关经办之人方能得知。
若非自己或亲人好友要参加覆试, 旁的时候,很少人专门打听的。
林泽心有戚戚,这个覆试如此严格,真是一不小心, 直接被罚黄牌, 暂停这届的殿试。
或者更惨一点,直接红牌出局, 以后都不能参加殿试, 永远就是个贡士头衔。
“大人,若是不当心写错字, 可会受罚?”林泽理了理思绪, 想到这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他是自己考上来的, 不存在水平忽高忽低的情况。那剩下的就是一些考场忌讳要问清楚。
林郁盛虽然不必参加覆试, 但事关儿子前途, 他也十分在意, “大人, 字句有误或诗文有瑕,想来是常见的,不知条例如何?”
谢鸿铭看了眼父子俩, 将手里的茶杯端起来,抿了口茶水,继续耐心解疑,“尔等所提之事,陛下有言,无关弊窦,可略其小节,毋庸更议停科。原取之主考官亦不受牵连,应予宽免,以诏公允。”
林泽松了口气,父子俩交换一个眼神,林泽同谢鸿铭道,“多谢大人告知详情,晚辈感激不尽。”
“不必客气,老爷子收你为弟子,照拂一二是情理之中的事。清珩,你为人敦厚聪敏,老夫对你期望甚高。翰林院是个好地方,愿你能榜上有名。”谢鸿铭含笑道。
林泽心头一紧,果然,谢家对自己的安排是去翰林院。
这个跟林泽本来的职业规划还是挺一致的,像他们这种新科进士去翰林院,大都是从事书籍的编撰、修缮、校对等工作,或是给庶吉士、国子监学生讲学。
跟他心心念念的图书馆也差不多。
但是这个地方实在不是那么容易进的,林泽抬头略有些为难,“伯父,听闻翰林院只有一甲三人可稳进不移。我天资有限,只怕有负长辈殷殷期盼。”
谢鸿铭笑了笑,脸上并没有别的什么变化,“一甲不易,二甲可有信心?”
“晚辈自当尽力!”林泽还能说什么,赶紧把饼接下啊。
谢伯父这意思,只要他考到二甲进士出身,就能给他弄到翰林院去。
这种好饼,此时不接更待何时?
最重要的是,如果能进翰林院,那跟他爹可以一起留在京都上班。
一甲进士及第出身,就三个名额,他机会渺茫。二甲赐进士出身,可是有七十八个呢。三甲最多,有一百五十九人,赐同进士出身。
至于以后要给谢家的政治回报,林泽觉得,就算人家不帮这一把,林泽也不会袖手旁观,特别是关于谢师和宁哥的事。
谢鸿铭留父子俩吃完午饭,再到书房喝茶,把殿试的相关事宜都说了个明明白白,方才让谢宁送两人。
行至侧门,林家的骡车被谢府的下人牵过来,林郁生向前同谢宁见礼。
林泽转头同宁哥道,“等等,我给三妹找了两本书。”
说完,林泽便到车厢里拿出用蓝色粗布包好的书本,“《越绝书》《武经总要》都有关于船舶航行的记载,希望能帮到三妹。”
林泽私下还自己画了两张想象中大型船的样子,并且对船帆和部分船体加入金属结构在旁边进行了标注,希望三妹能从中有所收获。
要是真搞出这种船只,那嘉国的航海能力,肯定大幅度增强。
毕竟船帆的改进能大大提高航行的速度和距离。而金属构造的船只,更加牢固、耐用,非常适合长途航行。
“《武经总要》我倒是晓得,但《越绝书》却不曾读过。泽哥儿真是博览群书,见闻甚广啊。”谢宁不由称赞道。
林泽笑了笑,他也是在世子曾在送给他那座石潭镇的宅院里偶然所得。
《越绝书》是一本越地杂史,记载了越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
“越地多水系,船只的种类也丰富多样。其中《越绝书》就有记载越地民用、军用的船只是如何建造的,与中原地带的造船之法大有不同。可以参考着,取其精华之处。”林泽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