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梳妆丫鬟是皇后> 梳妆丫鬟是皇后 第59节

梳妆丫鬟是皇后 第59节

  “你养娘什么时候捡到你的,你如今又几岁了?”
  问话时,徐二娘的嗓子都在颤抖,带着哭音。
  “十年前的冬天,我如今满十岁了······”
  说完这句话,沈瑾也沉默了。
  再傻也该明白了,这实在是太明显了。
  况且沈瑾还是美妆博主圈子里混出来的聪明人。
  府里三小姐名字叫瑾,她也叫瑾。
  三小姐的年龄是十岁,她也是十岁。
  三小姐出生冬日,她也是冬日里生的。
  三小姐明明是府里的主子,徐二娘和二公子对待她的态度却不明不白。
  她和徐二娘以前毫无瓜葛,现在却频频打听她的身世。
  一听到十年、冬日、河流、婴儿、收养,向来威严的堂堂国公夫人就情不自禁在一个下人面前哭得泣不成声。
  唉······
  看着哭成泪人,捂着心口不住的呜咽的徐二娘,沈瑾在心里长叹一声。
  瑾姐儿,你的身世,我大抵是给你找到了一点头绪。
  不负所托。
  沈瑾抬头侧望湛蓝的天空,初春的风顺着凉亭檐角轻柔地刮进来,吹动沈瑾鬓角的青丝。
  严寒的冬日终于过去了,百花竞开的春天立在枝头,微微绽开一朵花儿。
  这种涉及权贵血脉的事情,向来都不是小事。
  背后极有可能错综复杂,尤其是国公府现在境遇危险,不排除牵连着朝廷、政斗、皇权等秘密。
  而且,现在还不能百分百确认眼前的瑾姐儿就真的是国公府千金。
  毕竟单凭一人说法,收养、十年、冬日之类的太容易作假了。
  国公府十年前的温泉别庄遇害事件,知名度挺高的,都城里不少人都知道。
  有些八卦成瘾的嘴碎老百姓,没新鲜事的时候,还会把这件事拿出来再嚼吧嚼吧,解解闷。
  虽然这么相像的脸,实实在在的板上钉钉,她心里也直觉已经差不多认出结果了。
  但做任何事,还是要谨慎而行。
  这十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坚持这个原则。
  徐二娘把这些日子心头压抑的悲伤哭出去不少,理智又重新占据高地。
  暗三、暗四、暗五还在楚州调查,没传消息回来。
  且先郑重缓缓。
  抹抹泪痕,徐二娘整理好打湿的帕子,重新变回那个端庄严肃的国公夫人。
  “好姑娘,辛苦你看老身的笑话了。这是秋儿的脂粉份例,你快快拿回去吧,免得秋儿等急了。”
  徐二娘拿过石桌上放着的脂粉,已经打包好了,放在贴翠漆盒里,摆得整整齐齐,一看便知价格不菲。
  沈瑾也不是几岁的小孩子了,她明白背后的道理,也清楚徐二娘此时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配合地接过漆盒,两人对视了一会儿,徐二娘怜爱地冲着沈瑾笑了笑。
  沈瑾默不言语,只行了一个礼,与刚开始来花园里行的礼一模一样。
  国公府到底是不是原身的家,真真假假不能光凭此刻一段花园问话就定下结果。
  小心驶得万年船。
  若万一不是,她现在就扑上去相认,把事情和证据都和盘托出,且不是中了奸人的圈套?证据被毁都是小事,指不定哪天就死无全尸。
  沈瑾向来谨慎,她打算自己去外面打探打探。
  大人物、权贵们,有大路。
  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小路。
  别小看隐匿在城市角落里、暗自生活的三教九流们,他们的旁门左道,有时候灵通到比上层还快。
  或许不够详细、有时候过于夸张,但有时候,大人物都打探不来的消息,他们却能摸到边缘一角。
  沈瑾面色不变,平静地端着漆盒脂粉回到西厢房。
  心里自有成算。
  背后,花园里,凉亭中坐着的徐二娘也沉下脸。
  寂静的眼神里涌动着许多。
  如果她真是我女儿,那意味着······
  徐二娘微微往后仰,脸隐藏在阴影中,她侧过脸,捂住嘴,小声对银枝说道:
  “给信去大哥,叫他老地方来与我商议,也通知嘉儿。”
  “是,夫人。”
  话音一落,银枝便运功提气,裙摆稳稳地,没有丝毫晃动,闪现出花园,往前院飘去。
  没过多久,正在书房翻查典籍的二公子武嘉便被拍了拍肩膀。
  国公府角门处,也飞快飘出一个平凡普通的身影,往徐尚书府邸方向疾驰而去。
  而国公府后院正厢房里,关上了窗子。
  光线陡地暗下来,案几上的油灯被一只肥厚的手点亮。
  一张细窄的纸被铺平放在高脚案几上。
  磨好化开的墨汁反射着摇晃的灯火,映出一只被肥肉挤成一条缝的眼睛。
  小号细杆毛笔沾了点墨,被厚肉手捏着,纸上的字迹一点一点显露出来。
  “···者尊知,昨日楚王次女进府,国公夫人态度变化明显,次子亦变化,怀疑······与楚王····结。”
  落款:······女留。
  壮实的背影挡住了部分纸条的内容,不知道写此张字条的人,具体留下什么名字。
  但全身上下白色的衣物和飘带,似乎揭示了某种身份。
  很快,纸条上的墨汁就晾干了。
  被仔细地折叠成一根又窄又短的小纸块,塞进一个小竹筒里。
  竹筒比寻常人的小拇指还要短,更是细得奇特。
  这样子的小竹筒,藏进鸟雀的腹部羽毛里,几乎没有任何痕迹,肉眼看不出来。
  这般精巧的手艺,普通工匠根本做不出。
  一只挂在窗台边的鸟笼被取下,打开鸟笼门,抓住肚子肥硕、毛羽丰厚的雀儿,小竹筒被紧紧贴在它的腹部。
  后院正厢房紧闭的窗子,这个时候打开一条细缝。
  鸟雀被一只肥厚的手推出去。
  这只手皮肤细腻,不似男子那般骨节宽大,应该是女子的手。
  外头阳光正好,照在地面上,可以清楚看到,这是一只毛绒绒的、身型较大的喜鹊。
  喜鹊身体结构与其他鸟雀不同,它们最喜欢用两只细腿儿,一前一后的走路,不像其他鸟雀那样蹦蹦跳跳或者飞翔。
  走起路来,像人一样,摇摇晃晃的,很有意思。
  而且喜鹊的名字听起来就很喜庆吉利。
  这在迷信的景朝,可是祥瑞。
  因此,景朝不少人家都喜欢养几只喜鹊在家里。
  第56章 第 56 章
  喜鹊, 在景朝,数量挺多的,不是什么难得的鸟儿。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喜鹊背着翅膀走路的样子, 都城的百姓早就习以为常了,喜鹊路过都不带奇怪的, 只觉得今天看见祥瑞了,运气不错。
  偶尔有调皮淘气的顽童, 喜欢追逐鸟雀玩, 或者冲着喜鹊扔石子儿,立刻就会被一旁的大人厉声呵止。
  所以,喜鹊这种生物, 在景朝的街道上来去自如。
  而且景朝的大人物府里也喜欢圈养喜鹊,象征吉祥。
  国公府的三小姐, 房里就有一只喜鹊, 养得很好,肥肥嘟嘟的。
  三小姐经常放它出来溜达。
  满院子的到处跑, 国公府的下人们都已经习惯了,看到它也不会驱赶或者触碰。
  这只喜鹊还挺有灵性, 溜达完,知道自己回去。
  完全不用人操心。
  这下好了, 丫鬟侍卫们更加不会注意这只喜鹊了,反正又丢不了, 也没什么危害。
  只有徐尚书训练出来的暗卫们, 会偶尔盯着那只喜鹊瞧。
  但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
  这只喜鹊就这样, 摇摇晃晃地, 慢慢往外溜达出去。
  没一会儿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守门的侍卫,打着哈欠, 困得都流眼泪。
  这两天,为了去楚州迎亲,府里小厮侍卫都忙得脚打后脑勺,都往兵营里借了不少兄弟,仍然还忙不过来。
  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守门的侍卫从半夜就开始站起,现在太阳都快落山了,还没到换班的时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