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最终,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北方的匈奴!
  原来,这起刺杀事件竟是匈奴精心策划的阴谋,其目的不言而喻——挑衅!
  皇帝龙颜大怒,那愤怒之火仿佛要燃烧整个宫殿。
  第二天早朝之时,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大臣皆噤若寒蝉,生怕触怒了此时正处于盛怒之中的皇帝。
  只见皇帝面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凌厉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突然,皇帝猛地一拍龙案,大声喝道:“匈奴屡屡犯我边境,扰我百姓安宁,朕今日要点将出兵,讨伐此等蛮夷!”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顿时一片哗然。
  就在这时,陈池青收到了一封来自另安的神秘信件。
  看完信后,他的心中已然有了计较。只见他毫不犹豫地向前一步踏出,朗声道:
  “陛下,微臣愿请命前往征讨匈奴!”声音洪亮如钟,响彻整个朝堂。
  皇帝原本见到陈池青出列,压根儿就没有打算让他前去。
  毕竟陈池青手中已经掌控着数万西域军,如果此次再派他出征讨伐匈奴,那么其麾下的兵力必将进一步增加。
  如此一来,陈池青便犹如一头猛虎,愈发难以驾驭,这无疑成为了皇帝心头明晃晃的一块心腹大患。
  然而,当陈池青说出接下来的话时,皇帝瞬间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只听陈池青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放心,微臣此番无需陛下派遣一兵一卒。
  微臣将会率领我所统领的西域之兵前去攻打匈奴,以此来保全我们大汉的将士们不受损伤。”
  皇帝听闻此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皇帝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心想,虽说这陈池青有时愚昧无知,但此刻竟能想出这般两全其美的法子,不仅可以借此机会削弱陈池青手下的兵力,还能够一举歼灭匈奴这个边患,实在是妙不可言。
  想到此处,皇帝看向陈池青的眼神也不禁多了几分欣赏之意。
  随后,当陈池青向皇帝请求带着另安一同出征时,皇帝略微思索了一番后,竟觉得此事也算情有可原。
  陈池青骁勇善战,如今能有一个牵绊的人,也是再好不过。
  于是乎,皇帝当场便下达了一道旨意:
  “朕念及你们情比金坚,特准陈池青与十一皇子岑允安于后天完婚。
  待婚礼结束之后,即刻启程前往边境,讨伐匈奴!”
  此旨一下,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众人皆对皇帝如此果断而又人性化的决定感到惊讶不已,但同时也纷纷送上祝福,期待着这对新婚夫夫能够早日凯旋而归。
  另外,此时此刻,另安已然迁居到了岑允文的宫殿之中。
  当岑允文带着消息归来并传递给另安时,后者竟表现得毫无讶异之色,仿佛一切皆在意料之内。
  岑允文凝视着眼前这位仍旧病恹恹、身形瘦弱的少年,其眼眸深处那难以掩饰的探究之意,宛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炽热而明显。
  就在这个夜晚,岑允文原本打算张口询问心中的疑惑,但未曾料到,另安竟然率先开口说道:
  “皇兄,请您忘却刚才所目睹之事,如此一来,于任何人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
  仅仅这一句话,便令岑允文顿感毛骨悚然,刹那间,冷汗如泉涌般汩汩冒出。
  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的病弱少年。
  只见少年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长衫,然而此刻,那白色的衣衫已被猩红的鲜血浸染得斑驳不堪。
  他静静的坐在宫殿前的台阶上,身姿挺拔却又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孤寂。
  而就在他的脚边,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赫然呈现——十余具无头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卧着,鲜血从断颈处汩汩流淌而出,汇聚成一道道暗红色的溪流,沿着台阶缓缓向下蔓延。
  那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形成了一层厚重的阴霾,让人几乎窒息。
  清冷的月光如同一层薄薄的水银,轻柔地倾泻而下,将这一片血腥场景笼罩其中。
  月光如水银泻地般洒落在那些无头尸体上,使得原本就阴森恐怖的画面更增添了几分诡异和凄凉。
  与此同时,这皎洁的月色也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那张美得惊心动魄的面庞上。
  他的肌肤白皙如雪,在月光的映照下散发出淡淡的光晕;
  高挺的鼻梁犹如山峰耸立,勾勒出脸部坚毅的轮廓;
  狭长的凤眼微微眯起,深邃的眼眸如同隐藏着无尽秘密的幽潭,只需轻轻一瞥,便能摄人心魄。
  此刻,他的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然而这笑容却丝毫没有给人带来温暖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寒意彻骨。
  岑允文当即就识相的闭了嘴,并且将装晕的另安带回自己的宫殿好好供着。
  皇上金口玉言,亲自下达的旨意,无人敢怠慢,
  就在这短短一天时间内,另安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豪华王府和一群恭顺的小侍、仆人。
  这些仆人们动作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将各种所需之物都准备得一应俱全。
  从华丽的家具到精致的摆设,再到美味佳肴和珍贵的珠宝首饰,无一不是精心挑选而来。
  而这座原本普普通通的王府也在这一天之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