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卫叔,回去吧,掺和此事会掉脑袋的,会死全家的……”
  封长诀冰冷的声音从屏风后飘过来,卫叔火急火燎走进偏堂,看见他跪在床边,床上俨然躺着封夫人。
  “阿嫣她怎么了?!”卫叔满脸担忧,着急问道。
  封长诀面如死灰道:“母亲昏迷未醒。”
  “究竟发生了什么!长诀,你倒是说给我听啊!”卫叔腹热心煎,语气也带着一些强势。
  “告诉你又有什么用!你能帮我爹么!”封长诀自暴自弃地喊出声,仿佛带着天大的冤屈和怒火。
  “你说,卫叔肯定帮!”卫叔在他身边单膝下跪,扶住后者的肩膀,迫使他转过身来面对自已。
  不看还好,一看心一跳。脸上苍白浮肿,额头有好大一块伤。
  “怎么弄的?”卫叔心疼地轻碰他的脸,后者视线回避,干巴巴道:“摔了一跤。”
  哪能摔成这样呢。
  “长诀,告诉卫叔,卫叔我一定帮忙。”他的声音透露着坚定,让封长诀感受到了有依靠的感觉。
  封长诀再也撑不住了,抱住卫叔,肩膀处微微耸动,卫叔心疼地拍拍他的后背,等他哭完。
  “我、我爹,他被抓住……与匈奴有勾结,皇帝……定了他叛国罪!”
  “卫叔,你去求求情好不好……”
  卫叔顿住,他愤怒道:“怎么可能!封太平会叛国?!一定有人故意要陷害他!长诀,别怕,我回头就拟奏,明日上朝,卫叔就恳请陛下彻查此事!”
  “卫叔……只有你最好。”封长诀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暖心,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
  等气息平稳下来,封长诀把此事更详尽地重头说道。听到后面,卫叔眉头紧皱,匈奴人……
  他看着封长诀那副可怜的样子,出声安慰道:“此事你也不必太过自责,圣上早就要除掉封家,就算你不去剿灭查干巴日部,他也会有一万个由召你们回京。更何况,保卫疆土、驱逐匈奴,本就是对的事。”
  “明日我再跟陛下请求去狱中探望太平,有什么事,我们明日当面向你父亲问个清楚。”卫叔安抚着封长诀,让他放心下来。
  第二日上朝,在朝堂上卫侍郎先是禀报外出办事的情况。
  “嗯,朕知晓了。”皇帝漫不经心地点头,见卫侍郎在原地没动,他烦躁地问,“卫爱卿,还有什么事要禀报吗?”
  卫侍郎突然跪下,手中笏板立起,他大声道:“臣回京听闻北定将军入狱一事,臣是知晓北定将军为人的,他决不会做出叛国一事,此事定有蹊跷,臣恳求陛下明察秋毫!”
  朝廷哗然。
  皇帝环顾底下官员,烦恼地蹙着眉头:“盟约在此,还不算叛国么?!朕听闻卫侍郎向来与北定将军情同手足,你是在为北定将军求情吗!”
  卫侍郎双手摘下自已的官帽,头抵在地上,声音响亮:“请陛下明察秋毫!!!”
  “疯了吧,这人会不会看眼色……”
  “明知陛下不会放过封家,还求情,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真蠢,我看啊,他过不了多久就得丢官喽!”
  “……”
  卫侍郎充耳不闻那些官员们对他的议论,再次大喊道:“请陛下明察秋毫!!!”
  第61章 固执的人
  “板上钉钉的事,真不知道卫侍郎为何要掺和。”
  “连南平将军都没动作,我看啊,这北定将军是真的叛了国,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他和北定将军的交情如此深么?”
  一个官员盯着大殿广场中央不甘的卫侍郎,叹了一声。
  “你可曾听说过余州城一战?”
  那时大辛还未建立,版图上祁韩争锋,余州城当时是祁家的领地之一,祁家主要兵力往南去,原附属祁家的李家倒戈去了韩家,李家趁虚而入,攻入西边的余州城。
  当时余州城是封太平坐镇,祁家没给他多少兵力,战势不利,只能退而守之。封太平等祁家援助等了整整一个月,没有等到援兵和救助,等来祁家的一封书信,让封太平弃了这座城。
  说这座城价值不大。
  当时封太平行装都收拾好了,准备撤出余州城。直到他走出营地,在破烂不堪的大街上,百姓们叫苦不连,但看到他的那一刻都认出来了。
  “将军!是封将军!”
  人群中有个小伙高兴地叫出声,城中百姓们纷纷围上去,不停地感谢封太平保佑城池。
  “封将军,你是我们余州的大英雄!”
  “多亏有你坐镇,我们感激不尽!”
  “将军你拿着!这些是我们城中百姓对您的谢意!”
  那个姑娘手上捧着吃食,封太平怔住,明明他们饥饿难耐,面色枯黄,却把家中仅剩的吃食送给他。
  封太平推回她的手,动动唇:“你们留着吧,我们将土不收百姓的吃食,过不了多久,主公会派援助来的。大家伙不必担心!”
  其实城中百姓都知晓,倘若有援兵,为何一个月还没派来,最近的城离这儿不到十公里,他们要是来,早来了。
  祁家是想弃掉这座城。
  最先认出封太平的小伙子捏紧拳头,高高扬起手臂。
  “余州城,会守下来的!”他大声喊道,“将军,我们城中百姓甘愿参战!共同守卫余州城!”
  下一刻,城中百姓,无关长幼,无关男女,皆扬起手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