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秦钟是父亲东拼西凑二十两来上学的,虽说贾赦没有收,才二十两,还不够他买块印石的。但能说瞧不上那点钱,忙说秦可卿可是他们家的宗妇,现在在老太太那儿受训,所以她的兄弟,自是要好好教的。总不能让人觉得宗妇家的教养不足不是。
秦钟的父亲秦邦业,是正五品的工部营缮郎,原说这是肥差,官位也高,怎么连二十两银子都要东拼西凑?贾赦还偷偷的和老太太说过,老太太则轻拍了他一下,他们再没提及这个事了。
秦钟说实话也不是什么好人,反正在学里开头时,贾赦和贾珍都挺瞧不上的。所以这样的,必须要严厉的打击,所以秦钟以是秦大奶奶的兄弟为由,被单独的拉出来,狠狠的训练了。
当然,事前把秦邦业引来学里,偷偷观察了秦钟,秦钟的贾家的那些已经受过一段时间训的孩子比,真的差的不是一点点。贾赦直说,这孩子缺了管教,既然送到学里,就得负责,所以他也别舍不得,该打孩子时,千万别手软,养子不教,遗祸全家。
秦邦业也是懂行的,自己寒门出身,真的是穷京官一枚,若不是希望儿子好,也不会把儿子托过来。托过来,其实真不是因为贾家的族学有多好,而是他自己吃够了没人脉的苦,一个人在京中孤军奋战,他把儿子托到贾家,其实也是一种托孤的行为,想着,不管怎么样,秦可卿到了贾家,贾家经历了这些事,还没倒,可见是破船还有三千钉。把亲生的儿子送到贾家的族学里,和贾家的哥儿们交上朋友,以后他的路一定比自己好走。
而看看,人家贾家的族人还在奋力苦读,而儿子却像是扶不起阿斗一般,百无聊赖,看得秦邦业都羞愧难当了。立刻就表示了,家庭的教育一定会跟上。
现在贾赦觉得开家长会的确是件有用的事,每月开一次,把各家家长一块招了来,该表扬的表扬,该奖励的奖励,顺便把懈怠的一说,立马第二天,大家就都精神了。
包括秦钟,被老爹回去打了,但第二天一早还是送到学里,该做的功课一件不少。屁股打了,手没断吧,站着写,正好扎马步。
秦钟这回再有不该生的那些破心思就怪了。一切不该有的心思,其实就是闲的。而且重点在学校和家里,十分的齐心协力,又都还是小孩子,还真没来得及生出那些心思。
所以宝玉和秦钟,虽说一见如故,但是,在强大的课业之下,友谊这个东西,也是要时间来培养的,每天读,背,写一百次已经要大量时间了,还要做贾珍举一反三的卷子。而之前老太太每七日还在出卷子,老太太有空也会把卷子收回去看。那些孩子还要学骑射,去庄子里认认,麦子和韭菜的区别,这样,他们就真的是社会主义同学情,虽说他们也不知道啥叫社会主义就是了。
连最后进的秦钟,最小的贾环和贾兰都不知道玩字怎么写,谁还有空跟着赵崇去学医、学药啊。
“那小的回去了。”赵崇有点失落,倒不是因为不能去教学的孩子们,而是这点走,就不能在贾家午餐了。
他现在住在铺子里,铺子里的掌柜娘子负责铺子的饮食。其实他是可以回家住的。不过家里也没人,回去老管家也没事找他麻烦,他宁可在铺子里待着。掌柜娘子很舍得给人吃,不过,她又不是真的厨子,而且既然舍得给人吃,铺子里都是半大小子,量大了,东西就不可能那么好吃。所以他可喜欢来贾家出诊了,贾赦每次都会留他聊一会,然后陪他吃了饭再让他回去。而抢救老太太的那几日里,真的一天三顿饭,两顿点心。他那么忙,都吃胖了。现在老太太好了,他也不好意思再留下吃饭了,心里十分的遗憾。
当然,他也挺喜欢贾赦的,可能也是受的熊二的影响,觉得这老头人不错,许是他们都是心地很单纯的人,他们能很容易找到同类。
“吃了饭再走,家里饭比店里饭好吃。”果然,贾赦留他了。他也发现这个小子每次都喜欢吃了饭再走,每次都吃得挺香的。打听了一下,也知道店里有店里的规矩,不可能真的吃太好。有时贾赦想想也觉得心疼这个小子,熊二好歹是官,这小子就算家里不穷,可是从小寄人篱下,能靠的,只有他自己。明明他自己还是个孩子。
“谢谢世翁!”赵崇忙坐下了,对着贾赦甜笑着。
第185章 撒网小女婿
贾赦都无语了,不过灵光一闪,最近光给别人的女儿找丈夫了,都忘记自己女儿了,自己女儿也快十二了,虚岁也就十三了。这小子好歹也是年轻的太医,有正七品,家里钱是不如那些武将之家多,但也算丰厚了。到时和老太太商量一下,把药铺给她当嫁妆,这个女婿不就是自己的吗?自己那可是庶女充嫡女,真的嫁到哪家,其实都不够份量。不然也不会想着让元春嫁得好点,为下面的妹妹们添点助力。
嫁给太医,品阶虽说不高,身份却还是可以的。主要是年轻,回头,真的升个院判什么的,朝中其实谁还敢得罪他们不成?越想越觉得对。
贾赦清了一下嗓子,“你父母怎么会突然回乡呢?还不带你?”
“啊?”赵崇又呆了,这个,他怎么知道,认真想想,“那时,学生在家研读家传的医书,没事就住在白家探讨,所以其实学生那会在家时间也不多。”
“对!熊二也跟我说,他是三岁学医,五岁跟诊,这些都是童子功。”贾赦点头,儿子在白家学医,两口子老家有事,于是不带儿子,也算正常。但想想,还是有点疑惑,“若是回乡祭祖,不带你也说不过去。若是有事,为什么带上你母亲?这也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