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您忘记了,祖父不许分家,若是不能分家,姨奶奶也是官中的,自是由大房照顾的。”张锘叹息了一声,刚被老四说让自己读点书,自己就郁闷了。但是意思他听懂了,也明白,若是讲律法,他们三房四房占不了便宜,就像现在,他们把老姨奶奶送走,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那怎么办?”三老爷和三太太忙看向儿子、媳妇。
  “没怎么办。”张锘摇摇头,想想看看边上有点无所事事的老六,踢了他一下,把他拎着出去了。
  “他干什么?”三太太有点心疼,忙拉着媳妇苏氏。
  “二房要娶媳妇了,大房、二房今天把姨奶奶就那么送走了。子端今天做的,太有章法了。还有就是,刚刚福叔做的,显是早就准备好的。长房和二房显然是不想再忍了。”苏氏想想对公婆浅笑了一下。
  三老爷呆了一下,他们说老二为什么这么弄老六。为什么说二房娶媳妇。
  苏氏有点无语了,想想,抬头陪笑道,“那个,怎么会想到让老六去向贾家求亲,明明之前就说了,连正五品的刑部主事,贾家都没答应,您怎么想到老六的?”
  “反正不能让老四娶了,贾家就算没用,好歹也出过国公的人家……搅黄了才好。”三老爷哼了一声。
  苏氏觉得自己就不该问,人家也知道不可能,但就要搞事。想想侧头看着公婆,他们也是有孙子的人了,想着吵架,她就没带孩子。现在看看,幸亏没带孩子。不然,太毁三观了。
  “不过,还是得给老六找个媳妇啊。”三太太果然歪楼了。
  “那个,孩子在家呢,媳妇去看看。”苏氏忙起身了,对公婆一笑。
  “你说要不要给老六捐个官,找媳妇也好找一点。”三太太忙对媳妇说道。
  第204章 提亲有点难
  贾政是认识张侯的,也算发小,不过这些年慢慢的断了联系,他是真不知道老太太和自己家大哥对张镇撒了大网,于是对着张侯父子打着招呼。客气的请他们到客室里,也不叫人,自己拿了茶壶,请他们坐在一边闲座中,自己给他们倒了茶。
  “要找书?”贾政给了他们冲水,忙问道,“让孩子们来就是了,若是没有,我让人出去寻。”
  张侯父子对视一眼,看贾政这样,也知道,完了!贾家根本就什么想法了,不然,贾政怎么看上去啥也不知道。
  “哪啊,昨子睿找了本古书,我看着不全,就过来看看,你这儿有没有。”张侯忙拿出那本古书。
  贾政忙双手接过,这半年,他还挺开心的,终于找到他喜欢,而且也能干得好的工作。看看,点头,“兄长果然睿智,不是不全,而是传下来,就只有这么一本,我们秘书省也只有这么一册。不过,愚弟把同期的书看了一下,找到几册,相近的。想来,这本晦涩了些。来个人,去把这几册找出来。”
  后面的小厮接了贾政写的书名,忙跑了出去。
  “看来存周兄在秘书省很是如鱼得水了!”张侯忙笑道。
  “是,家慈说愚弟才智不佳,之前在工部,家慈说,愚弟是尸位素餐二十年,都要逼愚弟辞官了。还好有秘书省的差事,不然,得被家慈打死。不过家慈喜欢人做自己擅长的事,说我喜欢读书,就把书往专了读。这些日子,倒是越发觉得家慈之睿智,什么事,只要往精往专了做,她叫这个为专业人氏。说我现在就叫图书管理员,她提了几点,让愚弟老老实实的照做。现在愚弟觉得那些条款,真的切中要害。”贾政忙笑着言道,正好,小厮送进书来,贾政双手递给了张侯。
  张侯接过书,看了儿子一眼,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两父子真是读书人,本来是自信满满来的,结果看到人了,两个人都有点蒙,这个,业务有点生疏啊。
  读书人,真的,谈书比做媒强。于是三个人真的就以书会友了。不得不说,张侯这个人和贾政还是真有共同语言的。也真的是一代昌龄侯理智,看得出长孙读书可能也只能当个爱好,于是着重培养他的贵气,还有家族事务性的工作。所以张侯性子上就有了贵族的光环,三观又够正,于是保证没人把他当贾政一般视为无用之人。但别的,真的不行。
  两人谈了半天书,贾政真的十分欣喜,颇有点有朋致远方来的快意。边上的张世子快晕过去了,虽说知道父亲是为了和贾家拉关系,但是还真的别光拉关系,不说正事啊?
  “二叔!”张世子正痛苦呢,门外跑进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跳了进来,看着身着七品文官服色,但一脸稚气,跳进来时,还像个孩子。看到有人,忙站住了,“对不起。”
  “好了,这是赵崇,太医院的小赵太医,之前救了家慈,如今住在舍下,被家兄视为子侄,如珠如宝。”贾政笑了,忙介绍道,“这是昌龄侯张伯父,这是张世子。”
  “是,小侄给张侯请安,张世子安,小侄倒是常见子端兄,他常说大伯与张世子很是风雅。”赵崇忙对着张侯一晚辈礼,然后努力正经的说着话。不过,还是一脸的喜性。
  “子端也回来说,喜欢去贾家的族学,存周兄,贾家族学听说办得极好。”张侯忙双手扶起了赵崇,回头对贾政说道,“子端常说,深受启发,也极喜欢令兄、令侄。”
  “也真的是,差点忘记了,子端倒真的常到贾家族学玩。家里守孝,不好进客,所以大哥他们就在族学里玩。张家真是会教孩子。”贾政忙笑了,差点忘记子端和昌龄侯府的关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