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所以曹公这么写,她反正不懂,她只能按着人性来说,这就表明,所谓四王八公之间的联系有多么脆弱。南安郡王打败仗了,皇家才不管呢,你们内部解决。然后在四王八公内部再挑个女儿出去。四王八公之间的联盟,不过是强者的游戏罢了。欧萌萌相信,哪怕是这会子,南安郡王打了败仗,南安王妃也不敢来找贾家要人。
  “孙女其实最不解的是北静王想做什么?”贾瑗小声的问道。
  “能做什么,还想造反不成?”欧萌萌笑了,想想,“那日我和他们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你听到没?”
  “是,清理干净环境,耐心等待火候。”贾瑗忙说道。
  “他们,不,就在你进宫时,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点慌的。看不清,环境太乱了。于是,这条鱼,该怎么做,清蒸,红烧,还是干煎,而最大问题是,当时锅在火上,灶台上,油盐酱醋,蒸笼,香料齐聚。还有一堆厨子,七嘴八舌。该怎么办?”
  “选主子太难了。”贾瑗明白,只能说老圣人活得太久了,谁又能真的当那么多年太子,纵是他无心抢位,老圣人也是容不下的。因为自己老了,看到做到一切准备的儿子,他怎么敢闭眼睡觉。老圣人睡不着觉时,朝臣们又怎么能睡着?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当初你祖父在时,为何把你伯父,父亲那么养?还有敬大伯为何到如今不能回家?就是父子相疑得太久了。于是朝纲败坏,纵是新帝上位,但老圣人还在,天有二日,国有二君,这灶台,还得乱上一阵的。”欧萌萌轻叹了一声。
  “我们买庄不买闲。”贾瑗看着祖母,他们贾家早就买定离手了,而四王六公这会子,其实买庄买闲啥时候也不晚,在关键点懂事就好。这也是贾瑗最不能理解的,因为他们现在还在犹豫。想两边下注,这是不是有点傻。
  “我们买庄不买闲,那是我们知道庄是谁。他们不知道!”欧萌萌轻轻的叹息了一声。是啊,这时,她就觉得自己哪怕没看全,但是,大概故事的走向知道,当然,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新帝。当然,她也明白,年老的父亲,谁又能打赢成年的儿子?争权是一回事,但是,面对帝国的传承这点,两父子一定是一致的。
  两父子打架,为公司的控股权,那么就得看老董事长的性格。他是重权还是重子。老圣人无疑是权利至上的,年轻上位,一步步的走到今日,把儿子们都逼得反了,最后便宜了新帝。
  现在他就两儿子,一个新帝,一个忠顺亲王。忠顺亲王就别指望了,当初人家就把老圣人给抛弃了,老圣人还能腆着脸换他上?选侄子?当初老圣人上位也是血染的顶子,不然他能对像昌隆郡主那些旁枝们露出善意,说白了近技没人了。
  那么,就是孙子了。忠顺王家的世子,次子都成年了。不好糊弄,也不怎么成器,弄上去,老圣人自己都看不上。新帝子嗣不丰,也有两子一女,不过明显的,新帝都看不上,人家准备明年三月大选,充实六宫的。意思很明白,人家新帝也打算养个小号。
  所以,目前的态势,老圣人其实也没想好下一步,若是想好了,京城的形态也不会这么奇怪了。
  原则上,四王六公当然是希望矛盾越激化越好,温水煮清蛙,他们已经有点尾大不掉了,像其它六公好几家都是贾珍府里一般,要没爵位了,回头子孙吃什么?所以他们急需要立一个天大的功劳,揽一场泼天的富贵。
  所以新帝若不能和老圣人打起来,他们吃什么?这就是矛盾点。而欧萌萌好歹是受d教育多年,她深知稳定压倒一切(闷声发大财)。打什么,其实谁也不选,管好内务,自己家富了,强了,无论谁上位了,也帮不敢把你们怎么着。只不过,对于男人们来说,谁又不想建功立业,谁又不想名垂青史。闹一场,他们就与先祖一样,就是挽救家族,挽救社稷的大英雄。
  第248章 绝不惯着
  “算了,我们家子孙想立于朝堂,还得十多年,那时,纷争应该就结束了。”贾瑗听懂了,长叹了一声,对老太太笑笑。
  “所以现在就是说你的婚事,这回我给你挑了一个糊涂的婆婆,怎么办呐!”欧萌萌长叹了一声,柱着拐,看着黑漆漆的门洞,“你说一个厉害婆婆好,还是一个糊涂的婆婆好?”
  “当然糊涂婆婆好了。”贾瑗不管心里怎么想,但该说的,却不能不说。现在两家箭在弦上,她若是说厉害婆婆好,不是让老太太难过。
  “我之前没把昌隆放在眼里,她是假厉害,若是能分家,让你嫁过去做次子媳妇,也不是不可以。我是看不上他们家的男人,心思用得太过,这样的人家,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事。所以我那么喜欢熊二,但也不得不放手。”欧萌萌摆了一下手,轻轻的说道。
  贾瑗点头,这个她也是一路看下来的,老太太对熊二的偏爱,连宫中的新帝都看在眼睛里。而对于张镇,明显的,她就显得很随意,甚至没有让自己见一面的想法,只让张镇远远的看了一眼自己罢了。显出,张家是个她绝对可以应付的人家罢了。
  “张家还好,孙女儿倒是觉得,张相公极懂事,帮着大房把隐患除了,然后分家出来,现在二房自成一体,婆婆糊涂一点,倒也没事,毕竟又没有大嫂子在前头拦着。”贾瑗笑了笑。
  她知道老太太为何这么说,在淮山郡王宴后,张贾两家其实就往来热络了,而且还请清虚观的张道士选了日子,并在中间说合。而欧萌萌又有点不耐烦了。因为嫁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