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李管家见他还算懂事,便笑了笑。
搜检完毕,小木箱重新回到裴溪亭左肩,几人一道入了角门。
李管家前头带路,路上问裴溪亭:“你姨娘可是姓步?”
“正是。”裴溪亭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李管家认识姨娘?”
“认识也不认识。当年仙音坊的舞娘步素影倾城一舞,可谓名动邺京啊,看官们说她是水仙一样的美人,都叫她‘波上灵妃’。那会儿不仅有许多贵人想纳她回府,宫里的舞乐坊也想要她,却没想到她最后嫁了个七品主簿。”李管家偏头看了眼裴溪亭,感慨道,“如今儿子都这么大了。”
裴溪亭浅笑着说:“若姨娘知道时隔这么多年,当年人海潮潮中竟还有李管家记得她的舞,必定心存感激。”
寥寥一句,既捧了步素影的舞令人难以忘怀,也捧了当年观舞的宾客长情,清新自然,不卑不亢。李管家笑了笑,看裴溪亭的眼神柔和了三分。
青铃铃见状暗自松了口气,李管家是自小照顾梅绛的人,在梅绛跟前很得脸,他对裴溪亭印象好,是件好事。
到了后院,李管家让小厮引青铃铃去月洞外的水亭,转身带裴溪亭往廊下去,没注意青铃铃担忧地望了裴溪亭一眼。
到石桌前站定,李管家说:“大人不爱热闹,是以今夜只请了三两好友,说是过寿,其实就是朋友间吃杯酒,说说闲。青哥儿去了后头,你就在这里等他,方便途中给他补妆。我让人给你送吃的来。”
裴溪亭瞥了眼后头那张漏窗外的粉白蔷薇,心中稍定,颔首道:“多谢李管家。”
李管家摆手示意裴溪亭坐,思忖这孩子规矩懂礼,无需他时刻盯着,便说:“我还得去厨房盯着菜样,先走了。”
“李管家慢走。”裴溪亭目送人离开,随后打开箱子,取出备好的笔墨纸砚,铺纸作画。
俄顷,小厮将盛着一盘瓜果、两碟零嘴、一壶茶水的托盘放在桌子一侧,瞧了眼裴溪亭笔下,不禁诶了一声,“这花好眼熟。”
他抬眼朝前头那张漏窗一望,后头正是折条生枝的蔷薇。
裴溪亭抬眼,见这小厮生得浓眉大眼,身形修长,体态轻盈,薄衫勒出俩胳膊的肌肉——不像寻常小厮。但梅绛出场很少,他暂时猜不准这人的身份。
“这画如何?”裴溪亭问。
小厮识字,但不爱诗词文章,现下也不能摛藻绘句,便说:“就像墙外的那几枝飞进了你这纸上!”
“这是极高的评价了,谢了。”裴溪亭低头继续画。
小厮抱臂杵在原地,好心介绍挣钱的法子,“许多好风雅的有钱人很乐意当冤大头,甚至有为书画倾家荡产的,邺京的画馆常能卖出天价,比你给青哥儿当点妆郎挣得多得多。”
裴溪亭说:“青哥儿出手也很大方,且为美人点妆就好比做一幅美人画,也是一桩令人心情愉悦的趣事啊。”
“你们这些文人骚客,趣事真多。”小厮啧啧两声,还要说什么,余光忽然瞥见什么,脸色一变,当即放下手说,“不打扰了,你慢慢画。”
裴溪亭抬头,客气地说:“再见。”
小厮飞快地跑了,仿佛后头有鬼在追。
裴溪亭低下头,换了笔,在左侧的角落欲落不落,“起个什么名儿呢?红衣,锦幛,粉腰……”
水亭中的音色还在婉转,夜风吹得它更袅娜,水面荡得它更清亮,裴溪亭跟着哼了两句,想起《明月三五夜》里的那一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
他默念着就要落笔,身后突然响起一道男声,平淡低沉,如巍峨玉嶂。
“‘玉人来’,题名如何?”
裴溪亭手腕一颤,浑身汗毛直竖,走路没声音,鬼变的吗!
“……正合我意。”裴溪亭落笔,写出来的赫然是“裴溪亭”那笔结构方正、笔画圆润的小楷。
随后,他搁笔起身,转身看向来人。
是个十分高大的男人,目测净高190,身材比例极为优越,更难得的是还有一张能与这幅好架子匹配的脸,长眉入鬓,凤眼无波,古画中人。皮相清隽,骨相贵气,称得上是这样了的一张脸,左颊竟然还缀了一颗红痣……操。
好带劲儿。
裴溪亭眼皮微挑,眼神滑落,不受控制地剥开了男人的衣服……这简直是想中的人体模特。
他见过的帅哥不少,在伦敦读美术的前后两年也接触过很多各国模特,但没有见过这么极品的美型帅哥。
美丽真是威力摄人的武器,裴溪亭手心发痒……想画。不仅想画人体,还想画这张脸。
如果待会儿翻车,大帅哥有没有可能答应他的遗愿,让他给自己画一幅画像?估计不能。
那还是先尽力争取不翻车吧,裴溪亭垂下眼,捧手道:“在下裴问涓。”
“覆川。”覆川没有回礼,走到桌边看那幅画。
清丽灵动,形韵兼得,先前“小厮”那句朴实却极高的评价,半点不虚。
覆川喜欢有生气的笔触,因为他笔下形有十分真,魂却只得两三分,无论如何都增添不了。也许是因为他对“感情”和“欲/望”都有些刻薄,它们也反待他小气,让他笔下只有死气沉沉,画什么都是有形无神的死物罢了。
“院里有芍药栀子牡丹睡莲若干,为何特请蔷薇入画?”覆川偏头看向裴问涓,对方站在一旁一同看画,闻言抬眼瞧过来,眼尾微翘,“因为我想吃酥骨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