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他们进京之后,宝钗就留在老太太身边教养,被教着如何管家理财,她也就把自己家里的账务都理顺,薛姨妈这个人耳根子软,也就把底交给她了。不然,她也不能把家里那些管事,掌柜们给处置了。
  而王家和薛家之间,这些年账目往来,她也是见过的。既然你们这么瞧不起薛家,薛家不过是借着王家的势。但这个势值多少银子,就得好好想想了。想想低头笑了,对着老太太盈盈下拜。
  “老太太,孩儿想回去住几日,陪陪母亲。”
  “去吧!”欧萌萌拉起了宝钗,笑着又散起步来。现在她心情很不错,宝钗倒是越学越好了。原著里怎么写的她也不清楚,倒是觉得那演员还不错,感觉那就是宝钗。
  红学各版本里,对这位众说纷纭,但想想也是,谁又真的能如一张白纸。有点小心思,只别害人,她都觉得是对的。像这样,适时学会反击,别被人当了包子,这才不愧是自己的学生。
  “老太太!”宝钗本来都到了月亮门了,又好像想起了什么,又跑了回来。
  “怎么啦,让人给你备车去啊。”欧萌萌有点奇怪,已经想通的人,怎么又回来了。
  “您看。”宝钗递上一个帕子包的小包。
  欧萌萌打开,一枚打得十分精巧的金锁。这是那日她从薛家回来时戴的,而欧萌萌那日其实就已经注意到了那锁片,想的就是,别不是金玉良缘又出来了吧?便提示她重孝之中,穿金戴银不合礼法,宝钗就立即取了去。
  这些日子也没再见,正想放心的,宝钗又拿给自己看是啥子意思?她好像听谁说过,宝钗进贾府时,说的是来参选公主伴读。但过了些日子,没了信,于是荣府里就传了冷香丸和金锁的故事了。
  所以有红学家认为,薛家是首选进宫,但因为薛蟠杀人,于是没了资格,转而把目光投向了荣府的宝贝蛋。于是就有了金玉良缘一说。
  但现在没玉了啊!之前,荣府里已经和新帝解释清楚了,那就不是玉,就是个压命石。哄孩子才编的故事!而当时在场的除了熊二,张镇,赵崇之外,还有三位贾政欣赏的士子,如今,虽说没有传得沸沸扬扬,但是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纵是北静王都不会特意拿这个出来说事了。现在薛家又是啥意思?我都没玉了,你拿金锁几个意思?
  欧萌萌有点狐疑的看着宝钗,这位不是想反咬自己一口吧?但她没说,等着宝钗开口。
  “您看上面的字。”宝钗看老太太看自己,忙言道。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欧萌萌不用看,就知道,因为这八字与宝玉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相对应。宝钗特意拿出来,这想说什么。
  “这真是钗儿幼时一对僧道所赠之语,说要錾在金器上,还说得用玉来配。这真是小钗儿从小戴到大的。”宝钗凝着眉,小声言道。
  “你想说你和珚儿?”欧萌萌想想,还是不太明白宝钗的意思。
  她真没看出来,她对贾宝玉有意思啊?连林妹妹看贾琮的时间都比看贾珚多,更别说宝钗了,她估计贾珚一转身,宝钗就能忘了贾珚的长相。
  毕竟现在,贾珚住在外院,每日忙死。又没有王夫人在中间搞事。下人们男女各有自的学堂,哪有空说主子的闲话。宝钗这会子想传金玉良缘,都没人帮她扬这个名。这时说,这个是她真的从小带大的,不是什么谎言时,这里头就有点意思了。
  “不是!”宝钗急得忙摆手,现在她该怎么说,宝玉那石头说,她也是听说了,其实当时她就有些疑惑,特意回去问了母亲。
  结果母亲也是一头雾水,反问她,难不成是你姨母骗了我?主要是时间点,她得海上方和那两句的话的时间,和姨母生宝玉的时间点其实重合的,他们是没有时间来对口的。主要是宝钗是觉得母亲不会那么聪明。
  她组织了一下语言:“当初珚兄弟生来带玉,姨母倒是写信到金陵。正好那时,钗儿也得了海上方和这两句。那会儿,母亲还对父亲言道,难不成真就应在这儿了。父亲当时无语离去。这些年,倒也没再提及。那日,母亲提及王家,钗儿气不过,拿出这锁,倒是有些想左了。请老太太见谅。”
  宝钗忙解释道。毕竟还小,这会子,也就在面上了。说得有点急,若不是欧萌萌多少有点了解剧情,只怕都听不懂。
  第262章 能规避风险吗
  “唉,我当什么。其实珚儿的婚事,我是不管的。不过,你或者黛玉,我都不会答应。黛玉同你与王家一般,就是骨血倒流,所以黛玉来了,我便让珚儿搬出西路;至于说你,纵是姨表亲,血缘太近。还有岁数差得大了些,又不是养童养媳,大家子,没有这么毁人名声的。”欧萌萌包好了金锁,递给宝钗,直接明言。
  “是,钗儿也没这么想过,不过之前还是有些左性,现在特向您告罪。”宝钗点头,老太太这么明言,她也没什么介意的。她对贾珚,就是之前的宝玉真的就是转头就能忘记长相。她纠结了一下,她现在的重点不是她是不是想嫁的问题,而这两句和那两句是对应的。自己是真的,那么,那两句呢?想想小声的问道,“若是僧道传说是真的呢?”
  “而且珚儿的石头你还没看过吧?”欧萌萌没正面回答,只是拿出自己挂着的荷包,取出那块带着她体温的石头,递了宝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