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他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了陈池风,仿佛要将这分别多年以来的思念都融入这个拥抱之中。
  而陈池风尽管心里早有预感到那个突然冒出的弟弟是青哥儿,
  但直到亲眼所见,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真正落定下来。
  自从听闻陈池青和陈池白已抵达京城并即将进宫面圣之时,他便心急如焚,匆匆告了假,迫不及待地赶来偏殿外。
  此时此刻,当他真切地感受到怀中人的气息,
  这位一向沉稳内敛、少言寡语的男子竟也不禁红了眼眶。
  他轻轻地拍打着陈池青的后背,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语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那声音虽轻,却饱含着无尽的喜悦与宽慰。
  陈家早就在皇宫外安排好了一辆马车,静静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当他们踏出宫门时,立刻登上了这辆宽敞的马车。
  随着车夫挥动马鞭,车轮缓缓转动,向着家的方向驶去。
  经过一段不算漫长的路程,马车终于停在了陈府门前。
  陈池青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双脚刚一着地,他的目光便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牢牢锁定在了不远处李氏的身影之上。
  只见李氏静静地站在那里,微风轻轻拂过他的发丝,露出了那一头明显比以往白了许多的头发。
  这白发如同一根根尖利的针,刺痛了陈池青的心。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的爹爹,泪水不受控制地在眼眶里打转。
  “爹爹,我回来了。”陈池青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话音未落,他便像离弦之箭一般冲向李氏,瞬间扑进了他温暖的怀抱之中。
  这一刻,所有的思念、委屈和喜悦都化作了汹涌的泪水,从他的眼中奔涌而出。
  而李氏在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哥儿走下马车的那一刻起,眼泪就已经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此刻,感受着哥儿真实的体温,听着他在耳边的哭泣声,李氏更是心如刀绞,
  紧紧地将陈池青拥入怀中,轻声安慰道:“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家的人见到这一幕,也是忍不住的在背后默默擦泪。
  待他们叙旧完,刚刚来到陈家门口的天使才缓缓上前道:“大人,该迎圣旨了……”
  第137章提刀的杀神(35)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承天序,抚御万方,凡有能臣,必加旌赏。
  今有陈池青,才略非凡,勇冠三军,以卓绝之姿,率师西征,横扫千军,一统西域,其功赫赫,足耀青史。
  朕观其能,察其忠,念其为国立下不世之功,特破例晋封其为正六品安远将军,望其能继续秉持忠义,守土安邦,为朕之江山社稷再添新功。
  钦此!
  陈池青正欲起身谢恩之时,那前来宣旨的公公却忽然抬起手来,出声制止道:“安远将军且慢!陛下尚有一封圣旨未曾宣读呢。”
  只见这公公不慌不忙地从身旁小太监捧着的托盘里又拿起了另外一封圣旨,然后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之肱骨大臣安远将军陈池青,温婉贤淑、品貌出众,才德兼备,性行温良,朕心甚悦。
  今朕特赐恩宠,许尔于朕之诸皇子中自选良配,共结秦晋之好,以昭皇恩浩荡,永享尊荣。
  望尔珍视此缘,秉持夫德,绵延皇家血脉,佐助皇子,兴盛宗室,同保我朝之永固。
  钦此!
  当那道圣旨传来时,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了陈池青,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果不其然,他早就料到皇帝不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接纳他。
  原来,皇帝所打的如意算盘竟是这般阴险狡诈!
  倘若他尚未心有所属倒也罢了,可偏偏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另安那张神颜。
  一想到他,陈池青的心便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一般疼痛难忍。
  越是如此想,陈池青内心的决绝之意便愈发坚定起来。
  嫁是不可能嫁的了,但要是抗旨,家里人怎么办,他的两个哥哥如今都在朝中,一时间陈池青陷入了两难之中。
  然而,尽管心中仍有疑虑与不安,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先行接过那道沉甸甸的圣旨,并微笑着向传旨之人递上了丰厚的赏钱。
  做完这一切后,他方才转过身来,迈着轻快而又略带迟疑的步伐走向那扇熟悉无比的家门。
  此时,门内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的家人们早已迫不及待地迎候在此。
  踏入家门的瞬间,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
  定睛一看,只见屋内的餐桌上早已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佳肴,这些美味珍馐皆是为了迎接陈池青的归来特意准备的,旨在为这位久别重逢的亲人接风洗尘。
  陈池青面带微笑,缓缓走到餐桌前坐下。
  他的位置恰好位于母亲李氏和父亲陈熊之间,仿佛这个座位一直都在等待着他的归来。
  入座之后,他开始静静地聆听着家人们对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
  李氏坐在一旁,眼神始终未曾离开过陈池青,她一边关切地询问着儿子在西域的点点滴滴,
  一边又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他的表情变化,生怕触及到什么敏感的话题会令他感到不悦或伤心。
  那种谨小慎微、旁敲侧击的模样,让人看在眼里不禁心生怜爱,就连陈池青本人也忍不住为爹爹这般细腻的心思而感到一阵心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