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是,承蒙府里恩德,总算孩子们都长大了。啥都没学会,就想着,让他们到府里来,和老爷,二老爷,各哥儿们学点本事。”老乌头忙笑着说道。
  “好好,小伙长得真好,看着就机灵。带下去安顿了。至于做什么,先训一下。府里下人也要先训一下,看看能干什么。老乌头在京里多待些日子,看看孩子们。”
  “好、好!”老乌头被带下去了。
  “老太太真有大将之风。”张镇对老太太竖了一下大拇指。
  熊二和赵崇都不懂,看向了老太太。
  “所以你是能做官的,他们俩是都是做专业的。”欧萌萌笑了,点点头,“其实老乌头是想看看我的态度,我还是我。仅此而已。”
  “老太太也没介绍我们,也没问那些小子们的名字,就让他们下去,让乌庄头明白,府里还是府里,府里的底蕴不是他们能想的。”张镇笑着摇头。
  “其实世间事就是这样,你弱他就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奴大欺主。乌家和赖家就是这样,他们这般,就白了,就是大老爷和二老爷不问俗事,当家女主人又是那棒槌。他们不欺负一下,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也有忠仆的。”赵崇忙说道,他家有。忙举手申辩。
  “别考验人性,你家那忠仆,是无妻无子,无牵无挂,你是要给他养命的家主,当然要当忠仆。你换个人试试,若不是现在官府对奴才管得死,跟前朝一般,奴才们害死家主,侵吞产业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如何主仆相宜?说白了,就是相互制约,家主要常问常看,也要其身得正,不然,人家凭什么尊敬你?”
  “所以圣人也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啥时候,也得先把家事摆平啊!”张镇忙说道。
  上次忠顺王府宴,张尚书他们被安排在第三天,就是亲戚了。所以大家在前头摆宴时,说话也随意。那日忠顺王也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他们分家的事上了。
  于是张尚书忙说,‘回家只是借住,住尚书府当然能更好的工作,但是长子大了,也要成亲,繁衍子嗣,所以其实回府借住,是为了在侯府边上寻一个宅子,一边自己与大哥能守望相助,一边也是希望两房子女能常来常往,又能独立自主,不要事事依赖祖宗的庇护。’
  忠顺王忙点头,‘既然分了,就该有分的样子,这么分而不分,看着就不像样。’
  忠顺王说者无心,让张尚书就不得不多想了。觉得贾家真仍人间清醒了,幸亏早早的提醒了,不然,被忠顺王问起,就被动了。
  于是也不敢再等了,好在附近的宅子这个“附近”,就很随意了。隔壁是“附近”,“附近”两条街也是“附近”。
  所以很快就买了一个大宅,略略修整,就全家搬走了。顺便让张镇和贾赦好好学习,深深的觉得,贾家这么机灵的家风,得让他学起来。
  而张镇想得更多,像是忠顺王府的宴会,之前没分家,大家递帖子,就只会递一张。但现在就得分开递了。像张侯一家,就是第二天,勋贵之家。第三天,就是亲戚。第二天,他们没多想。可是第三天他们出门时,感觉就怪怪的了。所以,就算忠顺王不说,他也是要和父母说,要搬家的。现在看老太太管家,管学,他这个做官的人,自然想得更多了。
  第240章 假烟假酒
  乌家老庄头陪了那些小子们几天,就大大的后悔了。
  要知道欧萌萌当初一来红楼的世界,就让黛玉教西路的小丫环们识字。后来,宝玉知道了,他就把小厮们聚一块,让贾环和贾兰教他们认字。这样,他们认字的积极性提升极快,连贾琮都每日被奶娘抱着去看,不管会不会的,至少混了眼熟。
  对小厮们来说,虽不能让他们学那些经史子集。但也是跟小孩子一般,把千字文认熟了,总算会看各家送的帖子,认识各家的家徽了。
  乌家小子们自都是认字的,他们来之前,其实还是有点自信的,他们都识字,他们是念过书的人,听说这家主子都是那不念书的。结果一来,就发现完全不是他们想的,在下人们的学里,每人都识字,还没事各管事,大管家们过来上上课。像管车轿的,就有一个对道路,对参加人员,对参与场合的预判,不能说,老太太出门,就准备个买菜的车吧?还有老太太出门做客,与出门上香,那排场能一样吗?用车,用轿,用人,这些都是有讲的。人丫环姐姐只是来传话,中间要领会的就多了去……
  反正把府里负责各处的管事们把里头讲头一说,这还不包括中间发生什么意外要怎么处理的问题。人家也有自己的不传之密。
  而老太太还给他们制定了晋升通道,小厮们分级。读书,认字考试按成绩来排序,然后还有绩效考核,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这些记录在案,作为将来晋升的条件。
  以后就不是主子一句话,就直接升了,而跟做官一般那么难了。但是,却也让小厮,丫环们都充满了干劲。
  这样,让乌家这些孙子怎么办?他们在庄子里也是少爷一般的存在。现在从最底层做起,人家就按着府里的要求来的,真没有特别针对。弄得他们都要走了。可是不行,要来,是你们要求的,现在又要走,当府里什么?这个乌庄头都不敢说。看了几天,心里满是懊悔了,现在真的就是把孩子放到人家这儿做质子了。当然,他们不会想,这又不是荣府提的。只能肠子悔青了,却也只能吞下去,自己默默的回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