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时而指着这朵花评点花型花色,时而回忆往昔趣事,笑声不断。
从他们熟稔的神情、自然的举止和默契的互动中可以轻易看出,彼此之间早已相识相知,情谊深厚。
这春日的花丛,便成了他们叙旧言欢的温馨之地,见证着他们之间真挚而美好的情谊。
然而,恰好在陈池青踏入此地的瞬间,
原本那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却犹如被一阵无形的风吹过,悄然间开始发生微妙而又显著的变化。
陈池青刚从西域回来,对在场的众人几乎全然陌生。
于是,他仿若一只离群的孤雁,自顾自地寻到一处幽静的亭子,然后安然落座其中。
此次前来,陈池青心中早已有了目标,对这种毫无意义的交集提不起一丝的兴趣。
正当他如此思索之际,突然间,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有一道来自三人之外的目光,如同冷箭一般直直地射落在自己身上。
这是他多年驰骋沙场、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所锤炼出的敏锐第六感,绝不会出现丝毫差错。
刹那间,陈池青全身的神经都紧绷起来,警觉性瞬间提升至顶点。
他表面上依旧云淡风轻,但暗地里已开始不动声色地搜寻起那道神秘视线的来源。
终于,当他的目光扫过一座造型别致的假山时,一切便豁然开朗。
原来,眼前这场赏花宴,远不仅仅是哥儿们挑选如意郎君那么简单,
其背后隐藏的乃是一场错综复杂的皇室子弟之间的明争暗斗。
而就在那座造型别致、怪石嶙峋的假山之后,几位身着华服的皇子正围坐在一起,低声议论着场上那三位风姿绰约的哥儿的家世背景。
他们或微微颔首,或轻轻皱眉,言语之间尽是对这些哥儿家族势力以及个人魅力的分析与揣测。
然而,这一切的讨论却在陈池青的突然现身之下戛然而止。
他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了众人面前,硬生生地将那些尚未出口的话语给封堵在了喉咙之中。
刹那间,整个气氛陡然一变,原本轻松随意的氛围瞬间被一股紧张凝重所取代。
在场的皇子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目光如利剑般直直地射向了陈池青所在的方向。
那一道道犀利无比的视线,仿佛要穿透他的身体,洞悉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想法。
此时此刻,在这些皇子们的眼中,陈池青宛如一颗骤然闯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他们紧紧盯着他,
在皇子们的目光之中,场中的哥儿能被利用的东西都一点点的剖析了出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位身着杏色衣裳的哥儿,他正是正二品虎威将军府上的嫡哥儿——陈月苓。
陈月苓上头还有两个亲兄长,作为家中唯一的嫡出哥儿,自小便是受尽万般宠爱。
若是能够将他迎娶进门,那无疑会对虎威将军的立场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左右这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的抉择。
再看另一边,身穿鸦青色华服的哥儿则是正二品中书令家的嫡哥儿宋铭。
对于他的分量,在场的众人都心知肚明,无需多言。
接下来,视线落在了身着桃粉色衣衫的哥儿身上。
此人名叫李知行,出身于正三品礼部侍郎之家。
虽然他家世相较前面两位略显逊色,但却有着“京城第一才哥儿”的美誉。
他笔下所创作出的诗词,无一不让人为之惊叹,其才华横溢之名早已传遍京城内外。
最后,当陈池青踏入场地的那一刻,所有皇子的脑海中几乎同时浮现出一个标签:
从六品安远将军、西域统治者。
得到他,便意味着掌握了整个西域的统治大权,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利益与影响力,怎能不令众人心动?
没过多久,只见远处人影晃动,陆陆续续地又走来了十多名哥儿。
他们或身着锦衣华服,或身披素色长衫,一个个步履轻盈、身姿婀娜地朝着亭子这边走来。
就在这时,一名身材娇小的小宫人迈着细碎的步子缓缓走进亭子里。
他先是对着陈池青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接着用清脆悦耳的声音说道:“公子,时辰已经不早啦,请您随奴入席。”
说完之后,便微微侧身,做出一副请陈池青先行的姿态。
陈池青点点头,在这个小宫人的指引下来到了自己的座位。
他的座位在第一排,那个鸦青色衣服的哥儿宋铭就在他旁边。
能做这么靠前也是在陈池青的意料之中。
他们刚刚落座,一群身着统一服饰的小宫人便如蝴蝶般翩然而至,手中稳稳地端着精致的托盘,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茶点。
这些茶点琳琅满目、色彩斑斓,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
一时间,四周变得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置身于闹市之中。
众人或交头接耳,低声细语;或谈笑风生,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独特的交响乐。
然而,对于陈池青来说,他们说的谁家谁家,或是那家收拾铺子怎样的事他是一点都融入不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自顾自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那清香四溢的茶水。
虽然陈池青此刻正孤独地坐在那里,默默地品味着杯中的香茗,但他并没有意识到,无数道目光正悄悄地聚集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