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陆沐萍点头“太后娘娘您说的对。”
  “那你可曾听闻,将经幡绣上名字,供奉在佛堂的。”
  陆沐萍摇了摇头:“臣妾没听过,写上名字日日供奉,这不是祈福的做法,倒像是宝华殿做法事超度亡人的。”
  太后满意的笑了,看着如懿依然一脸不解,觉得十分厌烦。
  “娴贵人说自已诚心礼佛,可是哀家十分好奇,你从哪里学会的,在经幡上绣名字,供奉佛前给人祈福的方法,真是令哀家开了眼。”
  如懿讷讷道:“嫔妾真的是为了祈福。”
  “你真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太后决定今日让如懿死个明白。
  随后她吩咐道:“去宝华殿,请大师来,让他给娴贵人讲一讲经幡的用法。”
  如懿愣住。
  不多时大师先来了。
  他请完安后,太后问:“明觉大师,哀家今日请你来,是想让你说明,这经幡上,绣的应该是什么。”
  大师没想到太后会问这句,他不假思索恭敬的回:“经幡一般都绣的是佛经箴言,悬挂在高处有风处最佳,这样风吹一次,幡动一次,便撒下福祉一次。”
  “那这经幡上绣上名字,在佛前供奉可否?”
  大师闻言立刻阻止道:“太后娘娘,请恕贫僧多言。此举不妥,凡人的名字怎么能和菩萨一起被膜拜呢,此举是对菩萨的不敬。除非是祭奠亡人,此举姑且能说的过去。若是为了祈福,万万不能如此做。”
  话音刚落,太后看着如懿铁青的脸色,冷嗤一声:“娴贵人听明白了吗,你刚才说你诚心礼佛,却不知道经幡的用法,此话前后不一。所以,你在经幡上绣名字,没有悬挂经幡,只是供奉佛前,那经幡上的名字,若是逝去的人还好,那你来说一说,那上面都绣了谁的名字?”
  如懿听到这里,觉得浑身一软,太后的眼里,大有一眼看穿她的睿智在,让如懿不敢与之对视。
  就在她差点支撑不住的时候,素秋带着那一串长长的经幡来了。
  第198章 如懿气笑太后
  素秋见到太后后,和跪着的素冬默默交换了个眼色,接着就立刻请安:“奴婢素秋,是娴贵人的宫女,拜见太后娘娘,奴婢奉命取了经幡来,请太后娘娘一观。”
  话音刚落,福伽就把那经幡接了过去,而后太后点了点头。
  福伽随即就把那经幡展开来了,数量之多,令人咋舌,竟然足足绕了一圈。
  见到长长,一串五颜六色的经幡,太后细细望去,她嘲笑了一句:“哟,哀家瞅着,这上面第一个名字,竟然是阿箬,最后一个人是皇上,你这排序倒是挺出人意料的。”
  如懿动了动嘴,她想要解释,太后却立刻白了她一眼,眼神如冷箭,一下子让如懿感觉,她被太后的眼光刺透了心底。
  她好像被太后看穿了,这样的想法一出,如懿有一种在太后面前没穿衣服的耻辱和恐惧。
  她一时没敢开口,只能等太后的问话。
  太后走到那经幡面前,一个一个名字读过去,见上面除了她自已,整个后宫的人竟然都在,她不由得弯了唇角,被蠢笑了。
  再看一看,皇上前面,竟然写着一个花瓶。
  这让见过大风大浪和无数大场面的太后,愣住了。
  她百思不得其解……
  太后就在那个写着花瓶的经幡前,沉默了许久。
  良久后,陆沐萍善解人意的把水烟递给了太后,太后才回过神来。
  然后她又认真的的回忆了一遍,这经幡上的名字,确实只没有她和如懿没错。
  太后心里一惊,有一个想法在心中形成。
  乌拉那拉宜修这个侄女,莫不是要用这样的方式,栽赃她?
  单单没有她的名字,难道是为了让别人以为,是她吩咐如懿行此巫蛊之事的吗?
  这或许是乌拉那拉宜修的算计。
  太后这样想着,审视的看着如懿,见她死气沉沉的,面上没有多少焦急之色,一如既往嘟着嘴,倔强又委屈的看着她。
  太后刚才的想法立刻就打破了,她觉得自已真的多想了。
  纵然宜修算计了此事,她这侄女也没有什么脑子,根本不足为惧。
  心里充满了鄙夷,太后对如懿说:“哀家看这经幡上整整齐齐的,真是人又多又全。难为你了娴贵人,后宫这么多人,你竟然一个不落的全都写上了。”
  如懿只能解释道:“嫔妾绣经幡真的是为了祈福,嫔妾真的没有别的心思,请太后娘娘明鉴。”
  “祈福?那这上面怎么单单缺了你和哀家的名字,刚才你还说最敬重哀家,祈福却没有哀家,这就是你说的最敬重?”
  太后敏锐的点出了如懿话里的漏洞,让如懿一时有些哽住。
  见此,太后摇了摇头,她觉得如懿真是太蠢了,就这样的手段,如果在以前,她甚至连富察贵人都斗不过。
  此情此景,太后有些不合时宜的心疼起了宜修。
  她聪明一世,算计周全,却有一个这样的侄女,真是家门不幸。
  哦对了,如懿被除族了,已经不能算是乌拉那拉氏的人了。
  这样想来,太后又不心疼宜修了,暗说一句:算她逃过一劫。
  而后,太后生出了巨大的耐心,她想看看如懿到底能如何分辨,她都这么大岁数了,太医说,常常笑笑,也能延年益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