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她在父亲还在时,在江南也是常出门见人的,到了贾家,虽说贾家可没人教她规矩,但是元春和秦可卿就是一部行走的规矩,不用教,大家看着,也知道自己曾经多错了。于是更用功!
宝钗当时就惊呆了,这个,竟然是一位侯府千金说的。不过,她现在才不会动不动说教了。她很明白,她只是二太太娘家的外甥女,与贾家其它人,并没有什么关系的。她出来说话才是自取其辱,当然,她拉开林黛玉也是错的。
林黛玉年纪小,从小身体不好,也没跟着母亲出门应酬过,不过该受的教育倒是学全的。她才六岁多,她其实对于男女这个,想法不多。
想当初贾敏就说过宝玉不爱念书,是个混世魔王,虽没说别的,但是也表达了,老太太宠过了的不满意味。
等她到了京城,看宝玉穿红戴绿的,也就更加不感冒,这大半年,也就只打了几个照面,真不熟。
所以她也以为,男女七岁不同席,这是惯例了。结果这位一口一个“爱哥哥”!
林黛玉真的有种碎三观的感觉。心里也如千万羊驼跑过,哪有姑娘这么把外男这么挂在嘴边的。还要这么夹着说话?明明和她们说话时,她是正常的。
但被拉开,看鹦哥,她其实觉得这样不好,不过她乖乖的过去了。但她下定决心,她要等着老太太醒了,好好问问她。
史湘云心里也有些不快,她上回离开,还是贾敏重病。史家觉得贾家忙,就忙把她接回去了。之后,贾敏死,黛玉来,然后贾家不断的出事,她倒是要求要来,不过被婶婶拒绝了。现在看黛玉,看宝钗,都是亲戚家的女孩,为什么他们能住,自己不成?
回了史家,史鼐夫人已经听女儿说了湘云乱说话的事,抿嘴得跟一条缝一样。看史湘云又想跟之前一样,行个礼,就回房了。心里也就更怒了。
这大半年没接,现在她乱说话,让贾家的姑娘们还看了笑话,史鼐夫人能开心就怪了,因为这是表明她教导无方。一时间就怒气上涌。
可是看到史湘云又无话可说,好一会儿,“现在家道艰难,府里人多,事多,你叔父又无实职,家里日渐艰难,以后各房的针线,各房自己做,那些布头,做些荷包什么的,每日交到我屋里。”
湘云猛的抬头,这是什么意思。
她就不爱做针线,她小时就喜欢和宝玉一块玩,有时穿着宝玉的旧衣服,跑去给老太太看,逗得老太太大笑。现在,把她关在家里做针线,还要交功课,她该怎么办?
不过后头的翠缕忙死力的拉着她,她也只能低下头,默不作声起来。
史鼐夫人看她的样子,气更不打一处来了,深深的觉得,这就是来讨债的。自己拂袖而去。
史湘云也不和堂姐妹打招呼,自己回了自己的小院。
她的丫环翠缕她也是老太太当初给的湘云,也是天真浪漫的性子,她也喜欢来贾家,这些大丫环都是她的朋友,比起史家来更自由。
刚和鸳鸯聊了一会,她再天真,有些事也是懂的。比如自己家的姑娘此时是在“叔叔婶婶的家”,于是好些事自是得忍耐。老太太再怎么疼她,那也是贾家的老太太,不是史家的老太太。所以平日里,去了贾家,翠缕总会被鸳鸯说,她也乖乖听话。所以刚她才拉住了史湘云。
“鸳鸯姐姐真的这么说?”史湘云听翠缕说完,忙问道。
“是,老太太这些日子尽量俭省,小厨房都撤了,几位姑娘虽说没裁了用度,不过,府里处处俭省,想来各家差不多,让姑娘还是要忍耐。老太太估计现在也顾不上姑娘了。”
“那我怎么办,原本日子就难过……”湘云的心都跟着凄惶起来。原来,哪里都不是她的家。
翠缕也伤感,可是能怎么办。贾家都在俭省,那么史家要俭省,那不是正常的吗?所以她让湘云接受算了。
湘云其实也苦笑,她能不接受吗?她有什么资格说不行?低头,几滴泪滴了下来。
翠缕也只能默默的站在边上,她在此,也就只能站在边上陪着,她却毫无办法。
第157章 支持
贾家这边,忙得很,元春知道夏太监来了,眉头也皱得紧紧的。但也不敢怠慢,忙出去。远远的看到夏太监,就笑盈盈的加快了几步,到了夏太监相距两人的地方停下,规矩的一礼,“夏爷爷怎么得空过来坐坐?”
“听说老太太受伤了,陛下着老奴出来看看,哪有那么大胆子的奴才,竟然对老太太动手?”夏太监笑着虚扶了元春一下。
这“夏爷爷”倒是听得顺耳。这是宫里的叫法,就像夏太监当初也是叫元春为“贾姑姑”的。这是宫里奴才之间的相互的尊称,大家都没忘了之前的情份,虽说也没什么情份,但这么叫着,情分也就这么又叫出来了。当然也是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利害关系。
“跟了老太太一辈子的老家人,七、八岁就跟着老太太,一路从姑娘家到了荣府,真的一个甲子。老太太最是看重的人,哪曾想,会有被反噬的一日。主要是把老太太吓着了,撞到了硬木架子上,加之岁数大了,自就险了些。”元春忙细细的答道,夏太监也说了,是奉了新帝的旨意过来的,新帝必是知道了些什么,只不过要听他们怎么说。
“这样的奴才还送什么顺天府,杖毙了才是。”夏太监真的是受了新帝的指派来的。主要是为了赖嬷嬷之死的原由。在新帝看来,老太太受伤,把犯上的奴才直接杖毙才是。结果送到顺天府,现在还死了,这是给贾家找麻烦,贾家真是蠢了,这是给对家递刀子。他们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多少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