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尤其是海兰,她最清楚皇上觉醒了,也就是说他不是被控制才这样的。
他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本心,也就是说,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这样无情且自私凉薄的男人。
想到永琪的事,她握茶杯的手,已经发白了,她紧紧按住杯盖,更加坚定了自已的心。
当晚延禧宫的烛火彻夜长燃,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海兰翻书的声音沙沙作响。
与此同时,皇上试图宠幸容贵人,却尝试失败了,寒香见大有一股宁死不从的劲在。
皇上不愿惹恼了她,连夜带着人回去了都没有留宿在那。
这事让其他人更加明白了,皇上对待寒香见不但痴迷,还很纵容。
这样的帝王恩宠,是如懿从来没有得到过的。
毕竟他们感情最浓时,如懿被人诬陷进了冷宫,皇上都没有阻拦,还默许了。
如懿听到此事,也真的有点骗不过自已了,她在翊坤宫里煎熬又悲戚。
而且她本来就没有什么余钱了,还被罚俸了,这下她的日子真的难熬起来了。
虽然她是贵人,日常饮食没有因为她被禁足而变差,但是她奢靡惯了,这样斗转直下的待遇,让她十分不适应。
以前她能说将就就得了,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那是因为她知道艰苦的日子只是暂时的,皇上罚了她,也会补偿她,到时候还会觉得对不住她。
而现在不同,她确信了,皇上再也不会对她愧疚了,她的心意,她为皇上着想的直言进谏,在皇上眼里都是忤逆。
如懿面上的人淡如菊,终于在发现自已连擦身的白丝都买不起时,彻底破碎了。
以前皇上给她的赏赐和余钱,她都吩咐素冬出宫买白丝了,没想到她真的全部买了。
现在被罚俸的如懿,一分余钱也没有,她打开梳妆盒,发现里面的首饰也所剩不多了,还都是她平日里每天都要戴的。
如懿涨红了脸,难道这一年,她要落魄到变卖首饰度日吗?
皇上真是狠心,毫不顾念旧情。
她正在伤心,却没想到来了一个她意想不到的人来看她。
第167章 如懿温暖寒香见
如懿看到来人是寒香见的时候,不禁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容贵人……你怎么来了?”
她的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眼神中却充满了疑惑不解之色。然而,尽管内心有些诧异,如懿并没有选择起身相迎。
寒香见似乎并未察觉到如懿的异样,她对如懿表现得极为和善友好,这与她对待皇上时那种冰冷孤傲的态度截然不同。
只见寒香见缓缓开口:“实在抱歉,此次是我不请自来了。昨日宴会之上,唯有娴贵人你敢于替我仗义执言,为此还令你遭受了惩罚。我心下愧疚难安,今日专程前来探望你,希望娴贵人莫要怪罪我的冒昧打扰。”
如懿静静地凝视着寒香见,心中暗自惊叹她的美貌。同时,她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寒香见眼睛里对自已流露出的毫不掩饰的友善之情。
回想起寒香见对皇上说,在她心中唯有已逝的未婚夫,如懿不禁对寒香见这种一心一意的情感表示十分的赞赏。
于是,如懿微微颔首,向寒香见投去肯定的目光,并用眼神传达出对她这份坚定执着的赞许之意。
随后她说:“容贵人客气了,我怎么会怪你叨扰。我这里向来安静,别人都不愿意来,你来了我只是意外罢了。至于帮你开口劝慰皇上,一切也都是出自我的本心,你不必因此而感谢我,我做这些并不是为了这个。”
寒香见听到如懿这样说,更加感动了,这位娴贵人的性情是那样的孤洁善良,真是后宫中难得的真心人。
寒香见感慨的说:“后宫中,我以为多是谄媚之人,没想到还有娴贵人这样不俗之人。”
很久没有人夸赞如懿了,她的心里是真的开心,即便如此,面上她却依然是一副温暖寒香见的大度模样。
寒香见见此,对如懿的好感飙升。
两人开始聊起了彼此的真情。
寒香见在说她和寒启的故事,从他们快乐的过往,谈到寒启遭遇雪崩身死。
到后来,寒香见眼中带泪,充满无限的哀戚之情。就仿佛她自已也同寒启埋在了天山那皑皑白雪之下。
她是他的未亡人,魂魄早已经随他而去。
如懿这才真的相信,寒香见是真的对皇上没有心思,她对寒香见安慰的笑容,是前所未有的真心。
她此生最心喜这样至情至性之人,尤其她还很安分,如懿放心的劝慰着寒香见。
劝着劝着,她也开始说起了她和皇上的过往。
在她说是墙头马上的时候,素冬就以拿点心为由退下了,她真的不想听了,这段故事,她的耳朵都要听起茧了。
这回素秋慢了素冬一步,她看着素冬飞快逃离的背影,心里暗暗怪她鸡贼。
她苦着脸,只能又听了一遍这个她可以倒背如流的故事。
不能怪她,也不是她要背后议论主子。
实在是,她听了太多次了!
而是娴贵人总说和皇上情深意重,和宫里其他人都不同,可是这么多年,她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一件事,再也没有别的新鲜的了。
素秋怀疑,娴贵人说皇上待她不同,她和皇上两心相许一事,是娴贵人在做梦,她一直怀疑娴贵人有失心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