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时候不早,几人消消食,便分开了。
叶以舒施唯送到门口,道:“明日别忘了时辰。”
施唯道:“我定能起,你等着。”
叶以舒笑:“嗯,我等着。”
施蒲柳还要留在县里几日,得先把叶以舒教会了才能回去。她就睡豆苗那屋,那屋叶以舒放了一张软塌,豆苗去睡那软塌。
天色已晚,各自洗洗就歇。
闭上眼睛仿佛没多久,不知谁家养的大公鸡啼鸣,过会儿又得早起。
叶以舒出门时,他娘也起了。
叶以舒道:“娘,你再去睡会儿。”
“娘觉少,睡不着了。”施蒲柳道。
叶以舒才不信她,等宋枕锦出来,先让人给她把个脉。确认人身子大好,叶以舒才道:“身子还没恢复完,这些事儿我都做习惯了,不算累。”
“不累你能瘦了。”施蒲柳就惦记上这事儿了。
叶以舒看向宋枕锦:“我瘦了吗?”
宋枕锦头轻点,“瘦了。”
叶以舒怕他娘伤心,也不说了。
门被敲响,这个点儿菜农来送菜来了。叶以舒开门,见施唯也在外面,倚着薛采风连连打呵欠。
叶以舒看了,笑道:“困?要不再回去睡一觉来?”
“才不要。”施唯身子站直,帮着叶以舒就把菜农的菜带进屋。他回头冲自己相公招呼,“相公你回吧。”
薛采风点头,随菜农一起离去。
菜农道:“你是这叶老板的亲戚?”
薛采风道:“夫郎是。”
“那你们可跟对人了,叶老板的生意好,每天东西都卖得干干净净。连带着我也跟着赚了些。”
薛采风道:“嗯。”
“怎么,你不去帮忙?”
薛采风道:“人家也是做的小本生意,人多了也负担不起那么多工费。看着好赚,都是辛苦钱。”
“是,你说得也在。”菜农道。
有了施唯之后,叶以舒明显轻松了些。
不久后,薛采风也在县里找到了事儿干,施唯两人便在这边安定下来。
施蒲柳将那做麻辣烫的法子教了叶以舒几天,确认着人学会了,才匆匆收拾东西,赶回下林村。
三月过半,叶以舒在城隍街过去的东边进贤街订了摊子。
早市老客来时,他便写了个招牌,把要再进贤街摆摊的事儿写上。
老客来问一句,叶以舒也给宣传宣传。
三月二十,正式进贤街小摊开张的日子。
他跟施唯卖完早市的吃食,便早早回去补个觉。起来之后就开始收拾菜,然后再用专门定制的浅竹筐装上。
十五个竹筐摆满了摊车,拉到进贤街。
来往进贤街的人多识字,叶以舒专门让宋枕锦给他写了个招牌。就叫“叶家麻辣烫”。
依照上辈子那个模式,客人自己愿意吃什么自己夹,荤素分开算价。
其他的不麻烦,就是上称不比以前的快。
东边进贤街就一条巷子卖吃食,摊位寥落,有租金贵的缘由,也因这边是县学,商贩太多,影响学生。
县里多方考虑,只租赁有限的二十多个位置。
这会儿还没到学生下学的时候,但有些做买卖的却认出了叶以舒,看他那摊车上被盖得严严实实,就好奇发问。
有吃过叶以舒家早市卖的小时,这会儿是半分不带犹豫,上来就道:“叶老板,给我来一份儿。”
叶以舒将客人来了,就跟施唯把盖子揭开。
他笑道:“这次可得你们自己选。”
竹盖揭开,叶以舒给了他一个竹筐。“看上哪些挑哪些,我这边给你煮。不过素肉价格不一样,分两个筐装。”
客人眼睛一亮,哟呵一声。
“这倒是新奇!”
叶以舒道:“就怕我们捡着客人不喜欢吃的,浪费食材不说,也浪费客官钱不是。”
“是哩是哩。”
说话间,一批十几个客人从巷口走来,跟约好了似的,见到叶以舒就眼睛泛光。忙兴奋道:“叶老板在这儿!叶老板,我们来了。”
一条街上的商贩老板一看——乖乖,这么多人!
这还没到点儿呢,做什么生意就这么好?
第54章 被盯上了
午时初, 县学还有附近的私塾开始放人。
学生饥饿如虎,似咆哮着四处找食。
县学饭堂对贫苦的学生来说稍稍便宜,再有膏火费奖励, 一月能省下些钱。
有点银子的, 便不愿意在县学里吃了。毕竟那饭菜就那般, 要大少爷们说, 就如猪食一样,食不下咽。
虽实际上不至于这么夸张, 但大锅菜着实也好吃不到哪里去。
县学的学生但凡手头不紧的,就乐意出来找食吃。
而私塾那边,少些会管一顿饭。因孩子也多, 有些家长愿意送餐, 有些就拿钱让他们在外面吃。
所以到点儿之后,这边的生意就来了。
叶以舒这会儿早已经给老客开火, 那煮菜的水是骨头汤,咕嘟咕嘟冒泡。
用篓子在里面烫一烫菜, 捞起来就放调料。问问客人口味儿,叶以舒做得快。
施唯忙着称重收银,客人自发在后头排队。
学生出来一瞧, 心头怪异。
“这怕不是找来的托儿,这边什么时候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傻子才愿意排。无名, 你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